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3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9246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3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3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3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3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3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3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笔记(3第三章-货币与货币流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Born to 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第三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量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一、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货币的起源货币是一种被人们所接受的,用做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具有价值储藏作用的商品或者法定的凭据。马克思主义

2、政治经济学认为,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简单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的价值形式。其中,被表现的商品处在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主动地要表现价值;表现的商品处于等价形式的位置,起被动的作用。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的统一表现在:两者互相依存,少了一方就不能成为价值形式。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处于等式两边的商品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又处于等价形式。(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上,一种商品的价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现

3、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这样,商品的价值本身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与简单价值形式相比较,扩大的价值形式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就商品全体来说,其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3)一般价值形式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从而使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从扩大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是一次质变。在一般价值形式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分离出来的商品来表现,因此,它们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便充分

4、地表现出来。(4)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指用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固定地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所不同的只是黄金处于固定地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地位,它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单独表现价值和抽象劳动以及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独占权。2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它和一般商品一样是实在的商品体,具有一般商品的特性;货币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是一切商品共同的价值表现材料,执行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3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表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5、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货币在执行此职能时,可以是观念的货币。(2)流通手段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3)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价值符号,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4)支付手段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货币用作偿还

6、赊购欠款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5)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是在前几个职能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当商品流通越出国界产生国际贸易关系后,货币便在世界经济关系中发挥作用。二、货币的形式1货币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化是由货币形式的内在矛盾决定的,与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也是分不开的。从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来看,商品价值观念地表现在一个金量上,这个金量则由纸象征地可感觉地体现出来。纸币只有代表金量,才成为价值符号;从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来看,在货币不断转手的过程中,单有货币的象征存在就够了。2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指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

7、通手段的信用证券。从形式上,信用货币也是一种纸质货币,包括:(1)由银行信用产生的各种信用凭证,如支票、汇票、期票、存款货币等。(2)银行券。银行券是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发行银行发行的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现代国家的主要货币形式是由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的不能兑现的信用货币。(3)存款货币。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4)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指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5)其他信用货币。3外汇(1)外汇的含义外汇是国际汇兑的简称,包括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将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以便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活动

8、。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静态含义的外汇具有两个本质特征:第一,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第二,所表示的资产必须具有可兑换性。(2)汇率汇率是指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时的比率,其本质是一种价格。(3)影响汇率变动的经济因素国际收支状况。一国物价水平。国际间利率的差距。一国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外汇储备。财政状况。(4)汇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当一国的汇率上浮时,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民收入将会随之减少。如果一国的汇率上浮,进口增加,出口减少。这样,国内生产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发展必然受阻,从而国内就业量就会减少。一般而言,汇率上浮的国家,其利率水平偏高;汇率下浮的国家,

9、其利率水平偏低。若一国汇率上浮,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便会下降,进而带动国内用进口原料生产的本国商品的价格下跌;而且,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将上升,致使部分出口商品转而内销,进一步促使国内的物价下降。本币的升值或贬值最终会减少或增加本国的外汇储备。汇率变化对国际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有很大影响。本币汇率下跌导致资本外流。反之,如果本币汇率上升导致资本流入。三、货币流通量1货币的层次(1)货币层次划分随着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范围不断扩展,出现了M0、M1、M2、M3、M4边界不同的货币层次。M0=现金(纸币和硬币)M1=M0+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

10、储蓄存款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公司债券、人寿保单等)(2)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依据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依据是货币的流动性。在上述的货币层次划分中,随着货币层次的提高,其流动性呈递减态势。(3)狭义货币通常把M0和M1称为狭义货币,或称为交易货币,即主要是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货币。狭义货币作为现实经济活动中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的载体,体现着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货币供给量,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具有很大的影响。(4)广义货币通常把M2、M3、M4称为广义货币,是对货币外延的扩大。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的差别主要体现

11、在流动性的程度上,随着货币层次的提高,其流动性呈递减态势。在一定条件下,广义货币可以转化为狭义货币。(5)划分货币层次的目的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流通中的不同口径货币的特点、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进行宏观调节具有重要意义。2货币乘数(1)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的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供给与最终形成的社会货币流通量之间存在着倍数扩张或收缩关系,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乘数效应。(2)货币乘数的公式货币乘数是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简单货币乘数用公式表示为:式中,为货币乘数,表示货币存量,表示基础货币存量。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存

12、款机构必须保留的存款准备比率和储备资产的变动规模。(3)决定货币乘数的因素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现金与活期存款(即支票存款)之间的比率。该比率上升,使存款多倍扩张的总体水平下降,货币乘数就下降,货币供应量随之下降。法定准备金率若中央银行提高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将减少贷款,使存款多倍扩张的倍数下降,从而使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下降。反之则上升。超额准备金率若商业银行提高超额准备金率,其贷款减少,亦使存款多倍扩张的倍数下降,使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下降。定期存款-活期存款比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

13、数就会变大;反之,货币乘数就会变小。3货币流通量及其规律(1)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指货币表现为一个不断重复的、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和卖者之间交换位置的运动。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同时也是货币流通。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货币流通规律即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区别见表3-1。表3-1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区别(2)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其数量是由全部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

14、通速度两个因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如果考虑支付手段职能,一方面,货币的使用不仅有商品买卖,而且还有清偿债务、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另一方面,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不必都动用货币,由于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不少情况下,商品买卖采取赊购和各当事人债权、债务相抵消的办法。这样,货币流通量公式应修正为:(3)纸币下的货币流通规律当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时,货币流通规律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但其实现形式有了变化。货币流通规律对纸币流通的制约作用在于:纸币的发行只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金属量是:(4)银行信用货币流通规律银行信用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具有等同的意义

15、。但从银行信用货币能够被信用规模调节的角度看,信用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又有不同的意义。信用货币提高了货币流通的速度,从而节省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原因有: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了商业信用。货币的流通速度,不仅取决于买卖的不断进行,在支付依次以货币进行时,也取决于各种支付的衔接。由于银行信用能够按照交易的需要对银行券和存款进行调节,因此,当其过多时,就不会像纸币一样仍然充斥在流通过程中,导致贬值。(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与纸币流通有密切联系的经济现象,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可能出现。因为:一方面,由于纸币流通在技术上具有货币供给的无限可能性,而且通过国家权力强制货币流通,从而弱化甚至破坏货币流通的自发调节机制。另一方面,纸币作为一种价值符号,本身没有内在价值,进入流通的纸币不能够通过贮藏方式退出流通,这就导致货币供给量的无限性和货币容纳量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