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网上第4次作业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693528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网上第4次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西方经济学网上第4次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西方经济学网上第4次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西方经济学网上第4次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西方经济学网上第4次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网上第4次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网上第4次作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主要特征通货紧缩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普遍、持续下降。从不同角度考察,通货紧缩主要有以下类型:1按通货紧缩持续的时间可分为长期性通货紧缩和短期性通货紧缩。 2按通货紧缩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可分为伴随经济增长率减缓的通货紧缩和伴随经济增长率上升的通货紧缩。 3按通货紧缩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可分为货币紧缩政策情况下的通货紧缩、货币扩张政策情况下的通货紧缩和中性货币政策情况下的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一般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升。从不同角度考察,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类型:1从物价上涨率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温和性通货膨胀(通胀率在10%以下)、奔腾性通货膨胀(通胀率在

2、10%-100%之间)和恶性通货膨胀(通胀率超100%以上)等。2从市场机制作用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放开的通货膨胀和抑制的通货膨胀。3从人们预料程度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4从形成原因角度,通货膨胀可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等。二、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工具财政政策一般是指政府通过改变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以便最终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其中: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等。货币政策一般是指中

3、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给量以实现经济发展既定目标的经济政策手段的总和。货币政策工具也称货币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三、出现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时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如何操作?这些政策的优点和缺陷是什么?无论出现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也就是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量不平衡造成的。无论出现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都会使价格信号失真,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均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抑制。(一)通货紧缩整治通常情况下,适度的通货紧缩通过加剧市场竞争,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挤出 “泡沫经济”,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改造

4、投入和技术革新,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导致物价总水平长期、大范围下降,市场银根紧缩,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市场销售不振,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老百姓“理性消费、谨慎消费”的心理日趋强烈,因此会产生大量的闲置资金,限制了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迟缓,从而给经济发展和公众利益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刺激国内需求,抑制价格下滑,保持物价稳定等措施加以改善。主要有:1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流通量,刺激社会总需求。2采取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直接增加总需求,也可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促进私人投

5、资增加。3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产量,鼓励新兴行业投资发展。4改变预期,政策通过各种媒体,进行舆论性导向宣传,增强百姓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信心。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适当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给社会中下层的阶层群体增加工资,提高这部分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拉动社会消费需求。(二)通货膨胀整治通常认为,通货膨胀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即政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扩大财政投资,促进社会总投资增加。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产品价格涨速快于名义工资提速,因此企业利润增加,促进企业扩大投资,有利于社会上层的收入再分配,促进经济增长。但过度的通货膨胀会导致生产性投资风险和经营成本增加,投资下降;诱发过度的

6、投资需求,迫使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配额,降低金融体系的效率,对经济增长起反作用。因此,中央银行应减少货币供给量和贷款规模,控制社会需求,抑制经济过热增长。主要有:1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利率,抑制经济过快增长。2提高再贴现率,压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给,削减投资,抑制经济过快增长。3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商业银行贷款规模,减少货币供给。4通过税收等财政手段以及汇率手段调控,改善国际贸易失衡局面,如降低出口退税率、升值人民币等,改善流动性过剩局面。四、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又出现了“过热”,请结合实际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从2003年中国经济实际运行的情况看,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协调,尽管

7、GDP数字客观存在有增长,但从社会发展角度衡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都不高,经济增长基础不稳固。凭2003年当时的经济形势很难抵御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具体体现在:1三大投资需求发展不均衡,经济增长基础不稳固。从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了解到,2003年表现投资需求加快,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外贸需求也同步加快;作为一个经济和人口大国,消费需求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力量,但消费需求在2003年表现却极其低靡,长期处于低位徘徊的状态。这说明,真正的经济增长不能仅仅单纯地看表面数字,要切切实实地从解决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和改变环境的压力入手,解决实质性经济发展问题。2高增长并没有解决经济发展的结构矛盾

8、。一方面,从2003年经济发展情况看,经济增长的三次结构极不均衡。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长缓慢,第二产业增长虽快,但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却远不足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从而使2003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失业率呈上升状态。这说明,在长期内,我们忽视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在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方面的中央财政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很不协调。现实中典型的案例“非典”的教训给人是惨痛的、深刻的。走过2003,回顾2003,可以使我们对经济发展趋于更加理性的思考:即经济、社会要实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认认真真落实并坚持科学发展观,要努力使“经济”、

9、“社会”两条腿走路而非瘸腿走路,必须一步紧随一步走。1要调整产业结构,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2必须加强科、教、文、卫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农村地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水平。3加强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措施。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诸多涉及城市建设及发展问题。4完善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改变重城轻乡的局面,使城镇中下阶层群体、农村农民群体能够从贫困走向温饱、从温饱迈向小康,防止两级分化。5完善就业与保障制度,从根本上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6统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使省与省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城乡之间形成跨区域经济圈,形成经济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7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防洪治理、水土流失、大气污染治理,构建绿色城市、生态乡村,打造人文宜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