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春酒 教学设计和反思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78518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春酒 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春酒 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春酒 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春酒 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春酒 教学设计和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春酒 教学设计和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春酒 教学设计和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酒教学设计 大河沿子镇第一中学 张欣一、教学理念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中需树立大语文观。语文课要充满“语文味”,关键在于教学立意的明确得当。一堂课的教学立意,应依据文本特点、学生情况、编者意图以及教师本人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来定位。“教什么”定位清晰了,“怎么教”也就得当了。于是师生互动,深入文本,浸润在字里行间品味、感悟、鉴赏,领略文本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人文精神便在濡染中得以培养、积淀与提升。二、设计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

2、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有三境界:“吞”、“啃”、“品”。“吞”至其博,感知文意;“啃”至其深,读懂作者,体悟深情;“品” 至其灵性,领略韵致,读出韵味。春酒文字素淡却意蕴丰厚,更须细酌慢品。三、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都是有关民风民俗,地方色彩浓郁的文学作品,语言皆具平实本色。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童年、故乡、亲人、师友占据了她创作题材的绝大部分,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温婉的笔致,将这些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界。春酒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

3、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如诗一般的生活织就了如诗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诗般语言描绘出这一切: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这是一种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四、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些散文知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我引导学生凭借这些知识经验欣赏文学作品,在逐步的情感体验中,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样教学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五、教学目标1、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学会用自己的视角看世界。2、品读文中细节描写,感受生活情趣,把握人物特点。3、品读意蕴深厚、清新质朴的语言,领悟

4、童真童趣和思乡之情。六、教学重点、难点1、品味文章的传神语言及细节描写是本堂课的核心。2、品读意蕴深厚、清新质朴的语言,领悟童真童趣和思乡之情。七、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2合作品读法。3点拨鉴赏法。八、教具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等,课文范读录音九、课时安排1课时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明确目标以新年为话题引入(二)检查预习,正音释词(三)初读课文,感知文意听课文范读,注意思考几个问题。用笔在书中圈点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1.春节时,作者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作者最喜欢的是哪些风俗?2.课文除写春酒、会酒外,还在结尾写了什么?3.课文以春酒为线索,依次写了哪些内容?(四)细读课文,理解人

5、物1.你觉得哪些细节能体现儿时“我”的童心童趣?2.你从文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我”?用一句话概括。3.酿制八宝酒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呢?结合文中细节谈谈。4.文中的乡亲们又是些怎样的人?结合细节谈谈。(五)品读课文,理解深情1.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2.了解作者生平,体味思乡之情(六)拓展研读,感悟乡愁 吟诵有关乡愁诗句(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春酒 琦君 喝春酒 喝会酒 思乡之情 酿春酒 春酒教学反思 从准备这节课到授课结束,这一过程让我觉得收获很大。反复揣摩课文意图,精心备课,设计教学过程的经过久久留在我的心中。对我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可贵的锻炼和提高。 课上我注意引导,创设情

6、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由去研讨,探究。如本课的导入部分,原来是以一则住校生的日记引入的,由于八年级的学生缺乏相关的经历,情感就难以调动起来。而以过年的风俗入手,因为学生都有感触,都有过打鞭炮、喝喜酒等的经历,一下子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情感氛围的营造也就容易了。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经验、积累,学生就能快速、深入地进入文本,实现与文本的情感共鸣。课上学生发言积极,讨论热烈,很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基本达到预想的效果。其次,我认为这节课整体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从文章的初读感知到研读探讨;从品读赏析到拓展迁移是一个由表及里,再由内向外的一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次,创设情境,注意引导,结合文

7、章内容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从学生们的表情、眼神和回答问题的话语里感觉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每一节课都是一个不完美的课堂,我还有很多地方有待提高,这也许是我最应该反思的地方。一.课堂驾驭能力不够 整堂课学生的情感体验是重难点所在,但很多时候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或如评课老师所言学生的表现是平静的,似乎是被老师拉着走。究其因,除了偌大的环境让我找不到回归教室的感觉外,更主要的是在于自己的临场发挥是差强人意的。老师也指出我的课堂驾驭能力尚有距离,这也体现了一个教师自身的底蕴不足和课堂的“顿悟”不强。如在品析文章的细节描写时,我希望学生能结合具体的词语来感受其间美好丰富的情感,可当有些

8、学生的回答并没有讲到实质时,我心里开始发慌,担心在这个环节中花费太多时间造成拖堂,而不是想着怎样有效地去启发学生走出笼统的回答圈子。所以这一部分的分析显得琐碎而冗长,使整堂课时间分布也不够合理。二.朗读没达到预期效果 语文课堂少不了读书声,有了朗朗读书声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由于学生的朗读不足,才导致了在后面环节中学生的活动虽热烈却不够深入。三.提问和评价学生的语言缺少点艺术 我的提问方式是非常单一的,“还有吗?”“还有不同的回答吗”,缺乏或恰当灵活、或浅近易懂、或幽默含蓄的教学语言来启发引导,现在回想这一环节实在是不出彩的。老师的评价能牵动学生的情感感应,而我的评价可能太平常了,这点我在

9、听了后面老师的课时才越发感觉到老师评价的语言本事也是一种艺术。四.主题的发掘不够丰富 教学目标是品读意蕴深厚、清新质朴的语言,领悟童真童趣和思乡之情。生活中任何一个细节如果蕴藏着一份美好的情感都是一杯香甜的“春酒”,让这些蕴涵其中的美好情感真正地成为丰富学生情感世界的活水。而在本节课的活动中,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仅能把握语言的文本意味,对于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情感意蕴体会不够,这主要基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领不足。于是在本节课的最后环节,我把“思乡情结”升华到文化和精神层面。但很遗憾,课堂中我并没有感觉到学生内心的震动和共鸣,教师以成人的阅历和思想把对文本的解读很难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语文课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 事实上,语文课堂有围绕着语言而展开的师生活动,而经常成为充满变易性的心灵之场,各种意想不到的事件随时可能发生,这需要教师随意、随机的应变。这种应变是智慧的,是在倾听、思考、交流之中的有效沟通。 成长本身就是一种收获,没有千锤百炼的敲击哪有乘风破浪的豪情,所以,这一次让我更进一步的看到自己,看出自己。告诉自己,你成长了一次,这本身就是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