四肢开放性骨折护理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99876037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肢开放性骨折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四肢开放性骨折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四肢开放性骨折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四肢开放性骨折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四肢开放性骨折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肢开放性骨折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肢开放性骨折护理(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放性四肢骨折的急救与护理,徐婷婷,1 相关知识 2 治疗原则 3 现场急救护理措施,定义,凡骨折部位或其附近皮肤、粘膜破裂,造成骨折处与外界相通者,称为开放性骨折。,原因,一、间接暴力损伤: 强烈暴力扭曲肢体,先造成骨折,继而骨折断端移位,自内向外,刺破肌肉、软组织,最终突破皮肤造成骨断端外露。 二、直接暴力损伤:,是外界暴力,先伤及皮肤,次伤及软组织,再伤及骨骼。暴力自外界向内,外界污染进入内部,骨折与创口在同一平面。多合并有广泛而严重的组织损伤,软组织挫裂、缺损,残缺不全难以一期,缝合,也不适宜一期缝合;骨折也多为粉碎性骨折。,分类,根据软组织损伤的轻重,可分为三度: 第一度:皮肤由骨折

2、端自内向外刺破,软组织损伤轻。 第二度:皮肤破裂或压碎,皮下组织与肌组织中度损伤。,第三度: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严重受损,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特点: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织开放伤、细菌污染、异物存留,细菌在能局部迅速繁殖,导致骨感染,严重者可致肢体功能障碍、残废,甚至引起生命危险。 治疗关键:控制感染、使创口顺利愈合、骨折顺利愈合,最大限度保持关节功能。,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先救命,后保肢 正确辨认开放性骨折的皮肤损伤情况 及时彻底清创 采取可靠的手段稳定骨折断端 采取有效的方法闭合创口,消灭创面,及时应用TAT 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现场急救护理要点,第一步 抢救生命 第二步 止血包扎

3、第三步 开放静脉通道 第四步 安全转运,现场急救护理措施,1 抢救生命 . 按急救原则处理,先检查后救治,查明开放性骨折的部位,是否还有其他部位受伤。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病人有意识障碍者可针刺其人中、百会等穴位;,现场急救护理措施,2. 紧急止血 . 有伤口出血,应迅速判明出血性质,选择有效的暂时止血方法。成年人出血达8001000ml,就可能造成危机生命的并发症。因此制止外出血是现场急救的重要任务之一。,止血法,.较常用的为加压包扎。一般开放伤口可用无菌棉垫或干洁的布单局部加压包扎,

4、即可止血,又可防止伤口再被污染。,止血法,.指压血管止血法 用手指将出现部位动脉的近心端,用力压在临近的骨骼上,阻断血运来源,是对外出血的常见急救方法。,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如有大血管活动性出血时,可用止血带止血。但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正确使用,不然将给伤员带来危害。,止血带应用的注意事项,止血带应尽量靠近伤口。但在双骨部位不能使用止血带,应分别绑于上臂1/2处和大腿上2/3处; 衬垫要平整垫好,防止局部压伤; 止血带松紧以制止出血为度,过松造成出血更多,过紧易损伤神经; 止血带应有明显标记,记录上止血带时间,向护送者和伤员本人交代应放松止血带的时间; 一般不可持续至1h以上,过1h者应每0.5

5、1h松解12min,同时在伤口加压止血,以免肢体坏死。止血带松紧要适中,不然静脉血被止住了,而动脉血却未止住,不但起不到止血作用反而增加出血。,现场急救护理措施,3 .包扎处理 开放性伤口的处理除应及时恰当地止血外,还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包扎伤口,越早越好,以防伤口继续被污染。 伤口表面的异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有条件者最好用高锰酸钾等消毒液冲洗伤口后再包扎、固定。,包扎的注意事项,接触创面的里层敷料应选用相对最干净的材料包扎范围应超出创面边缘5-10cm 包扎时勿用手接触创面,动作要轻柔,特别对骨折伤员不可造成继发性损伤 包扎的松紧度要适宜,既保证敷料固定牢

6、靠,有效的加压止血,又不影响肢体血液循环。 在血管和神经表浅或集中的部位要有足够厚的衬垫,以免压伤。如腋窝、肘窝、腘窝及腓骨小头出:皮肤直接接触处也应衬垫隔开。如指间; 加压缠绕绷带时应由肢体远端向近端实施加压。,常见的错误方法,卫生纸包扎伤口 止血作用不大,而且为院内处理留下麻烦。 在伤口近端用布条等进行止血,压力不够,不能阻止动脉血供应,却阻断了静脉血的回流,伤口出血增加。 将脱出的组织和器官复位 增加了感染的机率。,现场急救护理措施,4.患肢固定 临时固定为减小伤员痛苦、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增加周围软组织、血管、神经损伤以及诱发休克的发生,患肢需给予有效的临时固定。一般可使用夹板等固定。固定

7、范围应超过骨折部位上、下各一个关节。原则上骨折未经固定不,应随意搬动伤员或移动伤肢.,现场急救护理措施,5.输血输液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若患者失血过多。血压下降,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应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一条输液,另一条用输血器输入代血浆。保持输液及输血浆通畅,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现场急救护理措施,6.氧气吸入 迅速给予氧气吸入用氧气管接氧气袋或氧气筒吸氧,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现场急救护理措施,7.必要止痛 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应给予必要的止痛药。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合并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8、,现场急救护理措施,8.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破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临床急救护理措施,1.做好接受病人前期护理 在接到病人入院通知后,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一切急救物品及急救药品,同时准备好病床。,临床急救护理措施,2.做好伤情评估 (1)注意气道是否通畅; (2)呼吸功能状况如何,是否存在呼吸困难; (3)循环方面的改变。主要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和末梢循环的改变;,临床急救护理措施,(4)注意中枢神经系统状况,主要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 (5)观察是否休克,休克的程度;注意血压、尿量的变

9、化;观察敷料的渗血情况,患肢肿胀程度,皮肤的颜色、温度、弹性感觉和活动度、,足背动脉搏动及末梢循环情况等;针对病情实施有效救治;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工作,为病人手术争取时间。,临床急救护理措施,3.救护措施 (1)病人一入院,立即给予舒适的体位,减少搬动,防止骨折移位,增加病人的痛苦,加重出血症状。 (2)立即建立输氧管、输液管、导尿管“三管”,并建立2条静脉通道。,(3)迅速采集血液标本,急验血常规,血型配血,并给病人清洗血污。,临床急救护理措施,(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尿量的变化,每1530min 测BP、P、R一次,记录每小时尿量和24小时出入量。低血容量休克病人加快输液、输血速度,补充血容量,并注意保暖。呼吸异常者,如有分泌物、呼吸道堵塞者应立即吸引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临床急救护理措施,(5)尽快协助医生进行伤口加压包扎止血,进一步固定骨折处,防止移位。早期行伤口清创缝合,防止感染,一般认为伤口污染在68小时内清创,是防治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临床急救护理措施,4.做好术前准备 在进行救护的同时,尽快完善术前各项准备,如备皮、皮试,通知手术科室,手术医生;给病人做好心理疏导,缓解病人的情绪,使之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