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虽有佳肴教学设计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3990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虽有佳肴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虽有佳肴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虽有佳肴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虽有佳肴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虽有佳肴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虽有佳肴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虽有佳肴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虽有嘉肴教学设计 长庆中学 晋波一、教材分析虽有嘉肴是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最后一篇文章,也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第三篇文言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对生活的思考、感悟与对美好人生的礼赞,前面几篇文章分别利用叙事或抒情的方式阐述了人生感悟,这篇文章从学习的角度理性思考人生的意义。文章选自礼记学记,主要讨论教与学的关系。开头运用类比的手法,从“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引申到“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一个人只有学习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而教授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知识的浅陋,这样才会反过来不断地钻研、提高。最后得

2、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言简意赅,浅显易懂。二、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熟读并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文句,理解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3、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自己的学习。三、重点难点重点: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难点:在生活中理解教学相长的道理。四、教学方法朗读领悟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1、古人常读的四书五经指的是什么书?明确:“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设计意图】利用问题导入,为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资料链接,了解礼记学记的有关知识。明确:礼记,又

3、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由西汉戴圣编撰。学记,是礼记中的名篇,是我国最早的教育活动论著,书中阐述的一些教育教学规律、经验,至今仍有重要意义。虽有佳肴就是其中论述教与学关系的经典之作。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虽有嘉肴,探讨一下教与学的关系。【设计意图】3、 目标展示【设计意图】(2) 朗读课文品美韵 1、预习检测正字音 嘉肴(yo) 自强(qing) 兑( yu )命 学( xio )学半 教(jio)学相长(zhng) 2、学习文言文,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读通句读,虽然文章已经有了标点,不过有些句子之间还需要再次停顿,请仿照示例,听范读,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4、示例: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明确: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3、品读语句,感悟诗韵。明确:句式整齐,两两相对,读来朗朗上口 4、朗读课文品美韵。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语气,节奏鲜明。 【设计意图】朗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朗读可以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体会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刚刚开始教文言文朗读要教会学生拉长语调,将停顿的地方表现出来。(三)解读文本 要求及步骤: 、

5、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解释彩色字词;(自学组内质疑解难)(31分钟) 、随机抽取若干位同学汇报学习收获。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1)解释重点实词虚词 虽:即使;食:其:它的;善:好处翻译句子:即使有美味的食物,不品尝,不知道它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不知道它的好处。(2)问题探究:文章开篇由“虽有佳肴”有何作用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 例句示例: 虽有异香,弗闻,不知其妙也; 虽有万卷书,弗读,不知其道也。【设计意

6、图】问题探究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类比推理以及作用,为了让学生了解的更清楚些,还举了两个句例。2.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解释重点字词 长:促进翻译句子:所以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之后才会知道自己有不理解的地方。知道了不足,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的。”(2)请大家完成下面的填空,用箭头表示“教”与“学”的促进方向。 学( )( ) 教( )( )学习让我们发现自己不足,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反”,“自反”指反省自己,反省自己之后呢?对,坚持学习;当“教”遇

7、到理解不了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强”,“自强”的意思是自我勉励,勉励之后又该怎么办呢?对,还是回到学习中去。所以对于“教”与“学”的关系我们可以整理为:学习让我们懂得更多,学后我们就可以教;当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要返回来再次学习;教的过程中我们也会收获很多,这实际上也是学的过程;当教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勉励自己,重新回到学习中来。 学( 不足 )( 自反 ) 教( 困 )( 自强 )(3) 说说自己身边“教”和“学”的故事。教师分享故事:事例一、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平时教你们知识,不过有时候同学们的精妙回答也会提醒老师,让老师拓宽思路,这就是老师在教你们的同时也学到了方法。事例二

8、、老师平常为了教好大家,上课之前要备课。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状况,当我教遇到困惑的时候,我还是回到学习中去,借助其他人的力量完成教的任务。【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学习的难点,所以设置两个活动来强化,第一个活动是理论上的理解,用直观的方式画出“教”与“学”的关系;第二个活动是将这种关系生活化,带到自己身边来,通过列举事例也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教”与“学”的关系。分享的事例分别从一个人和两个人的角度来阐释“教”与“学”,具有代表性。 (3)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句话中“学”(xio)与“学(xu)”其实就是一个字?为什么会这样呢?请看下面两个字。比较这两个字的不同。明确:这是说文解字中

9、“教”与“学”的写法。前面这个是“教”,后面这个是“学”,不难发现这两个字的写法非常相似。其中表示算筹,指的是孩童,表示手持鞭子、棍杖。学字多了几个形状: 像爪一样,表示的是手,突出“手把手”教的含义, 即庐,表示房屋。 其实教与学在古文中属于异体字,即音义完全相同,是一个字的两种写法。也就是说,教与学原本在古文中意思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做出这样的理解:我在教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学习,所以教是学的一部分。【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主要是加深学生对教与学的理解,通过构字来讲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古文知识。3.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明确第一个学的读音(xio)、

10、含义(教),明确“其乎?”的意思(大概吧?“翻译句子:兑命说:教别人也是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2)课文结尾引用兑命的语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用论证。短文阐述了中心观点“教学相长” ,再引用古代名言,来强调和强化自己“教学相长”的观点。(4) 指导背诵1、 本文先以“嘉肴”与“至道”作比,请背诵第一句。引入教与学的关系论述。背第二三句。说明了教学相长的道理。背诵第四句。最后引用兑命中的话进一步印证这个道理。背第五、六句。2、总结背诵法1、熟读成诵法;2、理解背诵法;3、关键字词串联法;3、小试牛刀:虽有 ,弗 ,不知 ;虽有 ,弗 ,不知 。是故学 ,教 。知不足 ;知困

11、, 。故曰:“ ”。兑命曰:“ ”。其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当堂落实文言阅读背诵问题,梳理文脉。尤其是从至道的学习如何转到“教”与“学”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教”是学习之后的一种分享过程。 (五)拓展延伸(备用)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君:名词作动词,统治。念:想着。 典:主。) 译文: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如一地想着要以学习为主”。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设计意图】。 结束语:如果说学是一支红烛,那教只是红烛上的火苗;如果说学是一只春蚕,那教只是春蚕嘴里吐出的一根丝线。学是整个人生的常态,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我,才能有更多的感想与别人分享。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珍惜少年时。少年是学习的大好时光,我们要静下心来,不断学习,不断反省。(六)作业布置1、巩固背诵课文2、积累关于学习方法的名言;七、板书设计 学( 不足 )( 自反 ) 教( 困 )( 自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