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陶渊明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73501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饮酒陶渊明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饮酒陶渊明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饮酒陶渊明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饮酒陶渊明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饮酒陶渊明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饮酒陶渊明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饮酒陶渊明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饮酒陶渊明教案【篇一:饮酒教案】 饮酒(其五) 教学目的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以及他的思想对后世中国文人的巨大影响。 教学重点 1.陶渊明思想形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诗歌中?情?,?景?,?理?的融合。 作者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 据传陶渊明曾祖为东晋名臣陶侃,后家道中落。他先后担任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小官,因不满官场黑暗,辞官归隐。从此躬耕自资,直至贫病而卒。 陶渊明是我国最早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其诗质朴自然,冲和平淡,对唐以后的诗歌有很大影响。部分作品表达愤世嫉俗之情,呈现出“金刚怒目”的一

2、面。有陶渊明集。 背景简介 内容陶渊明因家庭贫穷而出仕,十多年间时官时隐。最后一次出任彭泽县令仅八十几天,即弃官归田,并终身告别仕途。委运自然是陶渊明人生观的核心,这种人生哲学,促成了他怡然自得、耿介狷洁、平和实际的独特人格,也促成了他诗文平淡自然的风格和言约旨远、情趣高妙的艺术成就。 陶渊明是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他的诗,以歌颂农村自然风光、抒发恬静审美情趣的田园诗为代表,但也有不少感情深沉的咏怀诗。 饮酒诗共20首,都是陶渊明在归隐田园期间于酒后陆续写成的,颇能见出他当时的内心世界。这里所选的第五首大约写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还乡,定居南村六七年后,即晋安帝义熙十年(417)

3、左右,当时作者五十三岁。体现了陶渊明适意自然心态的深度,是公认的“无我之境”的代表作。 内容述评 一、忘世、忘我、忘言:委运自然的人生心境三部曲 全诗以“心远”为机杼,分三层,层层推进地展示了诗人归隐田园后“心远”的程度,也就是委运自然心境的深度。 首四句写“忘世”之境。中四句写“忘我”心境。末二句写“忘言”心境。从忘世、到忘我、再到忘言,这是陶渊明委运自然心境逐层深化的三部曲。 二、虚静、物化、直觉:适意自然的审美心理三境界 忘世、忘我、忘言的心境三部曲,在观物心态上,也就是审美心理三境界。 忘世心态,在观物中,就呈现为超功利、去杂念的审美虚静心态。忘我心态,在观物中,就呈现为“以物观物”、

4、物我浑融的审美物化心态。 忘言心态,在观物中,就呈现为下意识或半下意识的审美直觉感悟心态。 可以说,陶渊明的一生,是执著追求并坚持实践适意自然的审美化人生哲学的一生。 三、在适意自然中享受审美化个体人生的精神自由 从根本上说,归隐田园,适意自然,就是最大限度地享受审美化个体人生的精神自由。 艺术赏析 (一)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的特点可以从多方面去看: 一是取物成象自然质朴; 二是心物交融天然契合; 三是内在情志平淡幽隐; 四是观物心态虚静物化。 (二)无我之境:“惟于静中得之”。 (三)“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浑融之美: 人们总喜欢以平淡自然来称道陶诗的艺术特色。 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

5、。” 秦观说:“陶潜、阮籍之诗长于冲淡。” 对此,应有两点认识: 其一,这平淡自然不是浅显无味,而是在冲淡质朴中包蕴着极其丰厚的情韵和高妙的志趣; 其二,这平淡自然是大匠运斤,不留痕迹,是只有在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达到高度浑融后方能见出的艺术境界 思考与练习 ? 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陶渊明弃官归隐后的喜悦心情”,你以为如何?为什么? ? 为什么说“心远”二字是全篇纲领? ? 简析诗中所体现的“忘世”、“忘我”、“忘言”三层心态。 ? 谈谈你对“此中有真意”句的理解。 资料链接 相关评论 ?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王康琚反招隐) ? 王荆公在金陵作诗,多用渊明诗中事,至有四韵诗全使渊明诗者。且

6、言其诗有奇绝不可 及之语,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由诗人以来无此句也。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人而已。(范正敏遁斋闲览)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近。近岁俗本皆作 “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东坡题跋卷二) ? 东坡云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 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字精粗间求之。(晁补之鸡肋集卷三十三) ? 通章意在“心远”二字,“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从古高人只是心无凝滞,空洞无涯, 故所见高远,非一切名象

7、之可障隔,又岂俗物之可妄干。有时而当静境,静也,即动境亦静,境有异而心无异者,远故也。心不滞物,在人境不虞其寂,逢车马不觉其喧。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已,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王士祯古学千金谱) ? 渊明诗类多高旷,此首尤为兴会独绝,境在寰中,神游象外,远矣。得力在起四句,奇 绝妙绝,以下便可一直写去,有神无迹,都于此处领取,俗人反先赏其采菊数语何也。至结二句则愈真愈远,语有尽而意无穷,所以为佳。(温汝能陶诗汇评卷三) 作者介绍 ? 陶渊明与酒(语文在线网) ? 谈陶渊明饮酒诗的“乐

8、趣”(语文天地网) ? 从陶渊明的饮酒诗,可以发现其少年般的纯真、琴音般的清峻、与人和睦相处的仁爱精 神,体会到无忧无愁的无我之境,似与神仙戏游的恍惚感;以及田园般的安逸、超脱尘世的轻松感等,这些都是其诗歌之“真生命”、“真性情”之所在。这就是他的“借酒酿诗”借饮酒催发诗情,在饮酒诗中傲视世俗的诈伪,追求自然和本真,表现出不屈从流俗、刚正不阿的人生态度。 ? 无论是从酒文化史还是从诗歌史的角度来说,陶渊明都是一位有着特殊贡献的人物。从 他开始,才把酒与诗二者连为一体。他以酒入诗,使诗中几乎篇篇有酒,陶渊明曾在五柳先生传中自谓:“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

9、醉,即醉而退,曾不吝情。”他在当上彭泽县令后,“公田之列,足以为酒”,上任后即下令把300亩公田全部种成酿酒的秫谷。以保证常有洒喝。他曾私下对人说:“能让我常醉于酒,平生之愿足矣。 作者逸事 ?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日子过得非常清苦,连喝酒的嗜好也无法得到满足。有一年, 九九重阳佳节竟无酒饮,于是,一个人来到院子外边的菊花丛中,摘菊盈把,静坐而伤感。过了一会儿,友人王弘给他送来美酒,他顿时喜出望外,心花怒放,立即开坛畅饮,直到烂醉如泥。 ? 著名诗人颜延之做始安郡太守,经过陶渊明家乡时,每天找他一同喝酒,临走还赠他二 万钱。陶渊明把这些钱统统送到酒家存放,以便日后随时取酒。 ? 陶渊明性情率真

10、,若有人造访,家中有酒,就会拿出来共饮,若已先醉,就会告诉客人” 我醉欲眠卿可去”。他不解音律,却又蓄素琴一张,琴上无弦。每有酒,他就会在琴上抚弄,以寄其意,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可见其性情率真之一面。 教学参考 ? “中国第一诗”陶渊明饮酒(其五)价值新论 (高原西北师大学报 (社 会科学版) 2007年02期) ? 陶渊明饮酒(其五)文化意蕴剖析 (方宏龙 社科纵横 2005年03期) ? 酒中蕴含的深味与至境从饮酒其五看陶渊明的人生体悟(窦春蕾 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06期) ?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陶渊明诗化了的酒及其酒化了的诗 (万伟成 九江学院

11、 学报 2007年01期) 扩展阅读1 相关图片 相关评论 ?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王康琚反招隐) ?王荆公在金陵作诗,多用渊明诗中事,至有四韵诗全使渊明诗者。且言其诗有奇绝不可及之语,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由诗人以来无此句也。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人而已。(范正敏遁斋闲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近。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东坡题跋卷二) ?东坡云陶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

12、于文字精粗间求之。(晁补之鸡肋集卷三十三) ?通章意在“心远”二字,“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从古高人只是心无凝滞,空洞无涯,故所见高远,非一切名象之可障隔,又岂俗物之可妄干。有时而当静境,静也,即动境亦静,境有异而心无异者,远故也。心不滞物,在人境不虞其寂,逢车马不觉其喧。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已,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而见山气之佳,以悦鸟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既无名象,不落言诠,其谁辨之?(王士祯古学千金谱) ?渊明诗类多高旷,此首尤为兴会独绝,境在寰中,神游象外,远矣。得力在起四句,奇绝妙绝,以下便可一直写去,有神无迹,都于此处领取,俗人反先赏其

13、采菊数语何也。至结二句则愈真愈远,语有尽而意无穷,所以为佳。(温汝能陶诗汇评卷三) 作者介绍 ?陶渊明与酒(语文在线网)不屈从流俗、刚正不阿的人生态度。 ?无论是从酒文化史还是从诗歌史的角度来说,陶渊明都是一位有着特殊贡献的人物。从他开始,才把酒与诗二者连为一体。他以酒入诗,使诗中几乎篇篇有酒,陶渊明曾在五柳先生传中【篇二:七年级下饮酒教学设计】 饮酒教案设计【篇三:饮酒 教学设计】 1 饮酒教学设计 设计人:王晓惠 教材分析 饮酒被编排在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这个单元的诗歌的教学重点,要求启发学生在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之上,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章主旨。尤其饮酒一诗,虽然文字浅易,但理解诗

14、的主旨对七年级学生来讲,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参考书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补充一定的关于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朗读诗歌做到以声传播,有感情朗读,读出诗中的意味。 能力目标 1. 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 2、感受诗歌语言的美、节奏的美,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人的人格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理解陶渊明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学习诗人的高雅志趣,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难点 1、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创作背景的介绍。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作业人员在生产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符合生产作业要求的工作服,袖口与腰带必须牢牢扎紧,不得穿破损工作服,以免在机器运行或设备旋转时受到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