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训练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773088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文言文训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升初文言文训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升初文言文训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升初文言文训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升初文言文训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升初文言文训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文言文训练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升初文言文训练一、执竿入城(15分)鲁有执长竿入城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执: (2)俄: (3)遂: (4)之: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译文:3“执长竿入城门者”和“老父”各是什么样的的人?请简要概括出他们的特点。(4分)(1)执长竿入门者:(2)老父:4你从这段文字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2分)5如果你在场,你会怎样帮助这位“执长竿者”?(2分)二、(2012成外)拔树凿井(15分)伊犁

2、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如果)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注解:伊犁:地名,在今新疆境内。佐领:清朝八旗兵的官名。1下列“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A西出阳关无故人() B低头思故乡(静夜思)C故草木不生 D依然如故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你认为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B伊犁城的位置在沙漠当中。C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D佐领聪明多端,领导人们在沙漠中探出了水井。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故草木不生: 苟其下无水:

3、树安得活: 果皆得泉: 皆汲水于河:4翻译句子。(4分)(1)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无下水,树安得活?(2)皆汲水于河,往返甚劳。5从“多老树”到“可以凿井”是怎样的一个推理过程?用自己的话简单地分析。(2分)6请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3分) 三、(2015绵阳东辰预备年级)公德(17分)公德者,心不私于一己,凡所举动,必为公众计也。陈了翁与家人会食,食已,每举一语,令家人答。一日,问曰:“并坐不横肱,何也?”其孙女年方七岁,答曰:“恐妨同坐者。”注释:肱gong 胳膊1、解释带点词的意思。(8分)(1)必为公众计也: (2)并坐不横肱:(3)食已: (4)其孙女年

4、方七岁:2、翻译(6分)(1)公德者,心不私于一己,凡所举动,必为公众计也。(2)其孙女年方七岁,答曰:“恐妨同坐者。”3、文中划“ ”的句子属于什么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小女孩怎样的品德?(3分)4、什么是公德?(用文中原句作答)(2分)四、(2015绵阳东辰一年级)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形状像头牛,紫红色,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果实有硬壳仕:做官。亦:也。1解释下列加点

5、的词(4分)(1)并壳入口: (2)其人自护其短: (3)欲以去热也: (4)生于水中而曰土产:2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6分)(1)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2)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3、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道理?(2分)五、(2016绵阳东辰预备年级)勿窥私书(9分)蓝、项二君,相善也。蓝过项,不遇。见案上有项致友书,取而读之,未竟而项至。谓蓝曰:“人之私书,何与君事。” 蓝曰:“事无不可对人言者,尔我至交,又何秘焉?”项曰:“不然,人心不同,如其面焉。且书信秘密,为文明国之通例。窃窥私书,不特有损道德,亦法律所不许也。”蓝大惭,急谢过。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4

6、分)善:A亲善,有好;B善于,擅长 (1)相善也 ( )过:A过错,过失;B拜访,探望 (2)蓝过项 ( )致:A送给,交给;B表达,表示 (3)致友书 ( )竟:A终究,终于;B完毕,结束 (4)未竟而项至 ( )2翻译划线句子。3简答:为什么不能未经允许偷看别人的私信?(3分)六诗歌鉴赏 (8分)咏柳贺知章(唐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优美画面。(4分)2“不知细叶谁裁出”中的“裁”字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说说其妙处。七 (2016绵阳东辰初一年年级)铸砚示志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

7、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卒以进士及第。1下面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常临鉴自奇 鉴:镜子B屡举进士 举:推举C试官恶其姓 恶:厌恶D卒以进士及第 卒:终于2下面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桑维翰经常照镜子,并为自己“身短而长”的相貌感到自卑,可见他心胸并不豁达。B 面对屡次的科举挫折,桑维翰并不气馁,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有志气,有毅力的人。C 试官不以才选人,仅因“恶其姓”而“不取”,足见试官的昏庸和当朝选拔制度的黑暗。D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立世,贵在立志,

8、贵在勤勉,只要积极进取,就能有所作为的。3翻译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八、(2016 绵阳东辰初一年级)犬人(11分)有一妇人,中年得子,视若掌珍。凡诸百事,均不使为。及志弱冠,衣食起居须人料理,如襁褓然。或有老者,劝妇人曰:“当教使言语。”妇人答曰:“我在,彼何必言。”或有邻居,劝妇人曰:“当教使自理。”妇人答曰:“我在,彼何须自理。”乃妇谢世,子一无所能,日与犬匍匐于门乞食。人名之曰:犬人。注释:弱冠:男子二十岁 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婴儿 1解释下列带点的词语。均不使为( ) 及志弱冠 ( )如襁褓然( )人名之曰( )2用现代汉语翻译划横的句子(4分)乃妇谢世,子一无所能,日与犬匍匐于门乞食

9、3、请分别从妇人和犬人角度说说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发。(4分)妇人角度:犬人角度:九、(2015 绵阳东辰初一年级)(10分)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注释: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之:动词,注,到 用:资用,即路费。御者:驾车的徒夫。1.解释下点加点的词语。(3分)吾欲之楚( ) 将奚为北面( ) 吾马良( )2、成语 出自本文,比喻 。(3分)3、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3分) 勿以

10、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译:十、(2015 绵阳东辰初一年级)父善游(7分)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j)急: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bi)矣。注释:遽急:立即。 任:对待。悖:违背常理,错误。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正确义项(3分)(1)父善游( )A善良,慈善 B熟悉 C擅长,长于 D容易,易于(2)见人方引婴儿( )A方向,方位 B正,正在 C方法,计策 D才,刚刚(3)人问其故( )A事情,事故 B所以,因此 C故意,有意 D缘故,原因2、选出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故事中的过江

11、之人,做事违背了仁义道德,所以应该遭到谴责,B、生活中,凡是都应该三思后行,不能鲁莽轻率,否则后果严重。C、过江之人不能把婴儿等同于父亲,而是应该具问题具体分析D、孩子的父亲善游,孩子长大也可能善游,但不能把可能当作必然3、翻译下面句子的大意。(2分)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十一、(2014.绵阳东辰初一年级)人之一生(9分)人这一生,犹一岁之四时乎。春风和煦,草木萌动,一童子之活波也。夏雨时行,草木畅茂,一壮年之发达也。秋冬渐寒,草木零落,则由壮而老,由老而衰矣。然冬尽春来,循环不已,人则老者不可复壮,壮者不可复少也。语曰:“时乎时乎不再来。”愿我少年共识之。1用“”选出带点字在句中的意

12、思。(2分)(1)然冬尽春来 完 死亡 用力完成(2)循环不已 停止 己经 后来 太,过2朗读下列句子应该怎样停顿?请用“/”标出来。春风和煦,草木萌动,一童子之活波也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2分)(1)夏雨时行,草木畅茂,一壮年之发达也。( ) (2)语曰,“时乎时乎不再来。”(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反问 E 引用4用自己的的话谈谈你对“人则老者不可复壮,壮者不可复少也”这个句子的理解(3分)5用“ ” 画出短文的中心句。(1分)十二、(2014绵阳外国语)螳螂捕蝉(9分)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1文中的三个“其”分别指 -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