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无人区》导学案1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27302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步在无人区》导学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漫步在无人区》导学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漫步在无人区》导学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步在无人区》导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漫步无人区导学案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2、学习本文散文式的结构和反战主题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简介背景和作品,导入新课1978年3月,以色列以报复巴解组织为由,出兵入侵黎巴嫩南部地区。这篇特写写于此次战争的间歇期间。作者深入以色列阵地和法塔赫最靠前线的一个哨所之间的战争腹地,通过自己的视觉和听觉,体验着周围的环境,感受着交战双方的心理状态,真实地记录了巴以战争的可怕景象。 本文荣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二、初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的主题。 1、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请分别概括段意。 (16:作者细致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死寂景象;717:描绘了法塔赫成员的微妙心态;18

2、21:作者直接描绘了战争造成的破坏;2234:描写以色列的阵地和以色列人的心态) 2、战争的环境氛围怎样? (第一部分侧重环境氛围的烘托:“阒无一人”,战争使安宁的村庄变得死寂,而战争带来的喧嚣引发的是恐怖和不安定感。第三部分描写惨不忍睹的战争景象,揭露战争的残酷性。) 3、战争双方的行动和心态有什么不同?(法塔赫:混乱,边打边撤;恐惧和复仇。以色列:阵地整齐;愁容满面,抱怨。) 4、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描述了战争造成的灾难和战争双方的心态,表达了作者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同情和对以色列侵略者的憎恶。) 三、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用第一人称的讲述方式,使读者获得“亲临现场”的感受。 2、多次引用双方的话语,反映了他们各自的心态。3、描绘细节,体现了作者的倾向性。四、完成课后练习。附:板书第一部分(16):作者细致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死寂、恐怖景象第二部分(717):描绘了法塔赫成员的行动和心态:混乱,边打边撤;恐惧和复仇第三部分(1821):作者直接描绘了战争造成的惨象第四部分(2234):描写以色人的阵地和心态:阵地整齐;愁容满面,抱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