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三马说复习课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76668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三马说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三马说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三马说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三马说复习课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三马说复习课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三马说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三马说复习课(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周教研课,临沧市第二中学,李 婕,初1401班,第一部分 古诗文知识梳理,一、文言文部分,2001版课标文言文梳理及阅读训练,第9篇 马 说,考情及版本导航:近9年未考;2017云南、曲靖强预测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23课 苏教版:八年级(下)第4课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28课,知识链接,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简介,他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他曾三次上书宰相,都没有得到赏识。加上当时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让他感到明主难遇,在这种悲愤心情下,写下了马说,有“伯乐不常有”之叹。,“说”: 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

2、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马说”即谈马、论马。,预 习 案,文学常识: 韩愈(768824),字 ,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代文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 。谥号“文公”,又称韩文公。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 。,退之,唐,韩昌黎,昌黎先生集,金题演练,检测一 (2017玉溪四中名师预测)阅读马说,完成14题。(12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祇:_ (2)策之不以其道 道:_,只是,正确的方法,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

3、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尚且想要它跟普通马一样都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么?其实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为社会所用。全文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行径,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3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探 究 案,学习要求: 1、朗读课文并勾出重要 词语。 2、快速翻译课文并归纳段意。,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

4、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 说,韩 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但,连词,表转折,即使,只是;埋没,仆役,两马并驾,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

5、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凭借,著称,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顿;有时;,粮食,才能;优点,相等,疑问副词,怎么,喂,喂,这,况且,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6、“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听它鸣叫,拿鞭子,面对,唉,语气副词,表猜测, 难道,语气词, 表疑问,大概,喂,正确方法,通晓,学习成果展示,一、重点字词句梳理 1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祇:_ 辱【F】: _ 骈:_ (2)虽:_ 以:_,只是,埋没,两马并驾,即使,凭借,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或:古义为_,今义为或者 (2)尽【F】:原意为 完,活用意思为_ (3)一食:_,有时,吃尽,吃一顿,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1)_通_,意思为_ (2)千里【F】:原意为数量词,活用意思为_ (3)而:_,食,

7、饲,喂,日行千里,表修饰,可不译,4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_通_,意思为_ (2)等【F】:_ (3)安【F】:_ 且:_ (4)译文(画线句):_ _ (2015深圳,2009大庆),见,现,表现,表露,同样,怎么,犹,尚且,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表现在外面。,5.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_通_,意思为_ (2)策:原意为鞭子,活用意思为_ 尽:原意为完,活用意思为_ (3)通:_ 道:_,材,才,才能,用鞭子打,竭尽,通晓,正确的方法,(4)之:_ 以:_ (5)译文:_ _ (2014孝感,20

8、13本溪),代词,它,代千里马,按照,鞭策它(千里马)不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马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6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策【F】:_ 临:_ (2)而:_ (3)译文:_ _ (2014孝感,2013宁德、2009来宾),鞭子,面对,表修饰,手里拿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却说:“天下没有好马!”,邪,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7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_通_,意思为_ (2)其:_ 其:_,表反语,岂,难道,表推测,大概,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食马者”们“不知马”。,二、文意理解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9、一句,道出千里马境遇之悲,虽有日行千里之能却英雄无路。结合第二段内容谈谈,千里马为何被埋没?(2015长春),食马者不辨人才,不能发现千里马的不凡之处,反而使千里马被埋没。,2在对待人才方面,食马者是怎么做的? (2014张家界),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反映当时统治者不重视人才,不善于发现人才的社会现实。,3从文中看,千里马遇不到伯乐,他们有着怎样的命运?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2011安徽、呼伦贝尔,2010朝阳),需要像伯乐那样具有慧眼,能识别人才的人。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遇到自己的伯乐,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学会展现自己,抓住机遇,努力让自

10、己变得完美。,4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RJ课后习题),训 练 案,检测二 (2017昭通实验中学名师预测)阅读马说,完成14题。(12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不以千里称也 称:_ (2)执策而临之 执:_,著称,拿,握,只是埋没在仆役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槽枥之间。,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一匹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一石食。,【解析】此题属文意理解题,文章的第一段就提出“世有伯

11、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论点,文中也是以伯乐比喻赏识人才的人,以千里马比喻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此题要抓住这一点去回答。,3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分),【答案】千里马喻人才,伯乐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的作用,千里马对伯乐有依赖的关系。没有伯乐的发现和赏识,千里马就会被摧残和埋没。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示例一: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是金子总会发光,千里马有实力,就一定会施展出来; 示例二: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慧眼识英雄,千里马也需要伯乐的发掘和培养,否则只能和平常的马一样,碌碌终生。,4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