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袁本节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58790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袁本节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袁本节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袁本节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袁本节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袁本节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袁本节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袁本节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 袁本节 摘要: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容、规律和联系。而自主学习则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获取知识。因此,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自主学习 现状 对策 基础 途径 保障 延伸引言农村的孩子,纯朴、勤俭,有较强的上进心,但由于农村学校环境较为封闭,周围的信息源较少,家庭知识层面较低,前瞻意识薄弱,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处于过高或过低状态。同时,一些学生的自主意识淡薄,自主能力欠缺,往往处在盲目的被动学习当中,学习目的

2、模糊,学习效率低下,许多家长对此也束手无策。致使学而不习,知而不识,文而不化的现象越来越多。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我们决心通过课堂唤起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实践证明,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得来的知识,理解才会更深刻,把握才会更牢固。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同时,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

3、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 一、自主学习的概述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全过程,动手动口动脑、生动活泼,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参与之中主动获取知识。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它不是学习者完全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而是强调以学习者本人为中心,有效利用各方资源,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可见,它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学”有明显的差异,“自学”仅仅是自主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作预先的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督、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整和控制。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当前,学生

4、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学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一)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形无实。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掌握自主学习的真正要义,老师们采用的自主学习方式也并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充分展开探究。往往是学生还没开始学习,教师就叫停下。完全是一个形式,走走过场,给听课者看,使得自主学习有形无实,给人以做秀的感觉。(二)只见老师讲课,不见学生动脑。课堂教学本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是必要的;但更应该体

5、现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是否在动口、动手,动脑;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应对策略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育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民主型的交往方式,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容易自主学习。要让学生笑着去学,教师决不要扳着脸更不能训斥学生,真心尊重每个学生,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一种民主的学习生活,以民主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2、创设情境,激发参与学习兴趣。

6、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在课堂中运用直观形象和具体材料设置问题、故事、等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商的变化规律时,我设计了师生计算比赛的题:“357= 7014= 10521= 14028= 17535=”,当然学生算得很慢,我很快就把答案写出来了,并且说明自己先前并没算过,而是运用了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学生们都很惊讶,一个个都非常想知道这是怎样算的。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二)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

7、从疑问开始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应允许和鼓励学生对内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疑问有与众不同的解释。布鲁巴克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活动,而并非对于知识的被动接受。因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处于主体地位。 为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明白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创造一种人人都参与提出问题的氛围,促使学生增强问题意识。然而学生主动提问的很少,为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是板书时)有意的出错,让学生抓住出错的地方来质疑,来提出问题。只要老师这样几次下来,学生就会非常仔

8、细地注意教师的言论和板书,会非常用心的找教师的差错,也会很习惯地对自己不明白的加以提问,这样教学效果就会非常不错。当然也不能乱出差错,过多的差错。会减弱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教师故意出错的地方一般都是重点、难点,是学生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其次,有了问题意识后,进一步应不断地从不同的方面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钻研课本,针对课本提出问题。课本是学生最直接的资料,而现在的课本内容是高度概括化的,要想深刻理解,必须不断地提出问题。可以问这一章节、这一节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可以问这一概念、定理的涵义是什么,其中隐含着什么条件;可以问该定理用于何处,应注意什么条件;可以问公式该如何运用(正用

9、、逆用、变形应用)等等。(三)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途径布鲁纳认为,教学目标在于: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科学内容,我们还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学校的教育结束之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迈进。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方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在实践中我们可能都有类似的体验,比如在教学“认识几分之几”这节课时,我把所教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让学生用自备的正方形纸折出它的四分之一,方法越多越好。同学们很快折出了常见的几种。我继续问:“还有其它折法吗?”过了一会

10、,又有两种新的折法被发现了。把正方形纸对折、得到长方形,再将长方形对角折、得到的小三角形是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把正方形纸对折、得到长方形,再将长方形相对的任意两个顶点重合对折,此时得到的小梯形也是正方形的四分之一。课堂练习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也能暴露学生在理解、应用新知识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好这个环节,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组织练习目的要明确,形式要新颖多样,要强调练习的独立性,应创造一个使全体学生都能独立动脑、动手、动口完成练习的空间。新奇的、带有激励性的练习,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在练习中使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培养。如教学完“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安排一组用眼看数,用

11、手势表示能被2、5整除的数判断练习。练习规定,左手伸出两个手指表示能被2整除,伸出拳头表示不能被2 整除,右手伸出五个手指表示能被5整除,伸出拳头表示不能被5 整除。练习开始,教师陆续用投影出示下列各数:50、51、68、90、365、100、203、87、1005,学生则迅速用左、右手的不同方式表示结果。学生用眼仔细看数,动脑思考,动手演示,兴味盎然地投入到练习中,通过练习培养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综合能力。动手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信是学习过程中的巨大动力。只有亲自动手试一试,实际操作一下,学生就会从内心里感到数学知识其实也是很容易学的。这样,即使每次动手只有很小的收获,他们也会有一种日见

12、成效的愉悦感觉,随着学生信心的增大,学习劲头就会更大。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内容时,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人字形屋顶的房架图,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房架为什么做成三角形的吗?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由此展开了大胆的猜测,有的说是因为三角形美观;有的说是三角形省料,还有的说是三角形便于雨天流水。对此,教师都一一肯定,并引导:“那么,究竟为什么将房架做成三角形的呢?下面,让我们自己通过动手操作来进行研究,好吗?”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了以下的探究操作:1、小组合作:利用发下的七根木条,螺丝、螺帽等材料做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比一比,哪一个小组做得迅速;2、拉一拉两个图形,你发现了

13、什么?学生经过制作图形与拉一拉,切身体会到了三角形不易变形的特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让学生在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中自主发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结合知识的探究发现,使学生认为这个数学知识是我自己动手实践出来的,只要自己动手实践数学知识也是很容易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勤动手。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生活实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保障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方便,才是数学课学习的真正目的。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现

14、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再贴近。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找出数学问题,又能在实际的生活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认识体系,那么数学知识才能成为活生生的知识,才能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在教长方形面积计算课临近结束之际,我联系班级的实际情况说:“我们教室的窗户上有一块面积是24dm2的玻璃,不小心被打破了,要配置大小相等的玻璃,它的长和宽是多少呢?”学生一下子配出了好几块面积相等的玻璃,有的说长是6dm,宽是4dm;有的说长是8dm,宽是3dm;有的说长是12dm,宽是2dm这是一个颇具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得到发散。老师话锋一转:“玻璃不光面积要相

15、等,而且要能装到教室的窗户上,即形状也要相等,那它的长和宽究竟是多少呢?” 只要用尺测量出打破后的玻璃的长度,就能知道玻璃的长。数学是一门基础工具课程。所谓工具,就是用来处理其他事务的手段和器材。既然是手段,我们就要用,要常用,用它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再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我让学生去统计学校班级的男女生人数。在教学“测量”时,我让学生拿着测量工具测量学校教学楼、操场等的有关数据。这类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自主探索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延伸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

16、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发现数学的规律,教师应该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能自主探索。为了在数学课中能让学生自主探索,我有时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探索环节,有时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获得解题的方法。例如课余时间的自我探索,主要是对课堂知识的加深、扩展,更主要的是对课堂中没有学到的、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的获得。内容不限,具有广泛性和选择性,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我在下课前布置一些让学生自己探索的题目。例如,在学了画角以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题:“用一副三角尺画角,可以花多少个不同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