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兴亡》习题02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92464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商、西周的兴亡》习题0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夏、商、西周的兴亡》习题0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夏、商、西周的兴亡》习题0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夏、商、西周的兴亡》习题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商、西周的兴亡》习题0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夏、商、西周的灭亡一、 选择题:1、分封制开始实施是在:(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 )交纳贡赋 交纳租赋 派兵作战 服从命令治理诸侯国 朝觐与服役 保卫周王 A B C D 3、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不包括:( )A 亲戚 B 功臣 C 前代贵族后裔 D 少数民族部落首领4、下列属于西周时期统治阶级的是:( )A 民 B 士 C 众 D 庶人5、被驱使进行大规模的集体劳动,一般拥有生产工具和家庭副业,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符合以上条件的是:( )A 诸侯 B 士 C 平民 D 奴隶6、下列对奴隶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2、( )A 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和触犯刑法的罪犯B 他们毫无人身自由,但生命要得到保障C 贵族强迫他们去做苦役,等他们有了钱就可以给自己赎身,摆脱可怕的生活D 奴隶的身份不会世袭7、“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 人祭 B 人殉 C 牛祭 D 牛殉8、有特权在触犯刑法后交纳一定数量的赎金就可以免刑的人是:( )A 农夫 B 工匠 C 奴隶 D 卿大夫9、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分封制 军队 刑法 礼仪教化A B C D 10、统治阶级通过哪一种礼仪活动教育感化民众,维护等级制度和稳定社会秩序:( )A 祭祀天地 B 祭

3、祀祖先 C 祭祀社稷 D 祭祀神灵二、材料分析题:1.材料分析: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原文大意:将同姓子弟亲戚分封为地方诸侯,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周文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原文大意:周朝分封了许多同姓子弟为诸侯,但是后代疏远了,诸侯之间象仇敌一样彼此进攻,就连周天子都不能禁止。读了这两段材料后,你认为分封制能不能保证周天子对广大疆域实行长久牢固的统治?你认为我们国家今天的政治制度与西周分封制有什么不同?2. 材料分析:材料一 在河南安阳发掘出十一个商朝王陵,王陵里埋着很多陪葬的人,武官村里陪葬的人有300人,还有大量牲畜。材料二

4、在安阳,发现了191座祭祀坑,人骨一千多具,其中绝大多数是15岁到35岁的青壮年男女。他们死得很惨,有的被肢解,有的被腰斩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商朝的什么事实?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奴隶怎样的生活处境?三、简答题:1、我国是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比如清明节我们都要去扫墓,表达我们对先人的追思。现在请你去采访周围的长辈,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礼仪规范,将你所了解的礼仪规范和同学进行交流,议一议这些礼仪制度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什么作用。2、“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子”是我国民间的一句俗语,你知道为什么皇帝会更喜欢他的长子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5、 2、C 3、D 4、B 5、C 6、A 7、A 8、D 9、B 10、B二、材料分析题:1周王室施行分封制,打破了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自然存在的状态,授土授民,用新的统治者取代了原有的氏族部落首领,加强了周王室对占领区的控制。但是,实施分封制最大的弊端就是:由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诸侯国的经济实力很有可能超过王室,大夫采邑的经济实力很有可能超过诸侯。诸侯强,就不可能听命于王室;大夫强就不可能听命于诸侯。这就造成了政治分裂、战乱频仍的局面。现在我们实行中央领导下的行政区划制度,中央统一领导,稳固统治。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商朝的人殉和人祭。奴隶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们赤身裸体地在烈日下从事农业

6、劳动。夜里,奴隶主用木枷把奴隶的双手锁起来。每次祭祀祖先,奴隶主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三、简答题:1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义之邦”。礼仪在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庞大的概念。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制度,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相处,孔子儒家的这套“仁学”理论虽不能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全部问题,但它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上的“律己”的道德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其一定的意义。2提示:嫡长子继承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