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课件1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67623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课件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4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资本主义从它产生、发展、壮大、到它日趋走向成熟。,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启蒙的火种,科学的革命,走近启蒙思想家:,“自由三剑客”,伏尔泰,孟德斯鸠,卢 梭,法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天主教会,由开明君主执政,强调资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否定封建王权,人民有权推翻撕毁社会契约的统治者,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倡导天赋人权学说,思考: 你能说出他们思想的异同吗?,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都提倡平等自由。 异: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不同。,作用:,活动与探究,探究:你知道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进步有什么作用吗?,思想解放 社会进步,推动,受启蒙

2、思想影响中国近代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其他国家呢?,请联系中国实际,说说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进步有什么作用?,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打下了基础,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彻底批判了封建思想,为 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考考你的眼力:,启蒙运动对下列哪些事件产生影响? 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日本明治维新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1416世纪(萌芽期),18世纪(成长期),意大利欧洲,法国世界,人文主义,自由平等,天主教神学,封建专制,天主教会,但丁,达芬奇

3、,莎士比亚,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走进近代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泰斗,物种起源的探索者,现代科学之父,一六六六年,一个晴朗的午后:,Why?,主要贡献:,“现代科学之父”牛顿,最重要的成就是在力学方面。 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 影响: 开创了物理学的一个新时代,对后来人类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贝格尔号船,环球考察图,讽刺达尔文的漫画,著作:物种起源 证明物种的可变性, 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 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 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

4、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影响: 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科学的基础上,在科学和社会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同时为生物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物种起源的探索者达尔文,主要贡献及影响:,现代物理学的泰斗爱因斯坦,提出著名的相对论 相对论是原子内部微观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天体物 理学和宇宙科学的基础,因而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牛顿:“If I have seen farther than others, it is because I was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爱因斯坦:“Try not to become a man of

5、success but rather try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如果我看的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近代科学技术成就简表,科学家,项目,主要科学成就,意 义,牛 顿,达 尔 文,爱因斯坦,英国,英国,德国,万有引力定律; 创建微积分; 提出运动三大定律。,一书,提出生物进化论的观点。,提出相对论,奠定近代物理学的基础,他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生物科学的一大重大理论突破,也是人类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成为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国别,居里夫人,波兰,发现镭,将镭的提炼方法公布于世,造福人类。,近代科学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科技水平如何?,近代科学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1、科学家辛勤忘我地实践和探究,推动了科技进步。科学家的个人努力起了重要作用。,2、人们挣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敢于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促进了科技进步。思想自由是主要因素。,3、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明和创造。这是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