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初中历史教学大纲v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9713274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yes初中历史教学大纲v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yes初中历史教学大纲v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yes初中历史教学大纲v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yes初中历史教学大纲v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yes初中历史教学大纲v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yes初中历史教学大纲v》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yes初中历史教学大纲v(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教学大纲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要点 一、原始时代 1我国最早的人类 2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 3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二、夏、商、西周 1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2商朝的建立与繁荣 3西周的兴衰 三、春秋、战国的纷争 1“春秋五霸” 2“战国七雄” 3商鞅变法 4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先秦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2文字 3诸子百家 (1)老子和孔子(2)百家争鸣 4文学艺术 (1)诗经和楚辞(2)青铜艺术(3)音乐 五、秦的统一 1秦统一六国 2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朝的灭亡 六、西汉的强盛 1楚汉战争与西汉的建立 2汉初的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 3汉武帝的“大一

2、统” 4王莽改制及其失败 七、东汉的兴衰 1“光武中兴” 2外戚、宦官专权与东汉的衰亡 八、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1匈奴的兴起和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2汉通西域 3“丝绸之路” 4秦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九、秦汉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数学和医学 (2)张衡与地动仪 (3)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2宗教和哲学 (1)佛教的传入 (2)道教的出现 (3)王充与论衡 3史学、文学和艺术 (1)司马迁与史记 (2)乐府诗 (3)秦兵马俑 十、三国和两晋 1三国鼎立 2、西晋的统一与匈奴等族的内迁 3十六国与东晋 4淝水之战 十一、南朝和北朝 1南朝的政治 2江南地区的开发 3北魏孝文

3、帝的改革与民族融合 十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圆周率(2)水经注(3)齐民要术 2宗教和哲学 (1)佛教的盛行 (2)范缜与神灭论 3文学和艺术 (1)建安诗人和陶渊明 (2)王羲之和顾恺之 (3)石窟艺术 十三、隋朝的统一 1隋文帝和“开皇之治” 2大运河的开凿 3隋朝的灭亡 十四、唐朝的繁盛及衰亡 1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2经济的繁荣 3边疆各族的发展及其与唐朝的关系 4对外交流的发展 5安史之乱和唐朝的衰亡 十五、隋唐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赵州桥(2)雕版印刷术 (3)子午线的测量(4)医药学 2文学艺术 (1)唐诗与散文 (2)书法和绘画 (

4、3)敦煌莫高窟 十六、辽、宋、夏、金 1五代十国和北宋的建立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和王安石变法 3契丹、党项、女真的兴起及其与北宋的关系 4金和南宋的对峙 5经济的发展 十七、元朝的政治和经济 1蒙古的兴起 2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3元朝的社会经济 4元朝的中外交流 十八、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2)沈括和郭守敬 2史学、文学和艺术 (1)可马光与资治通鉴(2)宋词和元曲 (3)绘画 十九、明朝的政治和经济 1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2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3边疆民族的发展和明朝的对外关系 4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入关 二十、清朝

5、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1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康乾盛世” 3封建专制的统治 4闭关锁国政策 二十一、明、清前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1)本草纲目(2)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 2进步的思想家 3图书的编纂 4文学艺术 (1)明清小说(2)戏剧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概述 中国近现代史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包括清朝后期、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的历史。 (一)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鸦片战争激化了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

6、矛盾,中国人民由此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洪秀全等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这场运动失败了。 (二)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有识之士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对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起了瓦解作用,同时又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中期,中国先后出现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三)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扩张使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1883年和1894年,先

7、后爆发了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四)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形势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他们希望中国独立富强,发展资本主义,实现君主立宪制。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维新变法运动遭致失败。 义和团运动是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五)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的成

8、立,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迅速发展。 清政府被迫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没能挽救其统治危机。1911年的武昌起义,得到全国响应。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灭亡。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封建军阀袁世凯攫取。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肆意践踏民主共和制度,公然恢复君主专制统治。对此,革命党人相继发动了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 袁世凯死后,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控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中

9、国无产阶级队伍得以壮大。 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对中国人民起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八)192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随后,中国共产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开展工农运动,发动国民革命,举行北伐战争。国民革命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0、。 在国民革命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蒋介石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背叛革命,于1927年发动“四一二”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1927年7月,汪精卫宣布“分共”。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九)“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动“二次北伐”。同年底,张学良发表“易帜”通电,表示服从国民政府领导。至此,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的统一。但是,国民党各派新军阀之间仍然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混战不已,中国人民的灾难更加深重。 (十)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建立中华苏维埃政权,粉

11、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围剿”。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红军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十一)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十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大举进攻中国。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发动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

12、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几次大规模的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会战。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后,制造了南京大屠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方针。在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投敌,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在相持阶段,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坚持敌后抗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实行野蛮的殖民统治。 在抗战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抗战,在1945年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抗日战争

13、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十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国内的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在重庆谈判。1946年初,各党派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夏,国民党依赖美帝国主义的援助,悍然发动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奋起抵抗。人民解放战争由此开始。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组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各条战线上,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进行斗争。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十四)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

14、和国成立。以此为标志,我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进行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从1953年开始,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十五)1956年中共八大后,我国开始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前进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出现过失误,先后发生反右斗争扩大化、“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 经过调整,从1962年开始,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十年中,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了一批艰苦创业的先进集体和一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个人。 (十六)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灾难和动乱。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抵制。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 (十七)1978年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