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爱心接力-三下乡活动总结报告-邵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67234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薪火相传--爱心接力-三下乡活动总结报告-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薪火相传--爱心接力-三下乡活动总结报告-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薪火相传--爱心接力-三下乡活动总结报告-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薪火相传--爱心接力-三下乡活动总结报告-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薪火相传--爱心接力-三下乡活动总结报告-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薪火相传--爱心接力-三下乡活动总结报告-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薪火相传--爱心接力-三下乡活动总结报告-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在心间,薪火相传” 三下乡社实践活动 德州学院历史系“爱在心间,薪火相传”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活动时间:2012年8月20日25日实践地点:运河开发区五里庄小学指导老师:李晓燕 “爱在心间,薪火相传”社实践报告 自2010年7月,历史系爱心志愿者组建成一支爱心支教团队,在李晓燕老师的指导下走进德州市运河开发区五里庄小学,利用短暂的假期时间,为这里的几十名孩子当起辅导老师。如今,我系志愿者已与小学的同学有了年的交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今年暑假我系将继续与孩子们在一起,教学相长,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暑假生活。今年的三下乡以“爱在心间,薪火相传”为主题,历史系此次三下乡活动为期六天,我们根据自

2、己的专业知识分别教导孩子不同的课程。我们的支教原则就是让孩子能够有所得,有所学,有所乐,有所成长,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让孩子度过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对于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小团队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方面的展示:一、课堂内外的欢乐和感动二、农村教育的喜与忧团队总结分析农村基层教育问题三、六天实践课我们的感悟 第一篇 “我们与孩子的点点滴滴”课堂内外感动瞬间 8月20日,德州学院历史系以“爱在心间,薪火相传”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正式开始。我们的团队有五人组成,有明确的分工和教学任务,在本次的实践活动中五人积极配合,和孩子们度过了有趣又有意义的六天生活,我们的课程具体安排如下: 时间 授课

3、内容讲课老师 备注8月20日上午团史宣讲邵娟下午英语口语张婧璇8月21日上午趣味数学张志远下午趣味体育王祥8月22日上午趣味语文 李璐萍下午班级活动集体8月23日上午电脑培训王腾下午趣味体育集体8月24日上午 音乐课陈静下午趣味数学张志远8月25日上午趣味英语张婧璇下午劳动实践课集体 让我们通过照片再次感悟六天的点点滴滴: 来到五里庄小学的第一天 这是我们第一天的支教生活,我们早上骑车从学校出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路程来到五里庄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门口悬挂的“欢迎德州学院历史系大学生来我校支教”的条幅。当我们走到教室时,接到通知的孩子们来得比我们都早,在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静静等候着老师。我

4、们和学校吴校长进行简单的交接之后,就正式和孩子们开始为期了六天的学习生活。看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我们内心为之一动,想到了五里庄小学的那句校训:教书育人 师之本!面对孩子,面对学生,我们发现老师的肩头担起的是国家的希望,祖国的明天,为了给学生更好的教育成果,我们五个在第一天又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了课程安排,紧张而又有趣的六天开始啦! 请大声说出你的名字师生相互认识 第一节课,我门和学生相互认识,作自我介绍,孩子们刚开始很羞涩,匆匆过说完自己的名字就下台了,杨老师教育孩子:请大声说出你的名字!既轻松和孩子认识了,还给孩子上了一门别致的自我介绍课,教育学生今后要大大方方的把自己介绍给别人,让别人能更快的认

5、识自己,这也是一种交往技术。 这是王腾老师的电脑基础知识培训课,现在电脑已经普及,让孩子们学习、了解更多的电脑知识,有利于开阔视野,引导他们健康上网,学习知识。李璐萍老师在教孩子们学习诗词,让孩子们多了解诗词文化,感悟诗词的美好意境,陶冶孩子们的情操。 大家一起玩,体育课上的师生情 来到五里庄小学,我们发现孩子们最爱上的课是体育课,无论是跑步还是篮球,他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据吴校长介绍,学校缺少专门的体育老师,所以孩子特别希望能有体育发面的专业指导。体育课上师生玩的不亦乐乎,老师们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快乐的好姐妹! 这幅图片中的三个小女孩今年该上六年级了,她们都已经是第三次来参加暑假支教班的上

6、课,其中的个小女孩是叫程东和程琼,你看出来了吗 ? 充满趣味的数学课 很多小学生对数学不太感兴趣,学习也不太好,而且有的孩子已经对数学产生了厌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张婧璇老师深入产出,将知识与乐趣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大家一起唱! 据小学吴校长介绍,学校里音乐老师也很少,孩子们个星期才能上一次音乐课。虽然条件有限,但孩子们对音乐的爱好之情还是很高涨的。我们不是学音乐的,特地请来一位山东艺术学院的同学,来教孩子们音乐,教孩子们唱歌,给孩子们补上这一门课程。老师在认真的教课,孩子们也在认真地听和学习,个有勇气的小姑娘还上讲台给同学们唱歌。 在支教的几天里,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

7、,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学生和支教老师在一起,合影留念,情谊永存。 这就是我们与孩子的六天生活,点点滴滴都记录了我们共同经历的六天不平凡的生活,支教生活虽然结束了,但是这些点滴画面却永远留在我们脑海中!我们队友之间加深了感情,增进了理解,对于集体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通过六天的艰苦实践,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增强了学以致用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也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通过我们的努力,给五里庄小学带来了一些新的元素,给同学们带去了欢乐与知识,将所学回馈了孩子与社。因此,这次活动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更加积极地参加社实践活动,给更多的人带去欢乐,将所学回馈社

8、。在本次的三下乡活动中我们明白:社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了解国情,增强社适应能力,同时又利用其知识优势服务于社的有效途径,是成才和服务于社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的必要且重要的途径。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充分的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的经历来充实自己。在与小学生的七天中我们不仅仅为孩子打开了发现世界的一扇窗户,也让他们更深刻具体的接触了新知识,同时也让我们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实了自己,提高提高了思想觉悟。 第二篇 与孩子们说再见,但关爱农村儿童的脚步却不停止在与孩子们相处的六天里,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中,流露出孩子们天真、善良、可爱的秉性。孩子们能很真诚

9、、热情的对待身边的朋友、老师、同学,用诚恳的态度、谦恭的语言和别人交流,因此这些孩子们散发着让我们不可抗拒的特质。六天我们欣喜地发现在路上时常能听到“老师好”了,码放整齐的图书再也不用时不时地整理了,借出乒乓球、羽毛球时常能听到“谢谢”了,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了.子们点点滴滴的改变,我们都记在心头,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努力付出的回报。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们欣慰自己的付出实现了价值,忘记了困难带来的伤痛,知道我们来这一趟是值得的。但是毕竟时间有限,我们的三下乡最终还是要跟孩子们说再见的。还记得,第一节课上孩子们羞涩的自我介绍,六天相处下来我们早已不再陌生,孩子们认真的问我们“老师,你们还再来吗?”我们

10、很认真的回答“肯定来,来的不一定是我们,但有另一批人接过我们的责任继续陪伴你们,我们关爱你们的脚步永不停止。”六天的实践生活结束了,在这六天中,我们看到了学生们的真诚,热情,幽默,调皮。聪明,羞涩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过来说,他们是我们五个人的第一批学生,所以离开真的是很舍不得。五里庄小学的吴校长提议师生最后拥抱一下,孩子们冲上来,紧紧的抱着我们,孩子们哭着说:“老师,您们一定要回来,一定要回来”。我们频频点头,告诉孩子们一定回来。孩子们给我们写信,一个孩子这样写到:老师,你也许不知道,我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学生。别的同学都不愿理我,但是每次下课后你都能和我聊天,让我越来越有自信,谢谢你老师,是你打开

11、了我内心的窗户!还有一位唱歌很棒的学生这样写:老师,每次你都哀求我让我给你唱大笑江湖,这一次,你不用想办法求我了,我要大大方方的唱给老师听。还有一位学生写到:路老师,最后一节课了,让我们上最后一节体育课好吗?哪怕我们再受罚。小班长严世龙这样写:老师,每天看到你们中午都不休息,我就特想问问老师,你们累不累?学生们的信让我们五个又惊又喜,惊的是许多学生的内心想法如此丰富,我们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都能给孩子带来深刻影响;喜的是我们的付出,是有回报的,孩子们不仅接触了新知识,在思想层面是还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通过这些天的接触,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这些大学生完全有责任与义务把我们的知识、经验带给农村的孩子

12、们,我们需要用实际行动去关怀那些需要被关注的孩子们。我们知道,六天社实践的结束,从简单层面上说,是一个活动的完结。但是,从深层上讲,这是一个开始,是我们以后开展社活动的开始。虽然与孩子们说再见了,但是我们关爱农村儿童的脚步却永不停止,我们将带着自己的梦想,带着时代的责任,继续关注农村基层教育。农村教育是农村全面发展面临的大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突出问题。农村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的困境,是体制内矛盾造成的,它和市场经济的确立、农民工进城务工、城乡差距拉大等一系列社变化紧密相关。所以,要想彻底地解决农村教育问题,需要一个过程。要摆脱农村教育困境绝不能只就教育论教育,而要从社区经济、社文化等多个角

13、度加以解决。 第三篇 农村教育的忧团队总结分析农村基层教育问题 通过与孩子们相处,发现这些孩子们身上具备很多优良的特质,同时也具备一些不足之处,在这里我们将重点分析,希望通过我们的分析,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农村小学生,给他们帮助与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更多来自社的爱;同时,也为农村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提供一些可参考的依据,有效的针对孩子们存在的问题给予解决,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在七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和五里庄小学吴校长进行探讨,了解到学校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今年的儿童节上,市有关领导亲自慰问学校师生。而且,在许多方面农村更受关注。由于三农政策的实施,国家关注程度提高,自然利于教育的发展。但是,农村教育

14、却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下面是我们小团队的分析与总结:第一, 农村教育资源严重不足 首先是师资力量的不足,五里庄小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就是专业老师不足,比如专业音乐、体育老师严重不足。而且是五个年级的学生有一个体育老师教课,明显的教师资源不足。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样令人担忧。一般城区中学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占60%左右,而农村中学教师有本科学历的只有10%。城区小学具有本科学历的占17%,农村小学教师具有本科学历的占0.3%。一份调查显示,2005年城区初中升入重点高中的为19.2%,而农村初中仅为2.2%;城区初中升入普通高中的占71%,农村初中仅为20%。在2005年的招生中,某县农村有16所初中,其中9所中学无一人升入县重点高中,升入普通高中的仅有12人。其次是,教学设备资源不足,学生的多媒体教室只有一个,平常都不怎么用,没有足够的体育器材,这些都表明农村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优质教育总量不足、分配不均一直是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今年全国上,代表们也尤为关注教育公平问题,不少代表表示,应尽快解决教育不公现象,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为要实现教育公平,不单是要在硬件投入上向薄弱地区下功夫,更多是要从软件上提升教育的品位和内涵,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