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别业》同步练习2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35543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终南别业》同步练习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终南别业》同步练习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终南别业》同步练习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终南别业》同步练习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南别业》同步练习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终南别业同步练习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C、诗的最后两句说,作者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D、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虽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2、这首诗五、六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

2、所赞赏,请结合诗意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C、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D、七八两句中说,作者偶遇山中“林叟”,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4、这首诗三、四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各是哪个字?请结合诗意作简要分析。_5、古诗文积累。(1)_,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2)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落红不是无情物,_

3、。(龚自珍已亥杂诗)(4)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5)行路难中表明李白远大的志向和对胜利充满的信心的句子是:_,_。二、课外阅读,拓展练习。齐州送祖三王维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注】齐州:今山东济南。祖三即祖咏,是王维诗友。祖:出行之前祭祀路神。1、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三个阶段?_2、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_参考答案1、C解析:七、八句是说作者在山中偶遇林叟,与之谈笑,自己忘了归期2、这两句诗写到:诗人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

4、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既写出了隐居山林所见景色的安逸与美好,更突出了作者等闲适的心境,表达了诗人以山水为乐,从容淡泊的情感。3、D七、八句是说作者在山中偶遇林叟,与之谈笑,自己忘了归期。4、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只身独游终南山,只是随兴而为;满山美景不需与人共享,但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这两个字表达出了诗人归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或: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兴致来时,只能独自游山;纵有满山美景,也只能一人欣赏。在离尘绝俗的空静中也不得不承受着随之而来的孤独落寞。5、(1)行到水穷处(2)天街小雨润如酥(3)化作春泥更护花(4)留取丹心照汗青(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二、1、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和分别后的惆怅三个阶段。2、参考答案一:“犹”字好。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了不舍的深情。参考答案二:“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作者空对无际的天水。“空”字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