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8426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平果实验初中 王世立教学设想: 本文是胡适先生对母亲的回忆,文章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本课时主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对作者为人处世的影响,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在拓展延伸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母亲,并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激发起他们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学生学情分析:我的母亲教学时是面对的是一群2002年左右出生的少男少女,这些孩子大多数农村孩子,又大多是属于留守儿童,正处在青春期的他们,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也有着一些反叛思想。亲情、呵护、鼓励、支持、牵挂、思念、理解,在他们的心目中的感受并不深刻。他们往往把母亲的叮

2、咛当成唠叨,学习本文要使学生们体会作者与母亲的深厚感情,领悟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种深切的情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教师:烛光里的妈妈这歌曲请会唱的同学唱出来和同学们分享。2、教师:同学们,当我们拥有第一声啼哭时,我们就拥有了世上最伟大、最真挚的情感母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著名学者胡适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去了解一下这位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3、课件展示胡适的生平简历图片及家庭情况,教师边展示边介绍。二、展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检查预习(课件展示重点字词):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能复述

3、课文大意。2、了解作者的成长历程,从事件了解母亲的优秀品质。 3、体会作者在文中对母亲的深厚感情。4.、通过对作者母亲形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检查预习:文绉绉 穈先生 掷铜钱 庶祖母 翳病 舔去 侮辱 (生齐读后),合作听记,并用“文绉绉”“侮辱”造句。3、 整体感知,探究: 1、课件展示问题:文章可分多少大段?请同学们讨论段意并举手发言。(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课件明确):(一)、(1-4)写作者的性格、爱好及形成这种性格的原因,作者对童年的向往和惋惜。(二)、(5-12)回忆母亲对“我”,对家人,对五叔的事件。(三)、(13)写母亲

4、对“我”深远的影响。 2、课件展示问题:思考第二大段(512段),此大段可分几层?请同学们讨论层意并举手发言。(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课件明确):一层(5-7)、写母亲对我的管教。二层(8-11)、写母亲对家人的容忍。三层(12)、写母亲对侮辱她的五叔的刚气态度。四、学生自读1-4段后合作探究问题: 1、课件展示问题:第一段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是怎样?其中表示自己性格特点的句子是什么?(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课件明确)。2、课件展示问题:这一性格的主要成因是哪两点?(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课件明确)。3、课件展示问题:第2段,写自己儿时“最活泼”的游戏是什么?爱好是什么?“居然”是什么意思?表达作者什么

5、感情?(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课件明确)。4、课件展示问题:第3段写作者九年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却失去了两次“发展的机会”。用自己的话概述:是哪两次“发展的机会”?。(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课件明确)。5、课件展示问题:第四段“但这9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在文中作用? “究竟”一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起到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课件明确)。6、课件展示问题: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课件明确):前三段作者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是贫乏、有

6、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给日后的作者影响巨大。五、学生自读5-7段(第二大段第一层)后合作探究问题: 1、课件展示问题:(5-7)段写多少个事件?请概括出来。从每个事件中你认为母亲有怎样品质?(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课件明确):A、母亲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B、我说了轻薄的话,母亲重重责罚我。(教子有方,保护自尊)。C、母亲用舌头舔我的病眼。(严格要求,教我做人,做为慈母之仁慈;做为严父之严格)。2、课件展示问题:领起这5-7段内容的两句话是哪两句?(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课件明确)。3、课件展示问题:补充说明:关于“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7、(教师展示课件明确):胡适的父亲胡传生前在台湾做台东直隶州知州。1895年7月病死。这时胡适只有3岁8八个月,在这种情况下,胡适的母亲担起了“慈母兼任严父”的双重责任。4、课件展示问题:“严父”之“严”表现在哪些句子? 5、课件展示问题:“慈母”之“慈”表现在哪些句子? 6、课件展示问题:(5-7)段有详有略,其中详写的是哪件?为何这件是详写?(以上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课件明确)。六、学生自读8-12段(第二大段第二、三层)后合作探究: 1、课件展示问题:(812)段写多少个事件?请概括出来,从每个事件中你认为母亲有怎样品质?(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课件明确):第一件事:母亲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

8、家子大哥的债主。表现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第二件事:母亲如何与我的两个嫂子相处。表现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第三件事: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表现母亲的“刚气”2、 课件展示问题:“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是怎么回事? 请参读胡适的自述:展示课件明确:我父初娶冯氏,结婚不久便遭太平天国之乱,同治二年(1863)死在兵乱里。次娶曹氏,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死于光绪四年(1878)。我父亲因家贫,又有志远游,故久不续娶。到光绪十五年(1889),他在江苏候补,生活稍稍安定,才续娶我的母亲。我母亲结婚后三天,我的大哥嗣

9、稼也娶亲了。那时我的大姊已出嫁生了儿子。大姊比我母亲大七岁。大哥比她大两岁。二姊是从小抱给人家的。三姊比我母亲小三岁,二哥三哥(孪生的)比她小四岁。这样一个家庭里忽然来了一个17岁的后母,她的地位自然十分困难,她的生活自然免不了苦痛。(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 3、课件展示问题: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课件明确):这是以身示范,是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是紧扣“母亲是我的恩师”,不仅写“言教”,更写 “身教”。 七、学生自读13段(第三大段)后合作探究: 1、课件展示问题:“我14岁(其实只有

10、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作者当时已是大学者、大名人,却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这合适吗?(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课件明确):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2、课件展示问题:“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连用三个“如果”,起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发言后展示课件明确):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体现了作者谦虚、不溢美、不自夸的美德。老师提示: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和气”“宽恕人”“体谅人” 有口皆碑。“一丝一毫”

11、“一点点”也体现谦虚美德。目的是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的一生影响极大。 八、小结: 1、课件展示:胡适先生的母亲对于胡适来说一人有三种身份,这就是:慈母、严父、恩师。 2、课件展示:本文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1)做为慈母之仁慈;(2)做为严父之严格;(3)做为恩师的谆谆教诲;(4)待人宽容、善良、温和;(5)也不缺乏刚性。 3、课件展示:课文具体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表达作者对母亲什么感情?(1)、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2)、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3)、用舌头舔我的病眼;(4)、母亲如何在除夕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5)、母亲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处理她们妯娌间的矛盾;(6)母亲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作者对母亲怀有敬爱和怀念之情。 九、请各组讨论中心思想并派代表发言交流。 十、拓展: 1.母亲教育儿子是非常严格的,你是怎样看待母亲的教育方法的? 2、请你说说你母亲对你严格对你关心或者是教你做人的一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