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 教案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3873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智取生辰纲 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刘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作品水浒传,理清课文思路,了解作品的双线叙事线索的结构艺术及人物关系。2.具体分析“智押”及“智取”,认识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形象特点,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围绕“智”字分析双方是怎样斗智斗勇的。2.小组合作分析“智押”及“智取”,认识杨志和晁盖、吴用等人的形象特点,掌握设置矛盾冲突刻画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作者通过人物描写手法,环境烘托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塑造人物形象。教学难点:从课文中找出描

2、写杨志言行的语句,并据此分析杨志的性格特征。教学方法:1、引导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节选部分之前的有关杨志的故事情节,尤其是要熟悉课文节选部分的内容,突破教学难点。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水浒人物的图片和充满英雄气概的好汉歌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感知人物形象。3、合作探究法:以小组的方式,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分析杨志的“智”及人物形象,落实教学重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共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是一张纪念邮票。一般邮票都纪念什么人?(出示“纪念智取生辰纲的邮票”的幻灯片)而这张邮票纪念的却是七百年前的一场抢劫诈骗案。其涉案金额之大,参与人数之多,作案手

3、段之奇,堪称一时之绝。然而奇怪的是,七百年过去了,当初的主谋依然还得到人们的称颂,参与的案犯也还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今天,我们把这件案子再翻出来看个明白,探个究竟,这其中到底是为什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智取生辰纲,这篇文章选自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二出示学习目标俗话说得好,有了目标才有了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同学们一起朗读本课的学习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智谋的体现。2.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三、字词检测下面让我们一通解决本课中出现的较难的、重点的读音、字义。四、预习检测1.上课之前老师已经让大家与洗过本文,下面呢老师将向大

4、家提出几个小问题:(1)什么是生辰纲?明确: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2)为什么要截取生辰纲呢?明确:都是百姓的血汗钱, 搜刮来的不义之财。2.“生辰纲”是谁押送的?吴用七人截取“生辰纲”又何而起?咱们先来看看这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课件补充,请一位学生读一下:杨志本是“三代将门之后”,原“指望把一身本事,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不想命运多舛,奉命押送花石纲在黄河翻了船,逃难远避。后被赦,在东京用财物打点,想官复原职,被高俅赶出。穷困得变卖祖传宝刀时遇见泼皮牛二挑衅,盛气之下,杀死牛二,投案自首,发配大名府充军。后得到梁中书抬举,在校场比武获胜,升任管军提辖使,“

5、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并接下押运生辰纲上东京的重任。风声传出,刘唐与晁盖商议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七条好汉齐心协力夺取这批珠宝,并定下智取之计。于是故事开始了)五、整体感知1.知道了故事的前情,回到本文,晁盖、吴用等人如何智取生辰纲,杨志等人有时如何押送生辰纲,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并完成下面的问题,时间45分钟:找出小说中的要素: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画出文章中的环境描写的句子,例如:天气、地点等标记出文章中每个人物描写的句子段落,进行归类。2.想要智断这场“劫案”,我们先要梳理各个要素,请同学们说一说。作案时间:作案地点: 作案人:被害人: 作案动机:

6、 作案过程: 作案结果: 明确:作案时间:六月初四红日当天,大热作案地点:黄泥冈的密松林间作案人:吴用等八人被害人:杨志等十五人作案动机:劫取生辰纲作案过程:引诱杨志等十五人买酒,用蒙汗药放倒他们,劫走生辰纲。作案结果:生辰纲被吴用等人劫取。3.利用以上要素,用一句话简要的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指导:人+(情况)事+结果)参考:叙述了杨志受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晁盖、吴用等夺取的经过。六、精彩品析1.“智取生辰纲”中的“智”是什么意思?明确:智慧、智谋。2.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不仅仅是吴用一行人利用自己的智谋获取了生辰纲,同样押送生辰纲的杨志何尝不也是费

7、劲心思的力保生辰纲呢?读完本文后你认为吴用和杨志,他们的智体现在哪些方面?你更欣赏谁的“智”呢?5分钟小组讨论:前2个大组分析讨论杨志的智慧,后两个大组分析讨论晁盖、吴用等人的智慧。(小组展示)参考答案:吴用的智:A.智用天时“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此句环境描写点明天气的炎热,厢禁军背负重担,口中牢骚不断,与杨志的矛盾升级。“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此时杨志与属下的矛盾趋于白热化,同时天气炎热为后文杨志一行人在土岗子休息,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做好了铺垫。天气的炎热为接下来白胜卖酒,杨志一行人买酒做好准备,这样杨志一

8、行人才会上当。天气炎热,酷热难耐,众人背负重物,浑身无力,杨志的随从几乎没有什么反击之力,晁盖、吴用等早已守侯在此,以逸待劳。B.智用地利黄泥岗。黄泥岗方圆几里没有人家,杨志随从劳累只能在这里歇息,白胜卖酒随从只能从他身上买。松树林。松树林茂盛隐蔽,对模糊敌人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风真切情况,为下文吴用取药,下药作好了准备。C.智用矛盾杨志一行内部矛盾已达激化,这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白胜假扮卖酒人。内部不和,让晁盖、吴用等人一唱一和,相互配合,使计谋更容易实施。白胜后来挑酒在卖和不卖当中即是抓住这一矛盾而施为的。D.智用计谋晁盖等人乔装贩枣客,麻痹杨志一行。白胜挑酒故意不卖,让贩枣客买下一桶

9、,当众吃尽,以显示酒中无药,欲擒故纵,迷惑杨志一行。借付酒钱饶一瓢,在另一桶中舀酒,一人抢吃,另一人再来舀酒,麻药,蒙骗杨志一行。可谓“瞒天过海”。白胜赌气不卖,贩枣客好心调解,再次欲擒故纵,彻底麻痹杨志的警惕心理。杨志的智:智藏行踪:他不多带些兵,只有十一个厢军和两个虞候,这样可以低调行事。要求押送队伍扮装普通行商客人。杨志一行上路后,他根据不同地段,更改行路时间。杨志一行人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而净找偏僻崎岖的小径。在强人出没的黄泥冈,不允许军汉们在黄泥冈松树林内休息;后来军汉们要买酒喝,杨志又严词阻拦。3.你更欣赏谁的“智”?(学生自由发言)4.正如前面所说,无论是吴用的足智多谋、精诚团结

10、,还是杨志的殚精竭虑,绞尽脑汁,他们都为了自己的任务尽心尽力,这里我们无法断言孰是孰非。文章中出现了那么多的人物,你认为本文主要描写了谁呢?明确:杨志。5.依据同学们课前的人物描写的分类,找出对杨志人物描写的句子,并做好批注。同桌为单位2分钟讨论分享:此处是XX描写,表现了杨志的XX心理,XX感情,XX性格品质。(学生交流分享)(教师给出示范,后学生展示)示例:杨志也嗔道:“你两个好不晓事!这干系须是俺的,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这路上不是耍处!”此处是语言描写,表现了杨志希望虞侯加紧赶路,不要耽误行程。“嗔”字表现了杨志的愤怒,这句话表现了杨志的精明谨慎。请学生展示交流。参

11、考回答:杨志的性格特征:精明能干、粗暴蛮横。有关语句如: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 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杨志跳起来喝道:“那里去!且睡了,却理会!”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6.无论是杨志怎样的谨小慎微,最终的结局还是丢了生辰纲,你认为杨志痛失生辰纲的原因是什么?由此有获得了哪些经验教训呢?明确:急功近利、蛮横粗暴。急于靠功邀赏,不惜急功近利地使用任何方法,只求生辰纲不出事,有些过于小

12、心,脑筋死板,从而引发由于内部矛盾导致失败。由于自身内部的不和造成。杨志的领队方式与管理方法带来的是军汉们的抵触与不听话,导致内讧产生。由于吴用计策的高妙和无懈可击。七、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智取生辰纲,文章明暗双线并进,明线是杨志押送生辰纲,暗线是晁盖智取生辰纲,通过两队人马的斗智斗勇,让我们认识了机智聪明的晁盖、吴用等人,也认识了警惕小心的杨志,更让我们学习到做任何事不仅要有“天时”、“地利”,更要有“人和”。八作业布置本文是以杨志一行人的角度进行描写的,尝试从晁盖等人的角度改写这个故事,注意使用恰当、生动的人物描写。九板书设计1.2.3.4.5.6.7.8.9.10.11.12.13.14.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