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2471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事物的正确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 樟树三中 杨颖)1、教材分析: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聚焦创造性思维,谈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文章先用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提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2、教学设想与教学目标本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富于思辨色彩。教学本文,首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明确议论文中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论点,理清本文围绕论点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第三,

2、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其运用事实论证的写法,品味文中设问句的表达效果,培养学生的议论文阅读能力;最后,激发创造的火花,展开创造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课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积累词汇并学会运用;2、了解议论文的相关文体知识;3、了解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常会有不同结果的道理,认识本文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独辟蹊径,富于思辨色彩的特点。能力目标:1、区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理解评价作者的观点;2、把握本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情感目标:认识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鼓励学生争做一个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人。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议论文,而

3、议论文又是九年级的学习重点,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本文紧扣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以及运用事实论证的写法。教学难点是不拘泥于固有模式,学会进行创造性思维,富有创新的精神。 议论文学习又比较枯燥,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我在教授本课时,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教法,化枯燥为生动,化呆板为灵动,还课堂以活力,尽量使议论文教学多一些生机,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还记得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吗?让我们一起来背诵。(课件2 )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课件 3)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好,让我们再来看下面几幅图,说说你看到

4、了什么?(课件 4,5展示图片 )同学们的的答案都是正确的,都很合理!看来,我们认识一个事物,或解决一个问题,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答案,因而事物的正确的答案往往不止一个。(板书1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有趣的话题,请翻到13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件6)这是一篇议论文,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议论文的知识:(课件7 )二、整体感知1、下面先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快速浏览课文)。(课件 8 ),边听(看)边思考:(1)、文章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作者由此得出什么结论(观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围绕创新思维,作者提出了那几个方面的问题?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来论证?(明确:1、创造性

5、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2、是否存在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举例论证、引用论证)2、浏览感知 明确文章论述的话题:浏览13段,思考:文章开篇,从分析一个问题的答案入笔,否定哪一种思维模式?倡导哪一种思维方式?作者由此得出什么结论(观点)?(课件 9 )课件投影学法指导注意文中的关键词“模式”和“方式”的不同,以理解文段的主要意思。课件投影 否定“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倡导“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 寻找第二种答案 创造性思维可见,作者由此得出什么结论(观点)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紧扣问题理清文章的脉络课件10投影 跳读412段,思考:围绕“创新思维”,作者提出了哪几个方面

6、的问题?投影 / 学法指导二 / 注意设问句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及其作用设问是一种无疑自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有:提醒注意,引发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而后交流发言 明确:1、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2、是否存在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3、仔细琢磨分析文章的内容:(课件11)先让我们看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招不来长工,聪明的倪刚找上门去了。财主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别人不吃的东西你得吃”,二是“别人不做的活你都得做”。倪刚完全同意。中秋节,财主家人将许多肉、果供祖赏月,倪刚去将这

7、些供品吃个精光。春节那天,财主家都忙着拜年,倪刚却去门前挖了坟坑,把财主气得两眼直瞪。想一想,对财主提出的两个条件,财主和倪刚思考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倪刚具有一种什么思维能力? 那么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什么呢?请同桌之间商量一下,试着从课文中找出答案。课件12投影 轻声朗读4-8段,思考:(1)作者认为产生创新思维所必需的要素有哪些?明确:(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文中用了哪两个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事例。投影 / 学法指导三 / 概括事例的

8、方法谁做什么事?明确: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3)这属于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明确:文章举了哪两个例子,属举例论证。事实胜于雄辩,增强文章说服力,使人信服。(4)除了举例论证,文中还有什么论证方法? 请看第5段 (引用论证)师总结:这一部分,作者论述了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需的要素。你觉得你身上一具备了哪些要素?你觉得自己是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吗?你觉得咱班同学谁具备了这个要素?交流。4、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那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作者做了充分的解答。(学生交流,引出下一个环节)课件13投影 轻声朗读9-12段,思考 (1)

9、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人心态如何?各自的结果如何?投影 / 学法指导四 / 注意文中总结性语句出现的标志性词语,如“由此可见”由此看来”“总而言之”“这样”“所以”-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投影富有创造力的人缺乏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自信)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不自信)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进行自我压抑(2)所以作者得出了一个结论:区别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依据是什么?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3)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世界上有很多人因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而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能不能举例来说明一下?(课件14)例:瓦特受到“水烧开

10、后顶起壶盖”的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牛顿受到“苹果落地”的启发,创立了“万有引力”学说。所以,我们想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就应该做一个有心人。(4)总的来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齐读最后一段。(课件15)三、小结全文,理清全文论证思路。(课件16)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聚焦创造性思维,谈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开头先引用材料,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话题,确立创造性思维方式,这是提出问题。主体部分从“创造性思维必须要素”和“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分析问题。结尾部分总结出“创造性人才必备的条件”,这是解决问题。整篇文章逐层深入,结构严谨,深入

11、浅出。四、板书设计:(课件17)课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述,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课件18)你是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吗?知识是基础,活用最关键;毅力来攻关,成功在眼前。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课件19) 希望同学们努力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走出一条只属于自己的路!五、拓展训练1、(课件20)一群小学生在空地上踢球。一个孩子不小心,一球砸坏了一位长者家的窗玻璃。这个孩子跑到长者家里,当头就是一句“一块玻璃多少钱?”人们对这件事情看法不一,归纳起来有三种:(1)没有逃走,主动上门赔钱,应予以表扬;没有道歉可以原谅

12、。(2)赔钱就是认错、道歉的表现。(3)首先应该道歉,同时应该赔钱。你赞成哪一种?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各人提出自己的看法。有其他看法也可以提出来。2、(课件21)问题:一个桌面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3、拓宽眼界 出示图片课件22、23、24、25六、作业:课件26、271、例:生活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朵浪花,撞击着人类梦想的礁 生活是_, _。 请仿照例句,再写两个。2、请发挥你的想象,把下列两个图形组合成一段话。(课件28)范例:太阳公公如喝醉了酒,脸红通通的,醺醺然走向西山,挥一挥手,洒下一天的晚霞,如锦缎一样的绚烂;低一低头,又留下满山的惆怅:“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