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70516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战局面的形成》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课标要求课标: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本课:了解遏制理论的提出和冷战局面形成的过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简述“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等史实,了解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形成;2、通过阅读“每课一得”,掌握世界格局的概念,培养分析和理解能力。通过比较北约和华约的原则,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铁幕”演说主要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历史资料中获得知识的能力。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具体事例,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小组讨论,进一

2、步分析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必然性及其对历史造成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两极格局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通过了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两场较大规模国际性局部“热战”,使学生认识到“冷战”中的世界并没能实现和平。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世界和平的可贵,进一步理解“和平”与“发展”这两大时代主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以及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了解美苏“冷战”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对历史造成的影响。难点:了解美苏“冷战”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对历史造成的影响;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认识和平的可贵;教学过程中注意各个历史事件的前

3、后关联,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苏联二战中和二战后的两幅宣传画,提问美苏关系的变化及原因。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对立,战后美苏关系恶化。在美苏力量均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两极对峙的冷战格局。【讲授新课】什么是“冷战”?打出含义,即不采用战争手段。最先提出这一理论的是美国的外交家乔治凯南。一、遏制理论的提出:1、“八千字电报”:背景:(1)美国政府战后已将苏联作为最主要的敌人;(2)战后普遍的和平愿望使美国不可能采取战争的方法打击消灭苏联;(3)杜鲁门政府大力制造反苏舆论。内容:对苏政策是敌对;对付苏联的手段是遏制。意义:遏制理论为美国对苏实行强硬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4、。2、“铁幕演说”:1946年3月(1)内容:公开了美国和苏联之间的矛盾,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来,依靠美国的实力,反对苏联和东欧各国。(2)意义:说出了美国政府想说又不方面说的话,被看作是西方冷战的第一枪。总之,八千字电报提出理论,铁幕演说推波助澜,共同为冷战政策的提出做了舆论准备。二、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全面展开)1、背景:(1)“希土危机”;(2)英国向美国发出照会;2、内容:向希、土提供经济援助,并对抗苏联和共产主义。3、意义:(1)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由孤立主义转为全球扩张;(2)标志着冷战的全面开始。三、马歇尔计划:(延续扩大)1、目的:政治目的;经济目的;2、内容:该计划从194

5、8年开始实施,把苏联和东欧排除在外,从19481951年,美国援助西欧达131亿多美元,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丘吉尔称“马歇尔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你是否同意此观点?这不仅仅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目的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实质是杜鲁门主义的更大规模的运用3、作用: 对西欧;对美国。4、苏联对策:成立经互会四、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1、背景:柏林危机2、北约的成立:冷战推行一年,出现了第一次冷战的高潮柏林危机,双方一度剑拔弩张,但最终没有爆发战争。美借却借柏林危机渲染战争气氛,组成了针对苏联的军事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什么时候建立?(1949年)几个国家?(美、英、法、意等12个国家)签定了北大西洋公约,条约内容?怎样防务?集体防御哪些国家?所以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美国控制的军事组织。北约由12个国家组成,因都在北大西洋沿岸,所以叫北约,建立之后不断扩大,50年代西德、希、土加入,80年代西班牙加入,苏东巨变后,波兰、捷克、匈牙利加入,至今已有26国。3、华约的成立:课堂小结: 冷战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