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论述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81947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论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管理学论述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管理学论述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管理学论述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管理学论述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论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论述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管理定义及其性质。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进行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3)管理的艺术性。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一是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二是组织对外部环境的适应。3、计划工作的特征计划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三个阶段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制定计划,即根据组织内外部的实际情况,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通过科学的预测,提出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组织所达到的具体目标及实现的方法。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1)目的性;(2)主导

2、性:(3)普遍性;(4)效率性。4、泰罗科学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泰罗创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确定各种科学管理原理、方法的基础。(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3)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根据这些基本出发点,泰罗提出了以下管理原理:(1)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5、霍桑试验及其结论。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1924-1932),美国

3、国家研究委员会和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由于该项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工厂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谈话研究、观察试验。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相对于“科学管理”只重视物质条件,忽视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工人生产效率影响的观点,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该实验导致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6、现代管理理论内容。二战以后,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众多的流派,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孔茨称之为“管理理论的丛林”。(1

4、)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法约尔,其代表人物包括孔茨、奥唐奈,其主要观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职能联系起来,专门研究管理过程和管理职能。(2)经验学派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鲁克、戴尔,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案例来研究管理问题。(3)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强调以系统的观点来研究管理问题。(4)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中精力研究决策问题。西蒙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的研究重点是非程序性决策。(5)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是运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来

5、进行管理决策,以提高经济效益。(6)权变理论学派权变理论学派认为,管理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采用何种理论和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而定,即所谓“权宜应变”。7、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发源于美国,但企业文化的实践却首先在日本得到较快的发展。企业文化是指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由三个部分组成:(1)企业精神;(2)企业作风;(3)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1)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导向作用;(2)对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和激励作用;(3)对员工行为具有约束和辐射作用。8、目标管理及其特点和优越性。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

6、的系统管理。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与传统管理方法相比,目标管理具有这样的特点:(1)目标管理运用系统论的思想,通过目标体系进行管理。目标管理理论把企业看作一个开放系统进行动态控制。通过目标的制定和分解,在企业内部建立起纵横交错的完整目标连锁体系。企业管理工作主要是协调各目标之间的关系,并考核监督目标的完成情况。(2)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最大能力,实行最佳的自我控制。目标管理是一种民主的,强调职工自我管理的管理制度。目标管理的各个阶段都非常重视上下级

7、之间的充分协调,让职工参与管理,实行管理的民主化。(3)强调成果,实行能力至上。目标管理中,对目标要达到的标准,成果评定的方法都规定得非常具体,明确。按照成果优劣分成等级,反映到人事考核中,作为晋级,升职,加薪的依据。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目标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向企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目标管理制度的优点:(1)目标管理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2)能有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

8、3)能有效地激励职工完成企业目标。(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9、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目标建立、目标分解、目标控制、目标评定与考核四个阶段。(1)目标建立。建立企业目标首先要明确企业的使命宗旨,并结合企业内外环境决定一定期限内的工作具体目标。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单向的,由上级给下级设定目标,即由企业领导者设定,然后分解成各级目标,最后落实到个人目标。现代管理学提倡参与制目标设定法,要求企业员工参与目标的设立。常用的有自上而下的目标制定法和自下而上的目标制定法。(2)目标分解。把企业的总目标分解成各部门的分目标和个人目标。要使所有员工都乐于接受企业的目标,明确自己应

9、承担的责任。(3)目标控制。为保证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管理者必须进行目标控制,随时了解目标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助解决。必要时,也可以根据环境变化对目标进行一定的修正。积极的自我控制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4)目标评定与考核。目标管理注重结果,对部门及个人目标的完成情况必须进行自我评定、群众评议、领导评审。通过评价活动,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及时总结目标执行过程中的成绩与不足,完善下一个目标管理过程10、决策及其特征。决策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西蒙说:“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

10、策。”决策具有这样的特征:一是超前性;二是目标性;三是选择性;四是可行性;五是过程性;六是科学性。11、决策应遵循的原则。一是满意原则;二是分级原则;三是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五是整体效用原则。(2)满意原则:满意原则是针对“最优化”原则提出的。“最优化”理论假设是把决策者作为完全理性的人,决策是以“绝对的理性”为指导,按最优化准则行事的结果。但是,处于复杂多变环境中的企业及其决策者,要对未来作出“绝对理性”的判断是不可能的。决策者不可能作出“最优化”的决策。在决策中,我们所讲的“满意”原则,就是能够满足满足合理目标要求的决策。具体讲,它包括以下内容。(1

11、)决策目标追求的不是使企业及其期望值达到理想的要求,而是使它们能够得到切实的改善,实力得到增强。(2)决策备选方案不是越多越好、越复杂越好,而是要达到能够通路分析对比和实现决策的要求,能够较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并能较好地利用内部资源。(3)决策方案选择不是要避免一切风险,而是对可实现决策目标的方案进行权衡,作到“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弊相权取其小”。12、特尔菲法特尔菲法是由美国著名的兰德公司首创并用于预测和决策的方法,该方法是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专家的意见,组织预测小组对每一轮的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后作为参考再发给各专家,供他们分析判断以提出新的论证。几轮反复后,专家意见渐趋一致,

12、最后供决策者进行决策。其特点是有三个:匿名性;多轮反馈;统计性。13、企业组织结构的含义。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其含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1)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职工的分工合作关系。(2)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权责利关系的划分。(3)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与依据是企业目标。14、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企业在设计和变革组织结构的基本原则)(1)目标任务原则。(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3)分工协作原则及精干高效原则。(4)管理幅度原则。(5)统一指挥原则和权力制衡原则。(6)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15、

1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优缺点。(1)特征也可称之为项目式组织结构,其结构图是M形的。最早设立事业部的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其发明者是管理学家斯隆和杜邦。这是一种分权式结构,它是在总公司之下设立多个事业部,事业部可以按产品、或按市场、或按地区划分,每一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产品和市场;事业部是总公司下面的一个利润中心,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2)优点其优点是:1)权力下放,有利于高层领导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问题;2)各事业部独立核算,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各事业部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率;4)便于培训管理人才。(3)缺点其缺点是,由于在总公司和各个事业部都要设

14、置职能结构,比如生产、销售、财务,容易造成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管理费用增加;另一方面,各事业部独立性强,考虑问题容易忽视整个利益,等等。16、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集权与分权是相对的,衡量一个组织集权或分权的标志主要有:(1)决策的数量。(2)决策的范围。(3)决策的重要性。(4)决策的审核。17、人员配备的基本原则。人员配备是根据组织目标和任务正确选择、合理使用、科学考评和培训人员,以合适的人员去完成组织结构中规定的各项任务,从而保证整个组织目标和各项任务完成的职能活动。要完成人员配备的任务,就要坚持如下原则:(1)经济效益原则。(2)任人唯贤原则。(3)因事择人原则。(4)量才使用原则

15、。(5)程序化、规范化原则。18、管理人员培训内容:管理人员培训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业务培训;(2)管理理论培训;(3)管理能力培训;(4)交际能力及心理素质培训。19、管理人员的选聘渠道。管理人员的来源有两方面:一是从组织内部培养、选拔、任用,即内部来源;二是从组织外部招聘,即外部来源。一个组织要得到优秀的管理者,必须同时考虑内源与外源两个渠道。(1)内部来源优点:1)他们对组织情况较为熟悉,了解与适应管理工作的过程会大大缩短,他们上任后能很快进入角色。2)选任时间较为充裕,对备选对象可以进行长期考察,全面了解,对他们的长处和短处看得比较清楚,能做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3)有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上进心。4)手续简单,费用低。缺陷:1)容易造成“近亲繁殖”。2)容易在组织内部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任人唯亲,拉帮结派,给公平、合理、科学的管理带来困难。3)内部备选对象范围狭窄。(2)外部来源优点:1)来源广泛,选择空间大。2)可避免“近亲繁殖”,能给组织带来新鲜空气和活力,有利于组织创新和管理革新。3)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4)可以要求应聘者有一定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因而可节省在培训方面所耗费的时间和费用。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