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角边角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561817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角边角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角边角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角边角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角边角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角边角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角边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角形全等角边角(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12.2.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AAS) 设计者 侯建军 单位 内蒙古磴口县 诚仁中学 授课年级 八年级所用教材人教版章节名称12.2.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AAS)课时第三课时课标要求掌握基本事实: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证明定理: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2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过程与方法:1激趣导入法,由生活实际引入本节课的内容。2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体验三角形全

2、等条件的探讨过程3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会将三角形全等运用到实际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积极投入,激情展示,体验成功的快乐。内容分析12.2.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AAS)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第11章第2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两个判定方法,,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这个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的现状是学习基础差,没有自信,我主要采取学生小组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

3、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教学重点已知两角一边的三角形全等探究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认真预习课本39页至41页内容,准备好三角板,圆规,剪刀,卡纸,铅笔教学策略小组合作,教

4、学案引领,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开始,将实际问题“生活化”,有利于学生体会与实验,思考与探索。在教学设计中,注意遵循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

5、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生产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全等三角形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程资源教学目标导入新课导入新课:(3-5分钟)由前几节课学过的知识和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情景设置导入

6、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认真倾听,并观察课件所展示的问题,知道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多媒体课件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学习新知明确目标环节1、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边角”“角角边”条件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2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探究新知一环节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任务:两角和它们

7、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间10分钟)归纳出全等三角形判定(三)并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教具、课本和学案探究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探究新知二环节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任务: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是否全等组织学生进和小组合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时间10分钟)归纳;由上面的证明可以得出全等三角形判定(四)(三)并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教具、课本和学案探究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是否全等巩固新知环节明确练习内容,给学生提示题目的变式积极思考,小组合作,充分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证明课本、学案巩固新知,掌握本节所学

8、判定的运用课堂小结环节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习的内容学生积极思考,表述本节内容多媒体对本节所学知识回顾,认识思路达标检测教学目标测试题目内容了解,知道本节所学习的三角形的判定的方法及在具体的证明题中的运用。1已知ABAB,AA,BB,则ABCABC的根据是( )2题图ASASBSSACASADAAS板书设计 12.2.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AAS)判定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四: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例1、如下图,D在AB上,E在AC上, AB=AC,B=C求证:AD=AE2、已知:点D在AB上,点E在AC上, BEAC, CDAB,AB=AC,求证:BD=CE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根据初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