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育苗技术规程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562639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苗圃育苗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苗圃育苗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苗圃育苗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苗圃育苗技术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苗圃育苗技术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苗圃育苗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苗圃育苗技术规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苗圃育苗技术规程苗圃区划 根据育苗生产需要,苗圃应划分为生产区和辅助区。 1、生产区用地不得少于苗圃总面积的,一般可分为以下五个小区:幼苗繁殖小区。宜设在土质好、水源近、并靠近管理区的平坦地段。小苗培育小区。宜靠近幼苗繁殖区。大苗栽培小区。宜安排在土质一般的平地或缓坡地。科学试验小区。根据不同试验的需要,分别在上述小区内选定,一般宜设在管理区附近。母本小区。应在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处建立;也可在圃外建立采种基地。2、辅助区包括管理区、机具站、仓库、积肥场等。要统筹规划,科学安排道路、水、暖、电等系统;苗圃周围宜营造防护林。整地、施肥和轮作1、整地 种植前应先整地,并达到以下标准:深翻土壤。翻耕深

2、度繁殖区宜为,栽培区为以上。为耕作层较浅,应逐年加深。修筑排灌沟。沟渠应按小区设计,结合畦床的设置进行修筑。作畦。根据生产和操作需要,设置方形或长方形畦床,整平畦面。土壤消毒。应定期进行土壤药物消毒。 生荒地和其他用地如用于育苗,应先浅耕灭茬,然后再翻耕;如有条件,可先种植一茬绿肥以提高地力。 2、施肥 苗圃应常年积肥,以积有机肥为主,广开肥源。 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有机肥应腐熟后施用。要逐步推广复合肥料。 基肥于翻地前施入,撒布均匀。追肥于苗木生长期施用,一般在生长初期以氮、磷为主,中期以氮为主,后期以磷、钾为主。应注意微量元素和根外施肥的应用。 施肥要与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相结合。带土

3、球苗木出圃后应及时补回栽培土和有机肥。 3、轮作和休闲 为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育苗地应实行轮作和休闲制。 除互为病虫害寄主的种类外,其余苗木品种均可轮作。 土地瘠薄或有严重病虫害时,应深翻休闲。休闲地应种植绿肥;休闲期不得超过一年。苗木繁殖繁殖准备 1、作好繁殖床。选择保水、排水和通气性能良好的材料为基质,搞好繁殖场地的消毒。2、常年进行繁殖要建造温室,推广容器育苗。尽量采用技术先进的温室和配套装置,逐步实现工厂化育苗。3、种子采集的亲本必须选择生长健壮、适应性强和无病虫害的壮龄母树,并根据育苗目的和要求,分别选用不同性状和功能的优良品系。 4、做好种源调查,适时采种。采集时

4、严禁混杂,并详细记载采集地点、时间和种名。 播种繁殖 1、为了获得数量多、抗性强和易于驯化的苗木,宜采用播种繁殖。 2、种子采后应立即选种。选种标准为外观正常,粒大充实,内含物新鲜,无病虫,纯度和含水量适度。 3、种子要及时处理,不随采随播的种子应妥善贮藏。 4、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测定发芽率,合理确定播种量。不易发芽的种子必须进行物理或药物催芽处理。5、播种时间应根据种子生理特性决定。一般为春播,休眠期长或带硬壳的种子宜秋播,易丧失发芽力的种子宜随采随播。 6、播种方式有条播、撒播和点播等。一般树种采用条播,少粒种子宜撒播,大粒或名贵种子应采用点播,有条件者可采用容器育苗。 7、播种要均匀

5、适度,播后立即覆土,覆土厚度应根据种子大小和土壤、气候条件而定。播种后要保持苗床湿润,防止板结。营养繁殖 1、为了保持母本原有性状,获得早开花结实的苗木,宜采用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可分为扦插、压条、埋条、分株、嫁接等方式。 2、播插繁殖。适时采集发育良好的枝、叶或根作插穗,易生根的树种可在大田扦插,较难生根的树种可在保护地扦插,并用生根素处理。要注意防止倒插。硬枝扦插。落叶树于落叶后选取年生壮枝,分级贮存于冷凉湿润处,到次年春季扦插。常绿树于春、秋季和雨季随采随插。软枝扦插。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插穗,随采随插。根插。宜在春、秋季进行,根穗顶部与土面平齐。 3、压条繁殖。扦插不易生根的树种采用

6、压条繁殖法。凡压条繁殖时,均应先将 压入土中枝条的表皮刻伤或行环状剥皮,待形成根系后方可剪离母树培育。压条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伞状压条。亦称普通压条。在早春发芽前将母树年生壮枝向四周弯曲,埋入土中,并使枝梢直立露出土面。偃枝压条,将母树基部一年生萌条偃伏于地面,待叶芽萌发生长到时,剪去新梢基部叶片,将偃伏的枝条连同新梢基部平置于深的土沟内,用细土填实。空中压条。亦称高枝压条。将细土或其它保湿通气性能良好的基质装入容器后套在枝条上。此法主要用于不易生根的珍贵苗木的繁殖。4、埋条繁殖。在秋季从已落叶的母树上采集根部萌发的长枝,混沙埋藏,次年春季将枝条平置于深的土沟内,上覆细土,灌水,并保持土壤湿润

7、。 5、分株繁殖。一般在春、秋季将母树根部萌发的枝条连根分离出来栽植,多用于根蘖发达的树种。 6、嫁接繁殖。根据繁殖要求,选择接穗与砧木之间亲和力强、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树种进行嫁接。切口要平滑,各项操作要衔接迅速,保持形成层接触面的吻合。接后应加强管理,采取遮荫、保湿、培土、去砧等措施,提高成活率。枝接。一般在春季发芽前随采随接。如秋季采穗,应蜡封低温贮藏至次年春季使用。芽接。一般在夏末秋初砧木易离皮时进行。接芽不宜贮藏。幼苗抚育1、幼苗出土后,在傍晚或阴天陆续揭除覆盖物,对易受日灼的树种和软枝插条应及时搭棚遮荫。 2、幼苗抚育区应设喷灌,扦插床应设喷雾装置。喷水量和喷雾量根据苗木生长情况而

8、定。 3、应清除床面、步道和沟渠中的杂草。一般宜采用化学除草。雨后和灌水后表土微干时应进行中耕。 4、播种苗出齐后应间苗次,定苗疏密均匀,过稀处应予补栽。 5、扦插、压条、埋条及嫁接繁殖苗应及时剥芽去蘖,已木质化者则用枝剪剪除。 6、应十分注意防治幼苗病虫害,一经发现病虫,应及时喷药,防止蔓延。 7、根据幼苗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追肥,生长旺季每天施肥一次,还可酌情进行根外施肥。8、幼苗须注意防寒。根据其抗寒能力的强弱,分别采用灌封冻水、设风障、覆盖、搭棚等措施,长根而未出土的秋播苗应覆土越冬。 大苗培育移植1、年生小苗必须移植,将其养成具有完整根系和一定干型、冠型的大苗。 速生树种移植次,慢生树种

9、移植次以上后,即可定向培育出圃。 2、移植期以春季为主。在秋季移植落叶树时,应在苗木落叶后进行;雨季移植应以带土球移植为主。北方可于冬季带土球移植针叶树。 3、移植株行距依苗木生长需要而定,并要便于蓄力和机械操作。 4、苗木在掘、运、栽的过程中应尽量缩短时间,并分级栽植或予以假植。苗木栽植后应立即灌水。 修剪 1、苗木修剪方式因树种及培育目的而定。一般从自然树形为主,因树造型,轻量勤修,分枝均匀,冠幅丰满,干冠比例适宜。乔木类:行道树苗木要求主干通直,主、侧枝分明,分枝点高,并逐年上移,直到规定干高为止;庭园观赏树苗的主干不宜太高,可养成多干型或曲干型等。灌木类:枝叶茂密,主枝支,并分布匀称。

10、针叶树类:养成全冠型或低干型者应保留主枝顶梢;顶梢不明显的树种宜养成多干型或几何型。 绿篱类:应促其分枝,保持全株枝叶丰满。也可作定型修剪,出圃后拼装成绿篱。地被、攀缘类:主蔓支,分布均匀。 特殊造型苗木应分步骤修剪成型。 2、休眠期修剪以整型为主,可稍重剪;生长期修剪以调整树势为主,宜轻剪。有伤流的树种应在夏秋修剪。 3、其它栽培技术措施 a要加强灌溉、施肥、中耕、除草等技术措施,促使苗木健壮生长,达到预定指标。 b要注意预防旱、涝、风、雹、严寒、酷热等自然灾害和人、畜的损伤提高苗木保存率。 c合理间作、套种和补苗,提高土地利用率。病虫害防治1、苗圃应设专人负责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虫情预测预

11、报,建立植保档案。 2、应根据本地区不同树种和不同生长阶段的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制订长期和年度防治计划,采取生物、化学和物理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 3、认真进行土壤和种苗消毒。避免具有相同病虫害的苗木在一块地上连接种植或连年栽植;不得在育苗地种植易感染病虫的蔬菜和其它作物。 4、严格执行国家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未经检疫的种苗不得引进或输出。 5、对病虫害采取防治措施时,应十分注意保护天敌。 6、应重点防治下列病虫害:根部病虫害:立枯病、根腐病、根癌病;蛴螬、蝼蛄、灰象岬、金针虫、地老虎、线虫等。叶部病虫害:锈病、白粉病、褐斑病、黄化病、丛枝病;蚜虫、红蜘蛛、卷叶虫、避债蛾、巢蛾、天社蛾、刺蛾等。枝

12、干病虫害:腐烂病;透刺蛾、木蠹蛾、天牛、吉丁虫、介壳虫等。 7、使用药剂应严格执行国家植物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尤其应注意以下几点:正确选择药剂,防止植物产生药害。在有效范围内,宜使用低浓度农药。应注意换用不同药剂,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不得使用高污染、高残毒和彼此干扰的药物,提高防治效果。必须执行植保操作规程,确保人畜安全。 苗木出圃出圃准备: 1、苗木出圃前应对在圃苗木进行调查,将准备出圃的苗木的品种、规格、数量和质量加以统计,以便按计划出圃。 2、出圃苗木应符合园林苗木产品标准的各项规定。 3、年生以下的常绿树苗,移植不足年时不得出圃,年生以上的移栽不足年时不得出圃。 4、大苗出圃应行环状断根,断根后可在年内出圃。 掘苗 掘苗规格 小 苗苗木高度/cm 应留根系长度/ cm 侧根(幅度) 直根30 12 1531100 17 20101150 20 20 大、 中 苗苗木胸径/cm 应留根系长度/ cm 侧根(幅度) 直根3.14.0 3540 25304.15.0 4550 35405.16.0 5060 40456.18.0 7080 45558.110.0 85100 556510.112.0 100120 6575 带土球苗苗木高度/cm 土球规格/ cm 横 径 纵 径100 30 20101200 4050 3040201300 5070 4060301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