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然灾害系统及形成机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6566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自然灾害系统及形成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二章--自然灾害系统及形成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二章--自然灾害系统及形成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二章--自然灾害系统及形成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二章--自然灾害系统及形成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自然灾害系统及形成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自然灾害系统及形成机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自然灾害系统及形成机制2.1自然灾害系统2.1.1 灾害系统的概念灾害系统是复杂的地球表层之异变系统 地球表层一般定义为组成地球系统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与人类文化(技术)圈的交界面。即上至对流层顶部,下至岩石圈底部。灾害系统包含三层含义:第一:灾害系统是由天、地、人这三个子系统中各种灾害现象和成灾过程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第二:组成灾害系统的天、地、人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各种灾害现象不是彼此孤立、互不关联的,而是具有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第三:灾害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与天、地、人三个子系统中的灾害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2.1.2 灾害系统的组成要素灾害系统的组成要素,

2、不同的学者观点不同,多数人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四个要素。孕灾环境定义:包括孕育产生灾害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孕灾环境是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物质文化(人类技术)圈所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持孕灾环境占优势的学者认为:近年来灾害发生频率、损失与年剧增的原因与区域及全球环境变化有密切关系,其中最突出的是气候与地表覆盖的变化,以及物质文化环境的变化。孕灾环境(观点)的主要内容A:区域环境演变时空分异规律(气候变化、地貌变化以及土地覆盖变化过程)的重建;B:编制不同空间尺度的自然环境动态图件;C:建立环境变化与各种致灾因子时空分异规律的关系(即建立渐变过程与突变过程的相互联系)(如大气圈异常与风涝灾害的

3、关系,海温变化与洪涝灾害的关系等)D:寻找在不同环境演变特征时期的区域自然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如森林砍伐何等程度才引起水土流失,多大降水引起洪涝等)E:结合区域承灾体的变化,对未来灾情进行评估 孕灾环境论的主要结论主要理论:区域环境稳定性与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环境演变引起自然灾害的临界值域评定;特征时段(冷期与暖期、干期与湿期)自然灾害分布模式相似型重建。实践的目的:为区域制定减灾规划提供依据。致灾因子定义:指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等孕灾环境中的异变因子。持致灾因子论的学者认为:灾害的形成是致灾因子对承灾体作用的结果,没有致灾因子就没有灾害。致灾因子(观点

4、)的主要内容A:致灾因子的分类一般分为自然致灾因子和人为致灾因子B:研究致灾因子产生的机制及其风险评估持致灾因子论的主要结论主要理论: 致灾因子分类; 致灾因子形成机制和致灾因子的风险评价。实践的目的:提高致灾因子的预报准确率,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参数承灾体定义:指各种致灾因子作用的对象,是人类及其活动所在的社会与各种资源的集合。人既是承灾体,又是致灾因子。持承灾体论的学者认为:没有承灾体就没有灾害承灾体(观点)的主要内容A:承灾体的划分一般分为人类、财产与自然资源两类。 B:承灾体的脆弱性(易损性)评价C:承灾体的动态变化监测持承灾体论的主要结论主要理论承灾体分类承灾体的脆弱性承灾体的动态变化

5、监测实践的目的:为区域制定资源开发与减灾规划,防灾抗灾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灾情灾情指在一定的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条件下,因灾导致某个区域内,在一定时期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情况。灾情是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综合作用的产物,研究区域灾情是地理科学研究灾害系统的重要内容。2.1.3 灾害系统的主要特征 (1)高维特性(2)相互关联性特征(3)不确定性和不确知性特征 (4)开放性特征(5)动态性特征(6)生态经济性和社会性特征 2.2自然灾害系统的形成2.2.1区域灾害系统论科学家在研究大量区域灾害案例的基础上系统地进行理论总结,相继出版了两本影响广泛的专著,一本是由Burton、Kates、Whit

6、e三人合著的作为灾害之源的环境,1978年首次发行,1994年进行了修改,即第二版。这是以美国著名地理学家Gibert White在1945年发表的“人类对洪水的适应”一文为开端,从人类行为的角度系统地分析资源开发与自然灾害的关系,进而对世界各地的灾害案例进行了分析写成的。另一本是1994年由Blaikie、Cannon、Davis和Wisner四人合著的风险:自然致灾因子、人类的脆弱性和灾害,他们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的综合作用的角度,系统地总结了区域资源开发与自然灾害的关系。这两本书基本上阐述了当前国际上区域灾害系统研究理论的核心。巴顿凯特怀特的区域灾害论作为灾害之源的环境一书共有9

7、章,其中关于区域灾害的理论阐述主要集中在“致灾因子、反应和选择”这一章。他们用以下两个模型表述了作为人地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产物灾害形成过程的概念模型。 自然事件系统资源 灾害 响应 人类利用系统图:来自于自然与人类的资源与灾害 (Burton) 位置 位置变化 选择/变化 使用 使用变化 有目的调整 减少损失 预防效应 改变事件 接受损失 分担损失 调整 承受损失 折扣损失 偶尔调整 减少损失 选择使用/位置灾害事件前后时间 以 前 警戒 灾害期 之 后 年数 100 10 1 0.1 事件 +0.1 +1 +10 +100图为:灾害过程中人类三种调整的选择 (Burton)图1表明:由于自然与

8、人类相互作用,形成资源和对人类危害的致灾因子,对这些致灾因子的反应,社会必须寻找缓和自然事件系统的途径,以及调查人类利用系统的位置和社会组织。图2揭示了人类行为在减灾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即面对自然致灾因子,人类应调整自己的选择,以减轻灾害的影响。布莱凯坎农戴维斯威斯纳的区域灾害论风险:自然致灾因子、人类的脆弱性和灾害一书的核心包括两个模型。(1) 第一个模型是“压力与释放”图3表明:灾害是两种相对应力的交汇,即灾害是由脆弱性承灾体与致灾因子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改变致灾因子是困难的,所以减灾的关键是降低承灾体的脆弱性,增加承灾体的抗灾能力。为此,必须发展经济,增加减灾资源。(2) 第二个模型:

9、“途径模型”增加减灾资源图4表述的是增加减灾资源、对付灾害的概念化模型的实质,即对人类脆弱性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表明增加承灾体的抗灾能力,以减轻脆弱性,改进防灾与恢复的能力。从以上两个模型比较可知:第二个模型是第一个模型中主要因素的深入分析,即对人类脆弱性根源与致灾因子相互作用的分析,也就是对于经济和政治过程是如何产生脆弱性的理解。它表明:要降低脆弱性,就必须改进防灾与恢复的能力。后一模型也是对前一简单化模型的深化。脆弱性累进1 / 2 3 根本原因 动态压力 不安全条件 灾害 致灾因子对权力:动力结构资源增加限制意识形态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缺乏:*地方学校*培训*适当的技巧*地方投资*地方市场*

10、征募自由*公共生活中的道德标准宏观力量:*迅速的人口增长*迅速的城市化*武器使用*债务支付安排*森林退化*土壤生产力下降脆弱的自然环境危险的位置没有防护的建筑和基础设施脆弱的地方经济处在风险中的生活低收入水平脆弱的社会处在风险中的特别群体冒险状况地方机构缺乏公共行动*缺乏备灾*流行病盛行风险(R)=致灾因子(H)+脆弱性(V)(R=H+V)地震强风(气旋/飓风/台风)洪水火山爆发滑坡干旱病毒和虫害图为 图3导致灾害的“压力”:脆弱性的累进(引自Blaikeie,1994)(3)灾害形成的基本过程是致灾因子与承灾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即经济与社会的不发达是导致脆弱性的根源,而脆弱性的发展与致灾因子共同

11、作用,必然导致灾害,形成如图(脆弱性的累进)的灾害发展过程。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特别注重引起承灾体脆弱性累进发展的根源、动态压力、不安全条件的动态变化,并指出:目前对脆弱性形成机制的理解还不深入,即对有些影响脆弱性变化的因子理解不够。根据这一理论,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即降低承灾体的脆弱性是区域减灾的关键。两个理论的区别(优缺点)前一理论体系对孕灾环境的理解较全面,对承灾体在灾害形成中的正、反两个方面的论证比较全面。后一理论体系则强调全球变化的因素,特别是人口增长、迅速的城市化、全球经济压力、土地退化和环境破坏、全球环境变化、战争等在灾害增加中的作用。1、社会关系及盈余、流通2A、家庭生产单元

12、一内的个人生产单元二内的个人生产单元三内的个人生产单元n内的个人2B他们的资源及财产地、劳力、资金、获取资源的期望从其它方面家庭总体对上述资源及财产支配权及个人支配权4、主次结构3A、收入3B、支配能力每个人或家庭有不同的支配能力5、家庭的选择一种或多种收入机会(一年内可有多次)反馈9、决策结果以后支配权的改变8、决策7、家庭收入生活水准对家庭收入有贡献6、生活水准家庭共同的收入机会决定着一种生活水准 在特定时间内的生死及人口改变 图4为:增加减灾资源、对付灾害的概念化模型(引自Blaikie等,1994)2.2.2、区域灾害的形成过程1)区域灾害系统的基本理论下图:从横向看,它揭示区域致灾、孕灾环境与承灾体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从纵向看,则在对区域灾害测量的基础上,对区域灾害规律的分析,并进一步揭示其形成机制,进而为区域减灾对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区域灾害测量区域灾害分析区域灾害形成过程重建区域减灾对策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