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带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02138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带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 分,共50 分)1、2012年,我国各大卫视纷纷开办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建设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身边的感动、上海东方卫视的大爱东方、湖南卫视的平民英雄等。各大卫视之所以创办道德建设栏目,是因为 (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基础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这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新风 A B C D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将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

2、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 提高城市经济效益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A. B. C. D. 3、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在2013年6月21日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至此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重视

3、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 B C D 5、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这说明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 B C D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

4、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BC D针对生活和网络中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有关专家指出,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我们之所以要重视汉字,是因为 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汉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A B C D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等“最美”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

5、、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 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良莠不齐的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 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 A. B. C. D.9、据报道,在电影下乡活动中,海南省电影公司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农村电影院线,至2009年初,已在全省2500个行政村放映了16000多场电影,观影农民近500万人次,电影下乡活动有利于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关键步骤开拓农村电影市场,促进电影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丰富

6、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A B. C. D. 10、罗阳、林俊德、张丽莉、陈斌强、陈家顺、高淑真聚焦2012“感动中国”人物,每人身上都有一种让人震撼的精神力量。开展“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我们 把握文化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面向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满足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发展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A B C D11、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为研究对象C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十九

7、世纪著名的法国画家丹纳曾说过:“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哲学可以代替具体科学和艺术 具体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 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A. B. C. D. 13、下列说法中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气者,理之依也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生死有命,富贵在天ABC D14、“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朱熹的经典论述,“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代表论断。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

8、们可能达成的共识应该是 A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15、之所以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它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 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 是“科学之科学”A、 B、 C、 D、16、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下图)讽刺了一些人 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都是宝贵财富 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B. C. D. 17、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

9、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运动属性 B.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 自然界是按人的意志行事的 D.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18、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9、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下列属于规律的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水往低处流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四季更替 万有引力定律 昼夜交替A B C D 2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

10、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A B C D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 进。”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认识推动社会发展 B、认识的需要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

11、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运动的不同看法,如:“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静既含动,动不舍静”。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眼光 看,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属于A怀疑论、相对主义、辩证法 B唯心主义、诡辩论、辩证法C唯心主义、辩证法、二元论 D形而上学、宿命论、诡辩论23、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人

12、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 A. B. C. D. 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 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被推翻 B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不同,真理不止一个 D真理是绝对的,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出发点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在不断总结经验基础上逐步展开、依次推进的,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革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的改革历程表明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物质性活动 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