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单元过关检测(三)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977455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单元过关检测(三)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单元过关检测(三)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单元过关检测(三)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单元过关检测(三)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单元过关检测(三)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单元过关检测(三)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新探究大一轮检测:单元过关检测(三)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元过关检测(三)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天津市红桥区模拟)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解析:选A。中英战争是中国与英国之间发生的战争,这一表述“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这一表述,意在强调这场战争是因鸦片(毒品)而引起的,意在贬斥英国的罪恶,故B项错误;通商战争是英国为了掩盖自己的侵略性质,故C项错误;匪夷犯境是清朝站在天朝上国的封闭立场上的一种表述,故D项错误。2(2019

2、江苏苏锡常镇四市模拟)阅读下列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表。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D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解析:选B。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与上图的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1842年以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量显著增加,这与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有关,故B项正确;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C项错误;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图表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31859年的资政新篇规定:“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

3、得擅入旱地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这反映了太平天国()A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B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进入持保守态度C渴望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和技术D允许西方传教士和工匠自由地活动解析:选A。材料中“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表明态度务实,材料中“不得毁谤国法”表明太平天国对外国人有所警惕,故A项正确。4(2019河南高三适应性考试)右图为19世纪末日本所绘漫画李鸿章大头痛:拿着十字架的外国传教士已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李大人了,日本已经兵临城下,中国人用镰刀等农具应战。该漫画表明()A洋务运动开展出现窘境B甲午战争中国面

4、临危机C清政府遭受众列强瓜分D日本与列强的斗争加剧解析:选B。根据材料“拿着十字架的外国传教士已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李大人了,日本已经兵临城下,中国人用镰刀等农具应战”分析可知,甲午战争因西方调停失败而爆发,中国面临危机,故B项正确。5(2019株洲检测)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清朝日常政务主要归六部等分理,没有外交部,对外关系一直都由类似于藩务、夷务和商务机构来承接。外交部之所以出现很晚,主要是因为()A“闭关锁国”政策排斥对外关系B儒家“天下一统”的意识惯性C中央机构叠床架屋的权力体系D内阁与军机处涵盖了外交事务解析:选B。材料中清朝没有设立外交部,对外关系由类似于藩务、夷务和商务机构来承接,说明

5、清政府秉承传统“华夷外交”,并没有把其他国家当成主权国家看待,这与儒家“天下一统”的意识惯性有关,故B项正确。6(2019安阳高三调研测试)在中国历史上,直至辛亥革命之后,追求平等、自由权利的人们才第一次明确地运用一套与专制主义截然对立的理论和制度体系去动摇专制主义的正统地位。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A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历史D彻底地完成了反封建任务解析:选B。根据材料“追求平等、自由权利的人们才第一次明确地运用一套与专制主义截然对立的理论和制度体系去动摇专制主义的正统地位”可知,这里讲的是“立新”,“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属于明显的破旧之后的立

6、新,故B项正确。7(2019大同、阳泉市联合模拟)下表为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新闻来源地报道的主要内容北京晨报青岛问题当以死争,被拘同学应宜营救,此罢课之第二理由也天津大公报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曹汝霖宅之焚烧日本大阪朝日新闻北京烧打起排日学生的暴动A.火烧曹汝霖宅是事件的导火线B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波及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D学生展开盲目的排日行为解析:选B。由材料“青岛问题”“罢课”可知该历史事件为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是导火线,故A项错误;材料“罢课”“学界之大举动”均说明学生在运动中有重要地位,故B项正确;据材料“北京”“北京学界”得出并

7、不是所有的大中型城市,故C项错误;据材料“青岛问题当以死争,被拘同学应宜营救”可知是反对日本占领青岛,营救同学,不是盲目排日,故D项错误。8(2019天津河西区模拟)法国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是()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C追求民主、平等D确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解析:选C。据材料“专制之下无祖国”“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可以得出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是追求民主、平等,故C

8、项正确。9(2019吉林市模拟)1934年9月红旗周刊指出:“湖南江西等六省灾情最重,良田被毁,饿殍遍布,国民政府因国民党腐化而救灾不力,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该文章的主旨是()A向全国通报六省灾情以争取救援B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C只有建立人民政权才能断绝灾害D将救灾工作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解析:选D。从材料“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工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可知,文章把救灾与推翻国民党腐朽统治的土地革命任务相结合,故D项正确。10(2019湖南六校联考)1934年,上海时代漫画杂志刊载一幅作品,题为遵命天子。作品反映

9、的政治现象是()A中国全民族抗战B日本扶持傀儡C汪伪政权卖国D民族主义高涨解析:选B。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其内容为日本人用绳索牵着新建立的中国政权的皇帝,体现了日本扶持傀儡政权的信息,与伪满洲国的建立的史实相符,故B项正确。11(2019青岛模拟)1936年,国民政府国防计划大纲将四川定为作战总根据地,将长江以南的南京、南昌、武昌及长江以北的太原、郑州、洛阳、西安定为作战根据地。这反映了国民政府()A加强对国内各要地的控制B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C全力封锁农村革命根据地D开始筹划对日持久作战战略解析:选D。1936年国民政府的国防计划,应是主要针对日本的侵华,而并非加强对国内各要地的控制,也不

10、是针对中国共产党推行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与封锁农村革命根据地,故A、B、C项错误;由该计划大纲的内容可判断此计划就是为了筹划对日持久作战,故D项正确。12(2019茂名五大联盟联考)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下达了关于野战军番号改按序数排列的决定,把原西北野战军改编为“第一野战军”,把原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把原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把原东北野战军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中央军委的这一决定()A旨在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B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需求C落实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夺取全国胜利的总方针D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解析:选B。材料

11、只是更改“野战军番号”,未涉及集中各区优势兵力,故A项错误;野战军番号由“西北”“中原”“华东”“东北”分别更改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体现了突破地域限制,故B项正确;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1949年3月召开,时间上不符,故C项错误;印证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决心的是1949年4月渡江战役,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湖南、江西十四校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不平等条约产生的那一刻起,清政府便开始了反抗斗争,但收效甚微。1917年8月,中国政府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并宣布在此之前中国与德、奥两国所有条

12、约以及国际协议无效。1921年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坚持斗争,加上美英反对日本独占的企图,日本同中国在会外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其附约,由此,山东问题终得以解决。苏俄政府因外交孤立,意欲拉拢中国,从1919年7月起,先后三次发表对华宣言。1924年在平等条件下中苏两国重订了新约,恢复了一定的平等权益。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北伐和国民革命的民族主义高涨,中国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等租界,和主要西方国家以及日本签订了关税新约,收回了关税自主权。不久,南京政府便首次自主地修订颁布了海关进口新税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废止中德、中意、中日间所有旧条约。1943年,中

13、国同英、美等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之后陆续与其他在华享有各种特权的国家签订了类似的条约。至此,一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国家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皆告废止。摘编自王建朗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考察等材料二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分为四个时期:一、酝酿期:明治政府向列强表达修约意愿,并派使团赴欧考察和修约,但遭到拒绝。二、胶着期:19世纪70年代寺岛外务卿把修约重点放在修改关税上,因列强反对,进展缓慢。1880年井上馨出任外务卿后,把修约的重点放在治外法权上,关税仅是修改现行税率。并推行欧化政策和媚外外交,遭到民权人士的反对而下台。三、基本完成期:1888年新任外相大隈重信则采取较强硬

14、的外交策略,以美、德、俄作为修约谈判的突破口,提出在与美、俄等国签订新约的5年后,废除领事裁判权,得到美、德、俄三国的同意。19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英国对日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1894年7月,日本同英国签订了通商航海条约,废除了领事裁判权,并部分收回了关税自主权。此后,其他列强先后同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四、最终完成期:1910年日本向各国发出修约通知,1911年美国带头与日本签订新条约,随后有关国家也纷纷与日本签订条约,表示放弃关税协定权。至此,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任务宣告完成。摘编自牛淑萍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述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能够废除不平等条

15、约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修约特点有何异同。分析废除不平等条约对两国的意义。(15分)解析:(1)据材料一“1917年8月,中国政府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并宣布在此之前中国与德、奥两国所有条约以及国际协议无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正式对德、意、日宣战,同时宣布废止中德、中意、中日间所有旧条约”得出利用一战、二战的契机;据材料一“1921年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坚持斗争,加上美英反对日本独占的企图”得出利用国际会议列强之间的矛盾;据材料一“苏俄政府因外交孤立,意欲拉拢中国1924年在平等条件下中苏两国重订了新约,恢复了一定的平等权益”得出抓住苏联(俄)急需获得承认而放弃在华特权的机会;据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北伐和国民革命的民族主义高涨”得出民族主义情绪和国人的支持;据材料一“1943年,中国同英、美等签订了关于取消在华领事裁判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之后陆续与其他在华享有各种特权的国家签订了类似的条约”,结合抗日战争所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