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五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8讲(上)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976625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五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8讲(上)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五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8讲(上)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五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8讲(上)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五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8讲(上)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五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8讲(上)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五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8讲(上)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导学浙江选考大一轮精讲精讲义:专题五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第18讲(上)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考试要求:(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b);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b);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c)。(2)走向世界大战: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c);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过程(d)。(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与标志(b);波兰、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b);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b)。(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c);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意义(c)。(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及其意义(c)。(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瓜岛战役、意大利投降、库尔斯克会战、诺曼底战役及其影响(c);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公告及其主要内容(c);德国、日本法西斯的投降(b)。(7)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影响:德、日法西斯犯下的主要暴行(b);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c)。(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与大战的爆发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

3、发的社会根源和主要影响(b)1社会根源(1)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2)市场供需矛盾:一方面市场的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美国国内贫富差距过大,社会购买力弱。(3)投机狂热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主要影响(1)经济: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使经济萧条;社会资源极大浪费。(2)政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从局部看: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出现了群众运动;法西斯乘机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从整体看: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资本主义国家为转嫁危机,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大量输出商品,加深了它们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世界市

4、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二)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原因、经过(b)1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原因历史原因:具有专制主义、军国主义传统;掠夺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化了德意志的民族复仇情绪。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国内矛盾尖锐,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德国极右翼势力趁机抬头。直接原因: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煽动民族主义情绪。(2)经过1932年,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党。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政府总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国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原因:国内市场

5、狭小,受经济危机打击严重,经济基础薄弱;日本法西斯乘机而起,影响最大的是军部。(2)经过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1937年,近卫文麿上台组阁,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三)比较德、日两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c)德国日本相同点(1)历史传统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2)都受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限制(3)直接原因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不同点上台方式通过议会选举的合法途径军部法西斯化发展过程先上台再扩张先扩张再上台二、走向世界大战(一)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c)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

6、法、美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要求。1主要表现(1)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联纵容日本侵占东北。(2)在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问题上,国联虽对意大利进行了某些制裁,但英法却听任意大利舰船通过苏伊士运河,向埃塞俄比亚运送部队和物资。(3)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1936年西班牙内战,英法实行“不干涉”政策,美国实行“中立”政策。(4)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英法没有抗议。(5)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共同制造“慕尼黑阴谋”,至此绥靖政策达到顶峰。(6)二战爆发后,英法对德“宣而不战”绥靖政策在战时的

7、延续。2影响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国家的实力;导致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失败;暴露了英法的虚伪,作茧自缚,导致集体安全落空;加速了二战的爆发。3历史教训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各国应该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世界大国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c)1时间1939年8月。2主要内容(1)双方互不使用武力。(2)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对象时,另一方不向第三国提供任何援助。(3)缔约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的任何国家集团。3后果(1)为苏联赢得备战时间。(2)英法等国的“祸水东引”阴谋失败。(3)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4)加速二战的爆发。

8、(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过程(d)1原因(1)经济危机的影响。(2)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3)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失败。(4)大国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2过程时间事件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进行侵华战争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国出兵莱茵非军事区;德意法西斯干涉西班牙内战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9月,德国割占苏台德等地区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1

9、二战的背景2德、日与美国解决经济危机采取的不同方式及原因德、日美国方式同国家干预经济异建立法西斯政权实行罗斯福新政原因历史原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有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美国成立之初建立的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体,具有民主传统经济因素德、日经济实力比美国弱,只有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才能复苏经济经济实力雄厚,可以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缓和危机国际因素德国受凡尔赛体系严厉制裁,日本受华盛顿体系遏制,德、日急于打破这一体系美国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受益国,不想破坏现有秩序个人原因德国有代表法西斯势力的希特勒,日本军部有许多军国主义者美国总统罗斯福代表资产阶级民主势力,要维护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制度3

10、.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与实质(1)原因:英、法等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大大削弱,不愿与法西斯国家正面交锋。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英、法社会动荡,两国不想引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英、法等国国内兴起了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英、法等国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本能仇恨和对弱小国家的蔑视。希特勒以反苏的假象,投英、法等国之所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国的过分惩罚使英、法产生了负罪感。(2)实质:为了保全自己,意图避免与法西斯国家直接冲突,不惜牺牲一些小国的利益,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地将祸水东引,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苏联。4第二次世

11、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二战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3)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蓄意发动侵略战争是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主要原因。(4)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美国推行中立自保政策,苏联避战自保,客观上促进了大战的爆发。1(20184月浙江选考,21)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A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B慕尼黑协定

12、签订C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D美国出台中立法案答案B解析解读题干材料可知,丘吉尔反对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法西斯在欧洲逐步扩大侵略战争,1938年9月英、法、意、德四国首脑举行慕尼黑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署把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是法国的盟国,与材料中丘吉尔所说“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相吻合,故选项B符合题意。2(20174月浙江选考)大数据分析为历史认识提供了新的方法。下图所示为德国在18201870年、18701913年、19131950年、19501973年四个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结合所学分析判断,

13、反映19131950年经济增长情况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19131950年,德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变成一片废墟和萧条,属于此时期。3(20174月浙江选考)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战评述某一历史事件: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以为这样就会填饱纳粹那帮家伙贪婪无止境的肚皮。但是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该历史事件是()A德国吞并奥地利B慕尼黑协定的达成C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答案B解析“转年大战还是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所以该事件发生在1938年,“一些大国为了自保平安,竟出卖了小国主权”,结合上述信息,可知

14、该事件是指慕尼黑协定的达成,故选B项。4(20164月浙江选考)1938年9月,在盖洛普舆论学会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有34%的美国人赞同向英法出售军火,其余绝大多数人则表示反对;而1939年4月进行的民意测验则表明,有66%的美国人赞成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对这一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民众的参战热情越来越高涨B二战的全面爆发逐渐改变了美国的“中立”政策C美国提出的“先欧后亚”战略有利于英法得到援助D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使美国民众的孤立主义态度逐渐改变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38年9月和1939年4月美国向英法出售战争物资的民意调查。A项不符合题意;二战的全面爆发是在1939年9月,B项错误;美国提出“先欧后亚”战略是在1941年,C项错误。故选D项。观点1英国绥靖政策纵容了德国侵略野心材料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斗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重大的问题。1938年9月27日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广播演说问题:材料体现了英国怎样的对外政策?与二战爆发有何关联?答案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观点2中国抗战与世界时局的关系材料1938年7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室曾对中国抗战将面临的国际形势做过预测。苏俄不会单独出兵;英国将在远东进行妥协外交;美国不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