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短文两篇 日 月 (巴金)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8691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短文两篇 日 月 (巴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短文两篇 日 月 (巴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短文两篇 日 月 (巴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短文两篇 日 月 (巴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短文两篇 日 月 (巴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短文两篇 日 月 (巴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短文两篇巴金【教学目标】 1.培养有表现力的朗读读出作者情感。 2.了解夸父逐日、的神话。 3. 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4.理解作者的战斗情怀和人格魅力培养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教学重点及难点】 1.加强诵读指导以读带解读出意境读出情感。 2.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信念。【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片段写作法。 3.讨论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步骤】 一、 导语 同学们知道现代文学史上的六大家吗?(通行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将民国时期的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尊为大师级的现代作家,通称为“鲁、郭、茅、巴、老、曹”。)哪些同学读过他们哪些作品?巴金,2003年感

2、动中国的十大杰出人物,一位穿越了20世纪风云历史的伟大作家,必将与人类的文化并存,像宇宙间的星辰一样,永远闪烁着圣洁而明亮的光辉!巴金,用他的文字点亮了无数读者灵魂的灯塔,我们来看看他给我们留下的人生箴言。二、走进作者触摸你温暖的手,推开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大门。这是位于北京朝阳区的中国现代文学馆,这是中国现代文学馆里的巴金手印门把雕刻家按巴金老人的手形制作的铸铜件,正中是巴老的手印,手掌上的纹路清晰可见,旁边是他的印章。巴老的手小而纤细,因年迈而伸不太直,更显文人气。这只手写出了几十卷的著作,译出了几十本的外文书,写下了家和随想录,这只手妇孺皆知,这只手闻名天下,这只手引来无尽的兴奋和感慨,

3、人人都要去轻轻摸它一下,便能跟随大师走进一座神圣的文学殿堂。同学们读过巴金的哪些作品呢?三、出示学习目标四、学习日1.范读课文。明确:这篇文章包含了什么神话?夸父逐日的主题:古代先民企图超越有限生命的束缚以及对生命永恒的渴求。完成同步解析:日这篇短文通过、 两个事例,表达了作者为而的决心。2、自读课文:讨论应该怎样朗读。 如何用有表现力的朗读把文章的魅力表现出来。 3.演读设计:全班同学按照朗读设计研读课文。(女领)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平叙中赞美地) (众合)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赞美地、崇敬地 )(男领)我怀念上古

4、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追怀、敬仰地) (众合)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坚定地、慷慨地) (女合)生命是可爱的。(抒情地) (男合)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高昂地,读出对比) (师)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深思地)(男领)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遐想地、憧憬地) (女领)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抒怀,声调起伏,情感由高昂而渐渐低沉,但不悲观,而是淡淡的满足) 4、研读课文(1)默读课文找出这一篇短文的中心句并证明之。 中心句:“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

5、己的生命。” 学生思考并交流。 证明:第12自然段,事例铺垫;第34自然段,分析提出;最后一段,心迹表白。具体分析如下: 第12自然段写飞蛾扑火与夸父追日,写动物和神话人物对光和热的追求,为引出中心作了事例上的铺垫。 第34自然段由上文的飞蛾、夸父的生命追求,作者联想到人的生命追求:“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对比分析,指出人要轰轰烈烈地改变严寒的现实,哪怕死也在所不惜。又用一个假设问句,再一次证明“光和热”对人世间的重要意义。最后一段想象着自己也可以幻化为飞蛾,在生命的最后一瞬间,得到光也得到热。作者愿意以这样的献身方式表达他对生命意义的诠释和对理想的追求,一个有着以生命去换取光

6、明的坚定信念的形象跃然纸上。简洁地说文章运用托物抒怀的手法来谋篇布局,紧紧围绕中心句,赞美“为着追求光和热”飞蛾扑火、夸父追日的牺牲精神,引出人应该有这样的境界,这是个人生命价值的要求和现实的必然,抒发自己要为抗战胜利而奋战、不怕牺牲的战斗情怀。 此文中,“日”是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因为它能带来光和热,它能驱散黑暗和寒冷。作者“甘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哪怕“化作一阵烟一撮灰”,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在特殊的年代是多么需要、多么可贵。 2.穿插写作背景。 这两篇短文写于上世纪40年代初期,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

7、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志士仁人们为祖国光明的未来而不惜牺牲。全国人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巴金以战斗的笔,借赞美飞蛾、讴歌夸父来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鼓舞人民,也表达自己的坚定信念。 3. 合作研讨:“日”“飞蛾”“夸父”象征什么?象征和比喻的区别?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五、学习月1、听读:圈出文中表现月的特点的短语或句子并赏析。长空的一轮皓月(明亮、清透的效果) 、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比喻,月的明亮、遥远)、面对凉月(月的清冷 )、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月色如霜,清凄、肃杀)、我望

8、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以感觉反衬月之冷寒)、月光冷得很(程度副词“很”强调月之冷 )、月的光是死的光(没有生机,没有活力,死寂) 2、了解嫦娥奔月的版本,体会巴金引用这一神话的目的。3、品读月,研讨(1) “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再地写月的“冷”“死”有什么含义?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冷”“死”感情色彩强烈,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恨。(2)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

9、了自己的人格理想。七、 “联读赏析”的方法学习日与月 1、领会主旨找出两文中表现日、月特点最多的一个字,体会作者用意。日热;月冷。 补充:“对光和热的赞美,对生命力的赞美,对探索者和殉道者的赞美,对漫漫寒夜的憎恶,这就是巴金散文中反复出现的四组意象系列,这构成巴金散文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 日中作者热情向往、追求、讴歌日的光和热,从正面赞扬人类追求光明和温暖的决心、信念,抒发自己迎接战斗和不怕牺牲的情怀。月中作者冷静思考、分析、揭示月的寒和冷,从反面表现要远离黑暗和寒冷,让月这面明镜能照到有热力的景象,反衬出对光和热的渴求。 两篇文章中都提到热与冷作者是别有深意的。热和冷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

10、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明显突出。作者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这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那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2、赏析手法对两篇短文进行手法赏析。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重点赏析以下手法:1、借用神话;2.托物言志;3.象征手法;4.首尾呼应。 具体分析:(1)借用神话。作者借古老的神话传说,增强文章的厚度,使文章的境界高远,体现出追求光明和温暖以及牺牲精神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由远而近,

11、由神话而现实,由虚构人物到当下世人,逐步明朗写作目的。夸父逐日的目的是“为着追求光和热”,姮娥奔月是为了改变寒凉,总之,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目标,都为了追求光明和温暖,而这正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2)托物言志。 作者托借飞蛾、夸父、姮娥的追求,来表达自己在当时抗战处于低谷期的美好追求和企盼,抒发自己的战斗情怀。 (3)象征手法。飞蛾、夸父、姮娥象征着抗战时期那些为了民族的未来、为了祖国的独立、为了人民的生活而走向战场、不惜牺牲的所有人。他们有积极的进取心、坚定的信念、不屈的韧性和不畏牺牲的高尚情操。(4)首尾呼应。 两篇短文的结构都因为首尾呼应而显得圆润美观。日由飞蛾写起,最后落笔在

12、甘愿“做人间的飞蛾”,得到光和热,整个结构圆润、流畅。用飞蛾实现首尾照应,并通过这样的照应揭示中心为了光和热:不怕牺牲。 月的首尾照应也很明显并很巧妙:自己望月时会想“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创设意境,引发遐思。文章的结束写到“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实现了结构、内容、主题的对接:望月、思月,不论是抒情主人公“我”还是姮娥,面对如镜的“凉月”,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改变冷寒带来热力。 八、激情结课感受作者情怀结束课堂。齐读作者的心声(末句读两遍 ):“让我做一块木柴吧。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放散出来我愿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给人间添一点点温暖。”“光明这就是我许多年来在暗夜里所呼叫的目标它带着一幅美丽的图画在前面引诱我。同时惨痛的受苦的图画像一根鞭子在后面鞭打我。在任何时候我都只有向前走的一条路。”“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 “以文字为武器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战斗。” “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雨露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 “我惟一的心愿是化做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七、片段写作 用情景交融手法表现月下寒凉、凄清、孤寂、忧愁的意境。(意境:文学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