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2)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626136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愚公移山 教学内容:愚公移山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本文对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无疑起到了较好的榜样的作用。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寓意。2、分析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教学重难点: 1、

2、品味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2、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做出不同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3、学习愚公身上的精神,理解文章深刻的寓意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播放歌曲愚公移山。这是一首同学们十分熟悉的歌曲,它述说了中国古代有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后代人对愚公精神的崇敬。有人说,生活的道路只有两种,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但是不论哪种路都不是一路平坦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面对荆棘坎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选自列子的课文愚公移山,看看古人是怎样对待困难的。一、复习导入,精读课文ppt1、诵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我们接下来齐读课文并思考几个问题,看同学们是否真正

3、读懂了课文。(1)、课文写了哪些人?(有愚公、智叟、愚公妻、荷担者、遗男。)(2)、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太行、王屋二山的规模怎么样?(3)、移山有什么困难?(4)、结果怎样?二、讨论交流、升华提高(小组活动,全班交流)1、朗读第二.三段。(小组讨论) (1)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有什么不同 ?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cng)不能损魁(ku)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献:提出,不反对,君:是尊称,曾(cng)不能损魁(ku)父之丘,为愚公着想,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有顾虑(关切,担心)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4、(笑:讥笑,残年:极端鄙视年纪大,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冷言嘲讽(嘲笑,讥讽)2、同样是面对移山这件事,为什么愚公和智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呢?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样的形象?ppt(1)、愚公的形象: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2)、智叟的形象:目光短浅,畏难而止 自作聪明3、愚公真“愚”?智叟真“智”吗?三、品读课文,文本升华1提问: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学生自由发言。ppt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2、请找出文中的几组对比并试分析其中一组的作用3、读到这里,你觉得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四、学生辩论,培养个性1、在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要不要学习愚公精神?。ppt五、归纳总结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六、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与同桌讨论:新思维练习: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真正体现智叟的智写篇300字的练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