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阅读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和作文的标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6363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阅读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和作文的标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三讲:阅读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和作文的标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三讲:阅读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和作文的标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三讲:阅读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和作文的标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三讲:阅读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和作文的标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阅读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和作文的标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阅读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和作文的标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及作文的标题第一项:语文知识收藏夹一字词大闯关(一)某公司招聘经理用五个读音相同的“gong”字,作为讯吧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5分) 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ong()字;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ong()字;书写漂亮突出一个gong()字;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ong()字;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ong()字;(二)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4分)十年树木,_ 万事俱备,_千里长堤,_ 不入虎穴,_二诗句集锦。(4分)1、秦时明月汉时关,_(王昌龄从军行)2、_,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不识庐山真面目,_(苏轼题西林壁)4、东边日出西边雨,_(刘禹锡

2、竹枝词)三文学常识。(6分)1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_。由孔子修编。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由_、_、_三部分组成。2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武孙子兵法。3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4我国国歌歌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5苏联作家高耳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第二项:阅读1、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主要写了谁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主要发生什么事?结局如何?2、 文章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

3、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些常用的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表达)作者的感情。大师风范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为人之道演奏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再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在倾听中得到(jiohu)。“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一次,他收了一位名不见经( )的新生,在拜师仪式上,学生为他演奏了一首短曲。这个学生很有天赋,把这首短曲演奏的出神入( )、天衣无(

4、 )。学生演奏完毕,这位大师照例拿着琴走上台。但是这一次,他把琴放在肩上,却久久没有奏响。他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把琴从肩上又拿了下来,深深的叹了口气,走下了台。众人惊慌失( ),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微笑着说:“你们知道吧?他拉的太好了,我没有资格指导他。最起码在刚才的一曲上,我的琴声对他只能是一种误导。“全场静默片刻,然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掌声(yncng)着三个含义:一是为学生的(jngzhn)琴艺;二是为教师对学生真诚的赞美和尊重;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盛名之下的演奏家并没有担心在大庭广众之下(boyng)学生的高超,会无形中降低自己的威信。他在拥有一流琴艺和一流名师的同时

5、,也依然拥有磊落的胸怀和可贵的谦逊。仅此一点,足以称之为大师。1、根据拼音写词语。(4分) jio hu yn cng jng zhn bo yang( ) ( ) ( ) ( )2、把文中的成语补充完整。(2分)3、把下面的词语按感情色彩的不同分成两类写下来。(2分) 磊落 狭隘 狡猾 谦逊 倔强 诽谤 () () 4、“琴声是最好的教育。”请你说说小提琴演奏家所说这句话的含义。(2分)5、为什么短文最后说小提琴演奏家“足以称之为大师”?(2分)6、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60字以内)(3分)年轻的国旗这是由陈九先生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小镇只有一所大学,不大,但哪个国家的学生都有。中国来的一

6、共五名,巧了,全是女生,名付其实五朵金花。珍妮是她们的头儿。五朵金花同吃住同进出,像一家子出来的。其实本来就是一家子。学校每年春天搞一次隆重的国际街坊节。在小镇主要街道、广场上,让各国来的师生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当街展示自己国家的食品和工艺品。到那天,各界名流与方圆多少里的男女老幼都会来凑热闹,在此欢歌笑语,尽情玩乐。五朵金花耐不住好奇,头天就跑上街看街坊节的准备情况。她们要挑选有利地形,来个穿旗袍炸春卷,外加毛笔字,够中国的吧?几个姑娘这儿走走那儿看看,嘻嘻哈哈,踌躇满志。突然,一个姑娘说,好像,我好像没看到中国国旗。广场上空飘满各色国旗,赤橙黄绿青蓝紫,她们一面面数过,就没中国的,

7、咋回事?姑娘们一下懵了,她们此刻感到国旗对自己竟如此重要。珍妮的脸涨得通红,跟国旗那么红。现在只有一个办法,找校长当面问清楚。找校长?对。珍妮拔腿要走,等等,咱们一块儿去。姑娘们捆成一捆儿,碧草蓝天,斜阳映着她们匆匆的背影。白发苍苍的校长先生面对为何别国的国旗都有,却偏没中国国旗的提问,很显窘迫。是吗?让我了解一下,保证尽快答复你们。好,珍妮说,明天是街坊节,我们就在这儿等。五朵金花走出办公室,在门前的草坪上坐下来。天角渐渐泛红。春日黄昏那么短暂,像脸盆里的水,洒洒就没了。当校长走出办公室,夕阳已在天边闪烁。校长对姑娘们说,校董们大都同意悬挂中国国旗,并为这个疏忽向中国同学道歉。明天一早,你们

8、会在广场上看到中国国旗的。真的吗?真的。那本该是个安详的夜晚,人在心愿满足后睡得最甜。万万没想到,珍妮她们突然接到校长秘书的电话。秘书说,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一面中国国旗我只是说,我找不到中国国旗。如果我借你一面你会挂吗?珍妮问。你有?对,我有。当然,当然挂。好,一言为定,明天一早广场上等我。你有国旗?姑娘们把珍妮围起来。咋不早说?害我们紧张半天,死多少细胞!珍妮红着脸低下头,憋了好一会儿才说,对不起,我没有。可我不信就找不到一面国旗!姑娘们立刻打电话到北京,到纽约,到所有可能有国旗的地方,最后终于联系上位于波士顿郊外的哈佛大学中国同学会。怎么给你们?电话里的人问珍妮。麻烦你把国旗放在你家门前

9、的信箱里,我这就去取。珍妮,你疯了?珍妮笑笑,开车单程五小时,争取九小时赶回来。你们明儿一早直接在广场上等我,别忘帮我带好旗袍和化妆盒儿,咱广场见。不知那一夜姑娘们是如何度过的。特别是珍妮,迷过路吗,吃没吃罚单,饿不饿,打盹儿了没有?可以确定的是,太阳升起时,广场上的中国姑娘是五名,一个也不少。珍妮把鲜红的中国国旗交到校长手里。就在校长秘书升旗的瞬间,姑娘们一字排开,请校长为她们在国旗下合影。一,二,校长喊着。等等!珍妮挽起身旁两位姑娘的手臂,接着,她们每个人都相互挽起手臂。现在可以了,校长先生。清晨很美,像一支奏鸣曲,随风飘荡。1、第段加点词“名付其实”中的错别字是_,正确的写法是_(2分)

10、2、请具体说明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1)_(2)_3、第段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_(3分)4、珍妮两次“脸红”的原因各不相同:第段中“珍妮的脸涨得通红”,原因是_ ;第段中“珍妮红着脸低下头”,原因是_ (4分)5、从全文看,对标题“年轻的国旗”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3分)A年轻的姑娘们让国旗在异国的小镇上第一次升起B年轻姑娘们的行动表明她们就像那面飘扬的国旗C国旗在小镇的清晨升起,为小镇增添了勃勃生机D国旗是祖国的象征,寓示着伟大祖国的勃勃生机6、姑娘们为国旗所付出的努力,哪一点最令你感动?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分)_第三项:作文作文拟题目技巧标题是

11、文章的“眼睛”,“睛”点得好,不但能够突出文章的主题,而且能够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那么,画龙该怎样点睛呢?一、标题确切是前提 确切,就是要做到文章的题目与内容相符。如杨琴写她们中队的同学为敬老院的孤独老人做好事,给老人带来幸福和欢乐这件事。起初她拟的题目是敬老是美德,这个题目看起来是写敬老是一种美好品德的体现,是说道理的。它像思想品德课本上的题目。但与写的内容不大相符,不切题。后来就改成了敬老院里的笑声,这个题目就确切了。“敬老院”规定了范围。为什么会发出笑声?少年儿童为老人做好事,老人欢乐,儿童们也高兴,老少都高兴地笑了。这个题目就包含了所写的全部内容。而且“笑声”一词含有较深的意义。笑声里

12、有敬老的美德,有老人的欢乐,有崇高的文明风尚,有社会主义的优越,有党的恩情二、标题新颖是关键 新颖,就是文章的标题要醒目,与众不同,不落俗套,引人注目。如孙悟空看豆子,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怎么会帮我们看豆子呢?又如药,是甜的,“甜”决不是药味本身,爱才是甜的。这个题目既点出了文章的实质,又引人入胜。再如千金难买“千金”一笑,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为何千金难买一笑呢?独特新颖,给人以思考的余地。这些题目,读者一看到就会希望知道文章的内容,能激起阅读的兴趣。三、标题简洁是核心 简洁,就是指文章的题目用语要精炼。能用三个字说清楚的,决不用五个字,能用八个字说清楚的,决不用十个字。如狼牙山五壮士,绝不是说五个壮士是居住在狼牙山上的,而是指五个壮士在狼牙山上与敌人战斗到最后而壮烈牺牲。因此完整的话应该是在狼牙山浴血奋战的五个壮士,但是作者在确定题目时,对题目进行了语言的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