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习题 粤教版必修4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773209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习题 粤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习题 粤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习题 粤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习题 粤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习题 粤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习题 粤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习题 粤教版必修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参观展览沿途不封路,到河北农村踏雪访真贫;从广东考察吃自助餐,到北京包子铺排队就餐,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反“四风”旗帜鲜明、转作风久久为功,党风政风为之而清、社风民风为之而新。21元的简朴餐点,再次为全社会树立行动示范,更是对党员干部的深刻提醒:柴米油盐酱醋茶,只有真诚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之中,与群众的感情才会越来越近,转作风的要求才会落到实处。美字体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赏美文胡锦涛强调“不折腾”的意味深长陈一舟30年风雨兼程,30年艰苦奋斗,30年经济腾飞,30年的富国强民之路,30年的民生记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改变了一个东方大国,也深深影响了

2、整个世界。正如有专家所言,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值得纪念、值得梳理总结、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和炎黄子孙骄傲和自豪。光荣属于过去,希望充斥于未来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同志讲话中提出的这一伟大目标,聆听着电视新闻里他那坚定有力的讲话,相信所有国民都会感到无比振奋。此时此刻,我意外地从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中捕捉到了一个很“另类”的关键词:“不折腾”。如果说“不动摇、不懈怠”意在强调责任和信心,那么,“不折腾”又隐喻着怎样的意味深长呢?戴定南在折腾一书中,以简洁、凝练的手法刻画了几十

3、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讲述了很多种形态的“折腾”在乡间折腾,在城市折腾,在政治运动中折腾,在商场官场中折腾“折腾”里有公共财富,有面子和政绩,有哲学和骗术,有人性的呈现,有欲望的勃发,还有阿Q式的疯狂。我想,文艺创作的“写实”笔法,勾勒出的正是我们现实政治经济社会中并不鲜见的“人生百态”。那些频现的豪华楼堂场馆,重复建设、华而不实的政绩形象工程,那屡禁不止的公款消费、公务旅游、出国考察,那些官商勾结、以权谋私,那些无视公共安全引起公共愤怒的“三聚氰胺”们,那些难脱管理责任的矿难、火灾其实都是不同形式的“折腾”,不仅“折腾”着纳税人积聚的公共财政,也在“折腾”大众对于公权力的公信力,还在以“折腾”的

4、动作一点点消解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动力。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近日撰文指出,“无论在产权的重新界定、企业家职能的发挥、市场经济框架的完善还是国家权力的约束与规范,中国都面临大量未完成的议题。”事实也正是如此,改革开放30周年是一个回顾成就和展望的“逗号”,我们还要坚定不移、以更清醒的头脑和更理性的思维走下去,每时每刻都要牢记胡锦涛同志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不折腾!”“不折腾”是一种权力清醒和权力自律,也是一种权力责任,民生的福祉和国家的强盛就蕴藏在“不折腾”里。【课内挖掘】1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我们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阶段性重大胜利,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的良

5、好势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尤为珍贵。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果断决策,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负责、靠前指挥,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实行全民动员、群防群控,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社会各方面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形成了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坚持依靠科学、运用科学,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和科学技术的力量,使科学技术成为战胜疫病的有力支撑;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制定和运用有关法律法规,使法律成为战胜疫病的有力保障;广大基层党组织战斗在第一线,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最前面,成为群众抗击非典的主心骨、贴心人;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6、统筹安排、促进发展,为战胜困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全民族万众一心、迎难而上,伟大的民族精神得到锤炼和升华,形成了凝聚人心、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是啊!这正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啊!胡锦涛同志曾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真正做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写作运用可用于“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精神支柱”“顺民意”等

7、写作话题或题目中。【课外运用】示例一:温家宝同志曾说:“农民是最讲实际的,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才相信。我们的干部也要讲实际,实实在在为农民做事,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农民讲实际,干部多办实事,农村就会大发展。”藏北高原的好干部祁爱群,工作期间,坚守岗位,任劳任怨,尽职尽责,长期带病坚持工作,为藏北地区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祁爱群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常要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时常要想一想普通百姓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他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他们的困难解决了吗?”在雪域高原,祁爱群常常不顾连日疲惫,克服高原缺氧带来的困难,多次来到自己联系的贫困户白玛拉姆家中,看望白

8、玛拉姆,帮助料理生产、生活上的事,甚至看到白玛拉姆家中的碗没有洗时,也连忙帮着洗了。每一次来,祁爱群都少不了带点酥油、糌粑,有时扛一袋大米和面粉等生活必需之物。每每读到这些,便深深地为祁爱群这种拳拳爱国心、赤诚爱民情所感染这就是一个好干部,这就是共产党员所应有的为民负责的精神。示例二:论语道,“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乃至一个政党、政府,说了一定守信,应允了就要办到,这是赢得群众的根本。民心由相信开始,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勤恳谨慎、认真负责,兑现承诺、说到做到。一定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必须按照人民的意愿并依靠人民的力量,坚持不懈地维护好、实现好

9、、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从根本上说,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要求和实践,反映着社会发展趋向,体现着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群众的意愿只能顺应、引导。任何决策、构想、意图,如果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那至少说明目前还不具备实施的条件。如果违背人民群众的意愿,忽视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在为崇高理想和具体目标规划奋斗的过程中,就会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迟早要受到损失,甚至招致失败。(群众满意是最大幸福)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校订(jio)戛然(ji)佝偻病(u) 自怨自艾(y)B降服(xin) 惊诧(ch)超负荷(h) 流水淙淙(zn)C奇葩(p) 胴体(

10、tn)拗口令(o) 三缄其口(jin)D称职(chn) 谄媚(chn)一刹那(sh) 良莠不齐(yu)解析:B项,“淙”应读cn。C项,“胴”应读dn。D项,“刹”应读ch。答案: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春晚只是一台晚会,不必求全责备,也不必奢望它能够承担所有期待;它已被赋予太多角色,变得步履沉重,气喘吁吁了。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屠呦呦,一时间引发了人们对中医药的关注,然而诺贝尔奖并不能衡量中医药妙手回春的效果及其巨大潜能。这篇文章记叙了一次篮球比赛的经过,场面描写非常生动传神,借助精彩的神态、动作等描写,人物形象呼之欲出。黑心商贩为敛财无所不为。吃着香喷喷的里脊肉,你

11、能想象它有可能是廉价鸡肉“整容”而成的吗?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堪忧。一场车祸让这位阳光男孩突然成了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巨大的人生落差让他不知所以,在残疾的阴影中整整消沉了5年之久。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我和几个朋友去黄浦江边散步,看着街上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真正领略到了上海目眩神迷的佳节盛景。A BC D解析: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符合语境。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用来形容中医药不恰当。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符合语境。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符合语境。不知所以:指不知道为什么

12、会是这样。应改为“不知所措”。目眩神迷: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一般与“令人”连用。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本次参赛的微小说充满了亲情、友情、正义、善良、正能量,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艺术地表达了人生思考,让读者从字里行间体会到幸福的味道。B千百年来,苏州人在享受着伍子胥、白居易等先贤名流造城、护城的成果时,一刻也没有忘记将老祖宗留下的这份家业传承和保护下去。C某省从今年起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且要通过招生考试政策拓宽足球人才成长通道,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D在技术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不断加速的时代,企业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在不得已时甚至不惜断腕

13、求生。解析:A项并列不当,“正能量”包括“正义、善良”,不能并列。B项语序不当,“保护”是“传承”的基础,应改为“保护和传承”。C项成分残缺,应在“足球联赛”后加上“机制”。答案:D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更要用人生的尺度。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ABC D解析:是总起句,放在开头;必在后面,必在后面。答案:A二、迁移发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谈学问的功用一般

14、人常埋怨现在青年对于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个人任教的经验说,我也有这样的观感。平心而论,这大半要归咎我们“教书人”。把学问看成“读书”,这一个错误的观念。如果不全是我们养成的,至少我们未曾设法纠正,而且我们自己又没有好生学问,给青年学子树一个榜样,激励他们的志气,提起他们的兴趣。此外,社会上一般人对于学问的性质和功用所存在的误解也不无关系。近代西方学者常把纯理论的学问和应用的学问分开,以为治应用的学问是有所为而为,治纯理论的学问是无所为而为。他们怕学问全落到应用一条窄路上,常设法替无所为而为的学问辩护,说它虽“无用”,却可满足人类的求知欲。这种用心很可佩服,而措词却不甚正确。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

15、,世间绝没有一种学问无用,不过“用”的意义有广狭之别。学得一种学问,就可以有一种技能,拿它来应用于实际事业,如学得数学几何三角就可以去算账、测量、建筑、制造机械,这是最正常的“用”字的狭义。学得一点知识技能,就能混得一种资格,可以谋一个职业,解决饭碗问题,这是功利主义的“用”字的狭义。但是学问的功用并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学问的最大功用并不在此。心理学者研究智力,有普通智力和特殊智力的分别:古人和今人品题人物,都有通才和专才的分别。学问的功用也可以说有“通”有“专”。治数学即应用于计算数量,这是学问的专用;治数学而变成一个思想缜密、性格和谐、善于立身处世的人,这是学问的通用。学问在实际上确有这种通用。就智慧说,学问是训练思想的工具。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定知识丰富,思想敏锐,洞达事理;处任何环境,知道把握纲要,分析条理,解决困难。就性格说,学问是道德修养的途径。苏格拉底说得好:“知识即德行。”世间许多罪恶都起于愚昧,如果真正彻底明了一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