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原文翻译与讲解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4027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原文翻译与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原文翻译与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原文翻译与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原文翻译与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原文翻译与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原文翻译与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原文翻译与讲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作者】佚名【朝代】先秦译文对照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

2、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标签:译文注释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

3、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本篇以颜渊为题,记载孔门师生问答之事。颜渊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孔门弟子72贤人中最优秀的一位,孔子把颜渊视为子、视为友,甚或视为师。孔子把自己一生的希望,身后道与志的传承都

4、寄望在了颜渊身上。怎奈天意不随人愿,颜渊却死在了孔子的前面。所以,面对颜渊的死,孔子呼天抢地,悲喊老天绝我。足见颜渊与孔子之间,精神与心灵是可以呼应与共振的,所以,颜渊的思想就为接近孔子的全部思想体系。体现了孔子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其问答内容是问仁、问政、问人格修养、问道德修养,师生之间问答之外,兼有同学之间的问答与交流。【原文】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他:严格要求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就是仁。一旦做到克己复

5、礼,天下就回到仁上了。修养仁德靠自己,难道还能依靠别人吗?颜渊接着问:请问实践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告诉他说:不符合礼制的东西不看,不符合礼制的信息不听,不符合礼制的话不说,不符合礼制的事情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我一定照着您的话去做。【解读】这一章师生对话体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仁,颜渊是孔子最为赏识的学生,孔子与他谈论的仁要求极高,这既是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因为颜渊这个人可以达到。读此章文字,我的感慨极深,在校园里经常见到一些大学生聚在寝室看黄色影碟,这些人因此想入非非,不思进取,荒废了学业。为此,我很为他们苦恼。在一些家庭之中,也常见一些父母急于让孩子成为了不起的人,督促孩子学习达不到目标

6、时,也是口不择言,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终于想明白了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因此,无论是谁都应该谨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能做到这些,也就足可以是自己无大过了。问题是要懂得知礼,知道什么是礼的要求,这要靠学习和修养才能做到,难怪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原文】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告诉他:出门在外要像接见贵宾那样敬慎,治理百姓要像承担重大祭祀那样严肃谨慎。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在朝廷和家族中都不会招致怨恨。仲弓说

7、:我虽然不聪明,但我一定照着您的话做。【解读】仲弓,姓冉,名雍,字仲弓。孔子认为他有南面称王之才,可见仲弓长于做官。孔子针对他的这一性格特点,告诉他仁是什么样。与回答颜回的同样问题不一样,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原文】12.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译文】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厚的人,说话的时候语气平和。司马牛又问:说话的时候语气平和,这就是仁厚吗?孔子说:做到这一点很难,说话得当不就是语气平和吗?【解读】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宋国人,他的哥哥就是司马桓。这是我个人对这句话的解读,我的解读来源于我的人生经

8、历话亲身体悟。关于讱的解读,很多大家的看法,都把它解读为迟钝惑谨慎,我个人感觉这样的解释非常的不妥,从常情常理来推断古代的仁者一定是富于智慧的人,他们安详平静、波澜不惊,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迟钝,既然富于智慧,就该看清世间的一切真相,又何须谨慎。这是我质疑他人解读的问题出发点。事情经历多了,我后来忽然领悟到,讱就应该是无论什么时候都能说话语气平和,不怒不怨不牢骚,这才是讱的本意。我常想无论什么时候,面对什么人都能心境平和的谈论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人一定就是一个修养极高的人。仁者就是有极高修养的人。我们常在生活中看到,有相当多的人只要张口说话就会伤人,甚至是话未出口就已经伤人了,怎么想这样的人都不能是

9、仁者。还有些人总是对生活少不了抱怨,有些人总是对生活不满意,牢骚满腹,这样的人总是看到外部世界的不和谐,很少看到自己内在的不和谐,更是很少想到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我们能说这样的人是仁者吗?我常常告诫身边有志于仕途的学生, 牢骚是仕途的大忌,我也常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有怀才不遇之感。今天再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牢骚者、怀才不遇者还真都大多是有一些本事的人,他们都对外在的世界有一个超越常人的认识,因为外在的世界运行结果没有满足他自己的欲望,所以才牢骚满腹,才抱怨不断。实际上,就没有想过调整自己,没有想过对自我的内在认识存在不足。调整自己的内在世界让自己与外在的世界保持一种平衡与和谐,还会有牢骚和抱怨

10、吗?有的时候,人与外在的世界和人难免会发生冲突,不管你的地位多高、财富多多、年龄多大,都不能保证这个世界就与你的心愿保持一致。这种冲突之下,怎么办?改变自己呀,管不了别人的时候我们可以管自己啊,改变不了别人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这样不就使问题和冲突得到化解了吗?有一句话很好,那就是山不过来我过去,大概这句话要告诉世人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再看那些的道高僧、菩萨、佛,还有工作中那些高官,哪一个不是极有涵养的人,这些人说话很少让人看到他会动怒,即便是面对敌人也是语言祥静平和。这就是孔子的讱,能做到这样的仞,就是仁者的表现。说到这里,我们猜想司马牛这个人应该是一个满腹牢骚的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就记载司马

11、牛言多而躁。孔子正是正对他性格中的这方面不足,提醒他要学会少说话,少发牢骚。【原文】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译文】司马牛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孔子告诉他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又问:不忧愁不畏惧,就是君子了吗?孔子说:在内心不断反省自己,没有任何愧疚和悔恨,还会有什么忧愁和畏惧呢?【解读】这一章孔子回答司马牛什么是君子。也是针对司马牛的性格特点和所处的当时情境。【原文】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译文】

12、司马牛忧虑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死生由命运主宰,富贵全在天意。君子做事严谨认真不出差错,与人交往恭敬合乎礼节,普天之下就到处都是兄弟。君子又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解读】说苑杂言记载孔子说:敏其行,修其礼,千里之外,亲如兄弟;若行不敏,礼不合,对门不通矣。知天命,重人伦,敏行修礼,何患无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原文】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zn),肤受之愬(s),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译文】子张问什么是明。孔子说:如水浸润一样的谗言,切肤之痛的诬告,在你这里都行不通,你就称得上明了。如水浸润一样的谗言,切肤之痛的诬

13、告,在你这里都行不通,这可以就叫有远见了。【解读】子张所问之明,有佛教中所谓的明的味道,是明察秋毫的明,明白的明,是心明。凡事做到明,就必须要具有大局眼光,有限的眼光是很难做到真明的。所以能够做到明的人,也就是有远见的人。【原文】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译文】子贡问如何治理好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实,取信于民。子贡又问迫不得已去掉一项,这三者哪一个先去掉?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再问:迫不得已去掉一项,剩下的这两项哪一个先去掉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

14、古以来,人都要死。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国家就站不住了。【解读】这一章中有这样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个是儒家思想中的诚信问题,孔子把它看做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这是精神层面的问题,无论对人的个体生命还是集体的大生命都不能无信。这一点属于信仰层面的东西,没有它人与社会就会失去秩序,就会彻底乱套。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孔子的教学特点。子贡聪明伶俐,一步一步追问,孔子从容不迫、有理有据地回答。【原文】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ku)犹犬羊之鞟。【译文】棘子成说:君子本质好就可以了,还要那些表面的礼节干吗?子贡说:可惜呀!您

15、这样解释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形式如同本质一样重要,本质如同形式一样重要。如果去掉毛色花纹,虎豹的皮就和犬羊的皮一样了。【解读】这一章节探讨的是内容与形式,质与文的关系。棘子成是卫国的大夫。棘子成重质轻文,也就是注重本质看轻形式。子贡则是质文兼备,认为外在与内在一样重要。这样的看法基本与孔子的主张一致。如,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篇)在文质不可兼备的情况下,孔子主张重质轻文。如,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篇)【原文】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译文】鲁哀公问又若:饥荒之年,用度不足,怎么办?有若回答说:施行彻的税法怎么样?鲁哀公说:十分抽二的税法,我还不够用,怎么能用十分抽一的税法呢?有若回答说:百姓充足,您怎么还会不充足?如果百姓不充足,您又怎么会充足?【解读】有若,即有子,姓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