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踏步固定孔孔偏问题汇报,商用车车身厂质量保证科,2013年4月10日,一、问题描述,2013年4月8日上午,接43厂反映二级踏步支架用孔孔偏,主要是该部位两零件孔位在Z向出现偏差 该问题涉及到以下需要装右侧踏步加强板的D530相关车型上经过统计,2013年4月8日采用该型号侧围的D530车型一共91辆份,现场确认,一部分出现错孔,但能够满足43装配;对于其中几台严重的,40场服务人员现场扩孔,保证了43装配二 、原因分析,1、人员及设备分析 按照43反馈存在问题车型,40厂对照生产计划,该批次车辆焊接生产日期是4月6日,经过和焊装车间相关人员确认,该班次焊接夹具、操作人员没出现变更并且4月7日,该类车型在焊装也有生产,后期确认没有孔偏结论1:不良主要集中在6日焊接产品;并且夹具、人员技能属于非要因,二 、原因分析,2、设计原因 该孔位只是两个零件装配: 1)支架—右侧踏步(5401022-C0100) 2)加强板—右侧踏步(5401024-C1100) 对应两个孔孔径分别是11mm,15mm装配公差给了±2mm 而两个零件装配,该孔公差按照尺寸链计算, ±2mm的公差出现孔偏的风险为0,结论2:产品设计不存在问题,二 、原因分析,3、工艺方面 工艺情况: 1)支架—右侧踏步(5401022-C0100)与 加强板—右侧踏步(5401024-C1100)X方向依靠型面定位,Y、Z方向有两定位销。
加强板—右侧踏步(5401024-C1100)在夹具上没有压紧装置 加强板属于L形零件,箭头所示部位Z向没有约束 2)第一序焊接是8个焊点进行,侧边2个焊点是在2序焊接二 、原因分析,按照前期焊接工艺:第一序第八个焊点焊接时,如果两个零件不贴合,势必导致加强板下部产生转动,从而导致出现错孔情况这和后工序反馈不良状态一致结论3:导致该问题直接原因: 两个零件型面局部不贴合,工艺方面存在不足,二 、原因分析,4、零件调查 工厂技术人员针对该问题进行了调查: 1)支架—右侧踏步(5401022-C0100)型面测量,零件合格 2)加强板—右侧踏步(5401024-C1100)现场取样测量,要求供应商测量,从数据上来看,均在公差范围内,说明: 从4月8日,焊装现场缺陷没有再现,零件贴合情况较好,5、流出原因 1)作业人员自检 该工位标准作业书对涂胶质量、定位孔装配到定位销进行了明确,没有明确零件贴合情况、装配孔偏差情况控制 标准作业书要求作业人员需要对焊接质量进行确认,每班次要进行8次检验 查当班“三自检”记录,作业人员做了检验,并且记录,但是在记录上没有反馈该不良信息。
2)下线专检 按照管理工程图,下线检验需要检验人员对相关项目实施检验,查看当日检验记录,没有该缺陷不良记录 从现场来看:该部位在驾驶室底部,缺陷不易发现 由于生产节拍原因,专职检验人员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表面质量及其他重点项上,结论4:问题流出原因:1)管理方面对检验项目设置不够明确;2)检验作业漏检,三、对策,1. 焊接工艺改善:将侧边一焊点(如图1)从一序调整到二序最后点定(如图2),避免加强板下端翘起造成孔偏已实施),4、对焊接问题流出检验控制模式进行回顾将影响后工序装配的装配点质量控制项目进行梳理,进行责任明确,实施管控 (质量保证科/焊接车间 2013年4月20日),2、对两个零件贴合情况继续实施调查,重点跟踪加强板—右侧踏步(5401024-C1100)型面精度 (质量保证科 2013年4月18日),3、和40分公司制定零件改善及精度控制方案 质量保证科 2013年4月20日),汇报完毕,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