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情感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59637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情感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七章-情感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七章-情感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七章-情感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七章-情感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情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情感(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情感本章要点:1、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的关系2、情感的功能,情感的种类3、意志的概念,意志行动的特征4、意志、情感、认识的关系5、意志行动的分析6、情感、意志与教学小栏目71古代审案 (1)我国古代官员审案时有这样的方法,给被告的嘴里放上一把干燥的米饭。如果在审讯之后,他吐出的米饭仍是干燥的,他就被认定为是有罪。其心理学依据是,当人恐惧、焦虑时的一个生理变化是唾液分泌减少,嘴会变得干燥。(2)据说,从前印第安人也有类似的审案做法。法官向偷窃嫌疑人讲述与案情有关的词句,诸如“偷钱”、“钱袋”、“被害人的姓名”、“钱的数量”等等。被告必须不加停顿地回答,同时,还要很轻微地敲锣,敲出的声音

2、只能让法官听到,站在远一点的人就听不到。如果一个人真的有罪,由于恐惧和紧张,他在回答法官的问话时,就会语无伦次,并不自觉地使劲敲锣,旁听者听到锣声就会指控他是贼。第一节 情感的概述一、什么是情感(一)情感的定义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并不是无动于衷的,人对接触到的复杂的客观事物总是抱有不同的态度,并以带有特殊色彩的主观体验和外部形式表现出来,人学习顺利时感到喜悦,遇到不幸时感到悲痛,面临危险时感到恐惧等都是不同的情感表现。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对情感的涵义作一阐述。首先,任何情感都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

3、起的,客观事物是人们情感得以产生的源泉。世界上不存在无缘无故的情感,和煦的阳光、清凉的海风,会使人心旷神怡;而拥挤的公交车、欠债的通知单,会使人焦虑紧张。其次,情感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客观事物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不是任何客观事物都能引起人的情感体验。例如,在一般情况下,车声、铃声不能引起我们的情感体验,但当我们需要冷静地思考时,这些声音就会使我们觉得讨厌;当你急切地盼望下课时,电铃的响声就会使你感到特别愉快;当我们站台久侯来车时,公共汽车驶来的声音就会使我们非常高兴。这都说明客观事物是否能引起人的情感,是以

4、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凡是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当客观事物一方面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而另一方面又妨碍了人的另一种需要的满足时,则会引起复杂的情感体验,如悲喜交加、啼笑皆非、百感交集等。总之,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人的需要是情感产生的中介。第三,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某种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是情感产生的直接原因。即便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一定的,但由于人的认识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如被动吸烟给人们带来的情感体验就与人们对吸烟危害的认识有关,认识越深刻,就越会对吸烟和烟雾感到厌恶。 (二)情绪

5、和情感的关系前面我们所讲的情感实际上包括了情绪和狭义的情感两部分。情绪和狭义的情感(简称情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情绪一般是指个体在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境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情感是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人的感情世界是由情绪和情感所构成的统一体,二者有紧密的联系,很难加以严格的区分,只能从不同角度对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加以说明。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通常与生理需要相联系,而情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情绪通常是有机体在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例如,饮食会引起满意或不满意的体验,危险会引起恐惧的体验等

6、。情绪是低级的、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是与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例如,人对交往的需要、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事业上获得成就的需要等满足与否所引起的体验都属于情感。情感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高级的、人所特有。 (2)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情绪总是带有情境性,一般由当时的情境所引起,容易迅速减弱,经常随情境改变而改变;情感则不仅具有情境性,而且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例如,孩子的顽皮可能引起母亲的确愤怒,但每一位母亲绝不会因为孩子引起的一时生气,就失去对孩子的母爱,母爱是一种情感,它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3)情绪具有明显

7、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和深沉。情绪带有较多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比如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情感则比较深沉,而且常常以内隐的形式存在回以微妙的方式流露出来。情绪一旦发生,其强度较大,且伴随机体生理上的变化,甚至使个体一时难以冷静或难以控制;而情感一般不出现上述情况,她始终处于意识支配之下,强度比较小,深沉而内隐,生理变化也不太明显,常常出现内心激动而外表不动声色的现象。(4)情绪发生较早,情感则发生较晚。情绪是一种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心理学家林传鼎对500名新生儿的观察发现:新生儿就具备了情绪体验,最初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两种,到3个月末,就有欲求、喜悦、厌恶、岔急、惊骇、

8、烦闷等六种情绪反应;情感发生较晚,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是相对的,二者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它们都是对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是同一类型的心理活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在一般情况下,情感的产生会伴随有情绪反应,情绪的变化又常常受情绪的支配。例如,有爱国主义情感的人,看到祖国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会感到兴奋和喜悦;如果祖国受到敌人的侵犯,会无比愤怒;在祖国处于为难的时刻,又会表现出十分忧虑的情绪。为此,有些心理学家把形形色色的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情感。也有些心理学家对情绪和情感两个

9、概念不作严格区分,常常交换使用。二、情感的功能(一)情感的动力功能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情感能够以一种与生理性动机或社会性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即它对人的一切认识和行动都起着推动作用。有时我们会努力去做某件事,只因为这件事能够给我们带来愉快和喜悦。从情感的动力特征看,分为积极增力的情感和消极减力的情感。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增力的情感会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推动人积极地行动,产生强烈的动力作用;而恐惧、痛苦、自卑等消极减力的情感则使人精神不振,心灰意懒,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产生阻力作用。有些情感同时兼有增力与减力两种动力性质,如悲

10、痛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以使人化悲痛为力量。情感也可能与动机引发的行为同时出现,情感的表达能够直接反应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感也被视为动机潜力分析的指标,对动机潜力的分析可以由对情感的分析获得。例如,当面对应激场面时,个体的情感会发生生理的、体验的以及行为的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告诉我们个体在应激场合动机潜力的方向和强度。当面临危险时,有的人头脑清晰,沉着冷静地离开;而有些人则惊慌失措,浑身发动抖,不能有效地逃离现场。这些情感指标可以反应出人们动机潜能的个体差异。(二)情感的调节功能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的功能。情感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具有影响作用,

11、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适当的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积极的组织功能,而不当的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消极的瓦解功能。1、促进功能良好的情绪情感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耶尔克斯道森定律就说明了情绪与认知操作效率的关系。不同情绪水平与不同难度的操作任务有相关关系:在困难复杂的工作中,低水平的情绪有助于保持最佳的操作效果;在中等难度的任务中,中等情绪水平是最佳操作效果的条件;在简单工作中,高情绪唤醒水平是保证工作效率的条件。总之,活动任务越复杂,情绪的最佳唤醒水平就越低。我们了解了情绪与操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就能更好地把握情绪状态,使情绪成为我们认知操作活动的促进

12、力量。2、瓦解作用情绪对认知操作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不良情绪对认知活动功能的瓦解上。一些消极情绪,如恐惧、悲哀、愤怒等,会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恐惧情绪越强,对认知操作的破坏就越大。考试焦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考试压力越大,考生考砸的可能性就越大。一般来说,中等程度的紧张是考试的最佳情绪状态,过于松弛或极度紧张都会瓦解考生的认知功能,不利于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当一个人悲哀时,会影响到他的工作或学习状态,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易分神,思维流畅性降低等。(三)情感的信号功能情感的信号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感能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号传递的功能。一个人可凭借表情来传递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心理学家阿尔伯特(Alb

13、ert)研究了英语使用者的交往现象后发现,在日常生活中,55%的信息是靠非言语表情传递的,38%的信息是靠言语表情传递的,只有7%的信息才是靠言语传递的。表情比语言更具生动性、表现力、神秘性和敏感性。特别是在言语信息暧昧不清时,表情往往具有补充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表情准确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表情去辨认对方的态度和内心世界。表情可以分为三种:1、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指面部肌肉和腺体的变化所表示的情绪状态。人的面部表情千差万别,表达面部感情的器官有眼、眉、口、鼻以及面部的皮肤肌肉。如哭泣时,眼部肌肉收缩;悲哀时,眼、嘴下垂;愤怒时,眼、嘴张大;盛怒时,横眉瞪眼,紧握拳头;羞愧时,面

14、红耳赤;震惊时,面色苍白等。面部的这些表情动作显示了人的各种情绪状态。2、身段表情身段表情是指由躯体的姿态变化所表示的情绪状态。其中以手、足的动作最明显。高兴时,手舞足蹈,拍手鼓掌;悔恨时,捶胸顿足;焦急时,两手相搓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身段表情上存在差别。例如,有的国家摇头表示赞成,点头表示反对;而有的国家正好相反。3、言语表情言语表情是指由言语的声调、节奏、速度、音色等方面所表示的情绪状态。同样一句话,由于说话者的声调、节奏、速度、音色等方面的不同,往往可以使人就说话人的情绪做出相当准确的识别,而听话者的感受也因之而有很大差异。悲哀是语调低沉,语速缓慢;喜悦时语调

15、高昂,语速较快。(四)情感的感染功能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予影响的功能。当一个人生情绪时,可以通过表情外显,为他人所觉察,并引起他人相应的情绪反应。例如,你走在大街上,看见有人被车撞伤,在路边痛苦的呻吟,你自己也会产生难过的心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的情绪能引起另一个人完全一致且咎由自取相当强度的情绪,我们称之为情感共鸣。其实,这是最典型、最突出的移情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感会影响他人的情感,而他人的情感反过来再影响这个人的原先情感。这就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发生相互影响。(五)情感的身心保健功能情感的身心保健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人的身新健康有增进或损害的效

16、能。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能使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体内个系统活动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和体内化学物质处于平衡状态,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效率,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不良的情绪情感状态的长期存在,使人惶惶不可终日,使由情绪引起的生理变化久久不能复原,其结果必然降低人体抵抗细菌和其他引发疾病因素的能力,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有许多心因性疫病与人的情绪失调有关,如溃疡、偏头痛、高血压、哮喘、月经失调等。有些人患癌症也与长期心情压抑有关。一项长达30年的关于情绪与健康关系的追踪研究发现,年轻时性情压抑、焦虑和愤怒的人患结核病、心脏病和癌症的比例是性情沉稳的人的4倍。所以,积极而正常的情绪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