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套)2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9977458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套)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6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套)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6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套)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6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套)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6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套)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套)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20套)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宜宾市六中2016年秋期九年级期末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2)一、积累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2分)A 彷徨(png) 枘凿(ru) 绰刀(cho) 恪(k)尽职守B 风骚(so) 佝偻(lu) 秘诀(ju) 锲而不舍(qi)C 嬉戏(x) 恐吓(h) 作揖(zu) 吹毛求疵(c)D污蔑(mi) 嗔怒(zhn) 襁褓(qing) 根深蒂固(d)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2分) 读书足以贻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贻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是傅彩;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化,

2、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1)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改正。(1分)_改为_ 改为 (2)根据上下句的句式及结构特点,划线句应改为 (1分)3、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A沁园春雪情景交融,上阙重在写景,下阙重在议论抒情。B陈涉世家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的我国第一部国别体通史史记。C智取生辰纲中反复提到押送路上的炎热天气,烘托气氛,激化杨志一方的内部矛盾,为杨志日渐孤立以至最后失败做准备。D望江南这首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4、结合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写在横线上:(2分)人要学会相信别人,也要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竞争,也

3、要学会;学会严格,也要学会;学会坚持,也要学会;学会倾听,也要学会表达;学会默默恪守,也要学会分享心灵;学会在挫折中守护理想,在超越中留住平凡。A、妥协B、协同C、宽容5、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杰出不凡。) x k b 1 . c o mB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吹嘘:嘴里嘘气。) C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此处指这些明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

4、确的一项( )(2分)所以,丙烷被幸运地选作火炬的燃料。再说丙烷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火炬手跑动时,飘动的火焰在不同背景下都比较醒目。为什么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燃料选择了丙烷呢?丙烷不仅符合环保要求,而且可以适应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在零下40摄氏度时仍能产生1个以上饱和蒸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形成燃烧。因为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A B C D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帘卷西风,人比

5、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零落成泥碾作尘, 。(陆游卜算子咏梅)8、班里举办“好读书,读好书”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初中三年的阅读,一定让你结识了不少名著中的人物。请从下面备选的人物中选择一个,说明出处,并谈谈你对他(她)的评价。(3分)备选人物:范进、鲁智深、香菱、曹操、吴用所选人物 作品与作者 (1分)与人物相关的情节 (1分)对人物的评价 (1分)(2)小丽准备对九年级同学的课外阅读目的进行调查,她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想到了“休闲消遣”。请你用四字短语帮助她再设计两点。(2分) (3)温家宝总理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全球

6、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时曾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请你也说一段话,向全校同学发出多读书的倡议。(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913题。(12分)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

7、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

8、,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唐雎不辱使命( ) 大王加惠 (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 ) 长跪而谢之曰(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与“以头抢地耳”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B.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C.以君为长者 D.徒以有先生也11、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4分)(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分)(2)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2分)12、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语段选自东汉末年刘向编辑的战国策。B.秦王

9、以五百里易安陵,其实是包藏祸心,以强凌弱。C.唐雎不畏强暴,冒死与秦王抗争,终于使秦王理屈色挠。D.文章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13、第三段中,唐雎为什么要列举专诸刺王僚等历史事实?(2分) (二)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节选),完成1417题。(9分)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

10、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14、选文论证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分)15、文中第二段“由此”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1分)16、为了证明这个中心内容,作者采用 论证的

11、方法,一是 ;二是 。(3分)17、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3分) (三)阅读下文,1822题。(12分)苹果皮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其中有两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奶奶把我和哥哥喊到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地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去吧,别让你们妈看见了。”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

12、,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我们齐声回答:“是给奶奶的。”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是给你们奶奶的。你们奶奶已经80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

13、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我们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哥哥说:“别玩了,咱们该做作业了。”我和哥哥走进屋里,看到妈妈站在奶奶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奶奶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俩一人吃一个吧。”妈妈笑着说:“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哩,你就别老想着他们了。”奶奶又擦了擦眼泪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我吃着也没啥味呀。”妈妈给我们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外。那天我们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出去。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