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羚飞渡》同步练习1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36394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斑羚飞渡》同步练习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斑羚飞渡》同步练习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斑羚飞渡》同步练习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斑羚飞渡》同步练习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斑羚飞渡》同步练习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斑羚飞渡》同步练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斑羚飞渡》同步练习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斑羚飞渡同步习题一、双基积累1.选出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剖开(po)跳跃(yu)磐石(pn)B.娴熟(xin)坠落(zhu)骚动(so)C.对峙(ch)颤音(chn)恍惚(h)D.绚丽(xun)媚态(mi)湛蓝(zhn)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B.老斑羚凭着闲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C.灰黑色母斑羚的身体已经笼罩在彩虹炫目的斑澜光带里,眼看就要一脚踩进深渊去。D.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钩,也从悬崖上窜跃出去。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

2、十二五”期间,全国公务员将轮训一遍“职业道德”,让他们做到为官要两袖清风、一尘不染。B.近日,ATR通讯社走访伦敦街头,感受到了浓烈的奥运气氛。尽管部分国家和游客已抵达伦敦,但伦敦的交通依旧有条不紊。C.我迫不及待地冲进珠宝店,那五光十色的珠宝让我眼花缭乱。D.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略胜一筹。4.综合性学习。斑羚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赢得了种群的生存机会。时光飞逝,转瞬间一年时光已经过去。假如你是动物界资深记者,采访了生存下来的小斑羚,以下是你采访的两个问题,小斑羚会怎样回答?请你发挥想象,写在横线上。(1)记者:亲爱的小斑羚,你们好。一年以来,你们生活

3、得怎么样?小斑羚: (2)记者:小斑羚们,你们想对人类说点什么?小斑羚: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就在这时伸出了长长的舌头”,完成59题。5.选文中“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答: 6.选文中对一老一少两只斑羚结对跳山涧的描写中使用了很多动词,品味这些动词的作用。答: 7.试对下面一句话做简要赏析。而老斑羚就像燃料已烧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答: 8.“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

4、的舌头。”这段描写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答: 9.请简评镰刀头羊的形象。答: 三、美文品析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衡水湖看鸟看鸟,就要比鸟起得早。清晨四点多钟,我们就出发了。坐在面包车上,我脑子里尽是些动物世界里关于鸟的珍贵镜头几十万只翅膀,扑啦啦剪碎了漫天朝霞;一片“乌云”,忽而遮天,忽而蔽海,让坐在电视机前的人惊异地张大了嘴巴嘻,今天,我竟有这等福分,亲身冲进那“乌云”里,用眼睛与镜头,见证鸟翅驮来一个真实的天堂。车子停在湖畔,我们被一望无际、随风俯仰的湖苇迎下了车。叽叽喳喳,啾啾嗈嗈,忽的一下,耳朵就给这声音灌满了。我下意识地去摸挂在脖子上的相机,却几乎同时住了手鸟呢?我并没有看见一只

5、鸟。终于将自己送到了湖苇深处。鸟鸣愈加繁盛。A.飒飒苇风中,仿佛有几十张碟在同时播放“班得瑞轻音乐”。耳朵忙不过来,不待听完一声,又去追逐那一声。果然有大鸟!眼睛死盯着远处的一片苇尖瞧,发现那里有数只大雁在嬉戏,但是,B.它们飞得那样审慎,才从苇尖上腾跃而起,你按快门的当儿,就已潜入苇丛深处。我诅咒我与鸟之间那过大的距离。通过鸟儿恢宏的鸣唱气势,我约略猜得出,那苇丛深处至少藏着一千只鸟!但是,它们巧妙地隐匿了自己。不容乐观的生存环境,让它们总是保持着“惊弓之态”。它们会不会在心里对我说,抱歉,我早已用完了自己的信任,如今,我穿起一件叫作防范的外衣,在远离你的地方,警醒地逍遥。记得那一年在白洋淀

6、,被人问,吃不吃水鸟肉馅饺子?一只水鸟的肉才能包两只饺子啊!我不敢吃,担心一群水鸟会在我腹内衔泪喊冤。想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分。在干燥少雨的北方,占地面积比十个杭州西湖还要大一些的衡水湖,是一个多么稀罕的存在;在枯燥乏味的日子里,那些用唧啾、呕哑、咕嘎、啁哳抒怀的鸟儿,是一种多么温存的陪伴。黄河远走,湖水存留。土岗上硕大的贝壳惹我叹息,我害怕我的叹息会繁衍出更加茂密的叹息在我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常看常新的鸟类圣经。每当与那些可爱精灵对视,我总会想起梁实秋描写鸟的句子“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鸟的最大价值,是给这世界带来欢悦与美感;但是,“胃袋至上主义者”们,就

7、是要把美剁成馅,再调以葱丝、姜丝、香油、味精,精致地包成饺子,恬然交由味蕾与胃液去鉴赏。所以,那些被人类调教得智商越来越高的大鸟们,自然学会了跟人类“躲猫猫”。虽说它们不媚远道而来的我,虽说我那“冲进乌云”的痴想彻底泡了汤,虽说我的相机没有机缘亲近那些关南彩翼,但我没有怨怼,没有懊恼,非但没有,还要跟苇丛深处的精灵们说:“宝贝,你可要藏好。”10.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憧憬惊喜11.仔细阅读选文,回答下面问题。(1)第段中“胃袋至上主义者”指的是哪一类人?答: (2)“躲猫猫”在文中指的是什么意思?答: 12.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请从选文画线句中任选一句进行批注。(

8、提示:从修辞手法、词语的表达效果等方面入手)我选批注: 13.联系上下文,请简要分析选文第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答: 14.文章结尾作者对鸟儿说:“宝贝,你可要藏好。”此时,鸟儿会怎么回应作者呢?请你发挥想象,写出鸟儿想说的话。答: 四、写作练笔15.【写法借鉴】本文大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把伤心崖说成是“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从山底下的流沙河抬头往上看,宛如一线天”,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片段仿写】请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写春天的景色。(100字左右)答案解析1.【解析】选B。A项中“剖”应读pu;C项中“峙”应读zh;D项中“湛”应读zhn。2.【解析】

9、选A。B项中“闲”应为“娴”;C项中“澜”应为“斓”;D项中“窜”应为“蹿”。3.【解析】选B。“有条不紊”指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用在交通方面,不符合语境,这里可用“秩序井然”。4.(1)答案(示例):我们的父母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的新生,我们永远缅怀我们的先辈。一年来,我们心惊胆战,但先辈的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生活虽然很艰苦,但我们团结一心,还是努力生存下来,我们相信,以后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2)答案(示例):我觉得,我们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应该和平相处。聪明的人类,你们何必要戕害我们的生命,拆散我们的家庭呢?我们和你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啊!5.【解析】本题

10、考查的是对心理描写作用的把握。这里是借“我”的心理衬托即将发生的斑羚飞渡的壮举。答案:通过“我”的心理描写,衬托出斑羚飞渡的壮烈,突出了斑羚飞渡行为的危险和不可思议,表现出老斑羚的智慧、勇气和牺牲精神。6.答案:“蹬”“跳”“升”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表现了老斑羚娴熟的跳跃技巧。7.【解析】解答此题,要从运用的修辞、所写内容和表达的感情来赏析。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坠入悬崖的老斑羚比作火箭残壳,突出老斑羚死得壮烈;为下文做铺垫,写出老斑羚们甘为后代慷慨赴死,大义凛然的品质。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侧面描写作用的理解。此处的侧面描写是为了进一步表现斑羚的精神。答案:侧面描写。这些内容从侧面

11、表现斑羚飞渡的壮举带给人的震撼,表现出老斑羚那义无反顾、震撼人心的献身精神。9.答案:镰刀头羊具有沉着镇定的坚强品格、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观念、有着较强的组织指挥能力和较高的威信,它体现了身为头羊的领导作用和榜样作用,是一个为种群的生存而勇于献身的领袖形象。10.【解析】此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分析能力。由动物世界中许多鸟儿的珍贵镜头激发了“我”对鸟儿的憧憬,来到之后只听到鸟儿的鸣叫声,心中感到失望,最后发出感慨。答案:失望感慨(叹息)11.【解析】此题考查对指代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前后语句来回答。答案:(1)指的是那些为了一饱口福,将鸟儿变成美食的人们。(2)鸟儿对人类失去了信任,将自己

12、藏匿起来。12.答案(示例):A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鸟声的美妙悦耳,令人向往,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B这个句子中,副词“才”“就”“已”表示时间之短,鸟儿躲藏速度之快,动词“潜”用得传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鸟儿飞行时的审慎警觉。13.【解析】此题考查语段在文中的作用,内容上主要从表达作者的情感来回答,结构上主要从过渡的角度来分析。答案:内容上,补充人类对鸟的伤害,表达作者的愤怒之情。结构上,承上启下,为下文写自己的感慨做铺垫。14.【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表达希望人类保护自己的想法。答案(示例):谢谢你的好意。可惜人类中像你这样的人太少了,希望你能劝告人类不要再为了一己私欲残害我的同胞了,否则你们将永远见不到我们,世界也必然失去平衡。爱我们,也是爱你们人类自己。15.答案(示例):蓝湛湛的天空像空阔安静的大海一样,没有一丝云彩。空气湿润润的,呼吸起来感到格外清新爽快。在阳光下,周围远山就像洗过一样,历历在目,青翠欲流,它们看上去好像离眼前挪近了许多,也陡峭了许多。渠岸堤上的杨柳,已经把鹅毛似的飞絮漫天漫地地洒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