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直肠肛管疾病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59410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直肠肛管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七章直肠肛管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七章直肠肛管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七章直肠肛管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七章直肠肛管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直肠肛管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直肠肛管疾病(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直肠肛管疾病 大纲要求1.解剖(1)直肠的解剖(2)肛管的解剖2.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和直肠息肉(1)概念(2)诊断(3)治疗3.直肠癌(1)临床表现与诊断(2)手术方法及适应证第一节解剖重要!(一)直肠的解剖 直肠全长约1215cm。 以腹膜反折为界: 直肠上段:其前面和两侧均有腹膜覆盖,并与膀胱或子宫之间形成直肠膀胱或直肠子宫陷凹。 直肠下段:全部位于腹膜外。 男性: 上部前方:隔以直肠膀胱陷凹与膀胱底上部和精囊相邻。 下部前方:借直肠膀胱膈与膀胱底、前列腺、精囊腺、输精管及输尿管相邻。 女性: 上方:隔着直肠子宫陷凹与子宫颈、阴道后穹隆相邻。 下部:借直肠阴道膈与阴道后

2、壁相邻。 上部与结肠粗细相同,下部扩大成直肠壶腹。 该处有上、中、下三条半月形直肠横壁,称直肠瓣。 肛柱:直肠下端黏膜处的纵行皱襞。 肛瓣:相邻肛柱的基底之间有半月形皱襞。 肛窦:肛瓣与肛柱下端围成肛窦,是肛门腺的开口处,囊内易存粪屑,继发感染易发生肛窦炎。 肛乳头:肛柱与肛管的相连处有三角形的肛乳头。 极其重要!【齿状线】TANG 直肠与肛管交界处,由肛柱和肛瓣形成的一个齿状环。 是直肠肛管的交界线,也是内、外胚层的交界处。 既是重要的解剖学标志,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齿状线 本质 神经 动脉 静脉 淋巴引流至 以上 黏膜 自主神经支配,无疼痛感 直肠上、下动脉 经直肠上静脉回流至门静脉 腹

3、主动脉旁或髂内淋巴结 以下 皮肤 阴部内神经支配,痛觉敏锐 肛管动脉 经肛管静脉回流至腔静脉 腹股沟及髂外淋巴结 【白线】 位于齿状线与肛缘之间,为内括约肌下缘与外括约肌皮下部交界处; 指检可触及一浅沟括约肌间沟。(二)肛管的解剖 起自齿状线,止于肛门缘,全长1.52.0cm。 上部内衬移行上皮,下部为角化的鳞状上皮。 周围被内、外括约肌所环绕,呈环状收缩封闭肛门。 【肛垫】位于直肠、肛管结合处,亦称痔区,为一宽约1.5cm环状海绵组织带,富含血管、结缔组织、弹性组织及纤维肌性组织(Treitz肌)。 Treitz肌呈网状结构缠绕直肠静脉丛,将肛垫固定于内括约肌上,协助括约肌封闭肛门,并感受肛

4、门精细感觉。第二节痔、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一)痔最常见的肛肠疾病。1.概念: 内痔:肛垫的支持结构、静脉丛及动静脉吻合支发生病理性改变或移位。 外痔:齿状线远侧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或血栓形成。 混合痔:内痔与外痔相互融合。2.诊断:(1)内痔: 主要表现:出血和脱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鲜血是常见症状; 问题为什么内痔不疼?内痔的好发部位:截石位3、7、11点。【例题】内痔的好发部位为膝胸位几点?【例题】内痔的好发部位为膝胸位几点?A.1、3、7B.3、7、9C.3、7、11D.2、4、6E.1、5、9【答案】E【内痔的分度TANG】 出血 脱出 I度 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便后

5、出血自行停止 无痔脱出 度 常有 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度 偶有 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度 偶有 痔脱出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脱出 (2)外痔:肛门不适、潮湿不洁、瘙痒,如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肿则有剧痛,最常见于血栓性外痔。(3)混合痔: 内痔、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度以上内痔多为混合痔。 逐渐加重,呈环状脱出肛门外环状痔。 脱出痔块被痉挛的括约肌嵌顿,以致水肿、淤血甚至坏死嵌顿性痔或绞窄性痔。3.治疗三个原则:(1)无症状的痔无须治疗;(2)有症状的痔重在减轻、消除症状而非根治;(3)以保守治疗为主。治疗方法:(1)一般疗法(调整饮食、坐浴等);(2)硬化剂注射、

6、冷冻;(3)手术:结扎法、胶圈套扎疗法、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和血栓外痔剥离术等。(二)肛裂1.概念:指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层裂伤后的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呈梭形。2.诊断: 常见于肛管后正中部位,可引起肛周剧痛。 典型的临床表现疼痛、便秘和出血。 局部检查肛裂“三联征”可确诊。 肛裂 前哨痔:裂口下端皮肤因炎症、水肿及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形成袋状皮垂向下突出于肛门外。 齿状线上相应的乳头肥大3.治疗非手术为主。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口服缓泻剂或石蜡油,以利排便;多吃蔬菜水果纠正便秘;局部普鲁卡因麻醉,侧卧位,用手指扩张肛管。 经久不愈,可采用肛裂切除术、肛管内括约肌切断

7、术。【必要的的解剖知识】1.直肠肛管肌: 内括约肌 外括约肌 肛提肌(1)肛管内括约肌: 由直肠环肌在直肠下端增厚而形成,为不随意肌。 受自主神经支配,不具备括约肛门的能力,但能协助排便。(2)肛管外括约肌:是围绕肛管的环形横纹肌,属随意肌。分为深部、浅部和皮下部。3部分组成3个肌环:深部:上环,收缩时上提肛管;浅部:中环,收缩时向后牵拉肛管;皮下部:下环,收缩时向前下牵拉肛管。 三环同时收缩使肛管紧闭。(3)肛提肌: 根据其纤维排布分别称为耻骨直肠肌、耻骨尾骨肌和髂骨尾骨肌。 是托起盆底、帮助排便和括约肛管的重要结构。(4)肛管直肠环: 由肛管内括约肌、直肠壁纵肌下部、外括约肌深部和耻骨直肠

8、肌纤维共同构成的肌环。 是括约肛管的重要结构,若完全切断将引起大便失禁。2.直肠肛管周围间隙:与肛周脓肿的发生和治疗有关。包括:(1)肛提肌以上:骨盆直肠间隙;直肠后间隙:在直肠与骶骨之间,与两侧骨盆直肠间隙相通。(2)肛提肌以下:坐骨肛管间隙(或坐骨直肠间隙):位于坐骨肛管横膈以上;肛门周围间隙:位于坐骨肛管横膈以下至皮肤之间。 这两个间隙均可经肛管后左右相通,分别称深部肛管后间隙、浅部肛管后间隙。(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1.概念:指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坐骨肛管间隙脓肿2.诊断: 全身感染症状 局部症状 1)肛门周围脓肿(最常见) 不明显 肛周持续、

9、跳动性疼痛,排便、受压及咳嗽时加重。病变处明显红肿、硬结、压痛,有波动感,可穿刺出脓液。 全身感染症状 局部症状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 开始就有,如发热、食欲不振、寒战、恶心; 由持续性胀痛而逐渐加重为明显跳痛,直肠指诊:压痛性包块、波动感。易形成肛瘘。 全身感染症状 局部症状 3)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非常明显; 不显著。CT可发现脓腔。 全身感染症状 局部症状 4)肛门括约肌间隙、直肠后间隙、高位肌间、直肠壁内脓肿 不同程度。 不明显(位置深),表现为会阴、直肠坠胀感、排便时疼痛加重;直肠指检可触及痛性包块。 各种肛周脓肿的表现(简化应试版,TANG) 全身 局部 1)肛门周围脓肿(最常见)

10、 不明显 肛周持续跳动性疼痛,明显红肿、硬结、压痛,有波动感。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 开始就有 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为明显跳痛,压痛性包块、波动感。易形成肛瘘。 3)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非常明显 不显著。CT可发现。 4)其他深部脓肿 不同程度 不明显,表现为会阴、直肠坠胀感,排便时疼痛加重;直肠指检:痛性包块。 3.治疗:(1)非手术:抗生素、温水坐浴、局部理疗、口服缓泻剂以减轻患者排便时疼痛。(2)手术:切开引流。(四)肛瘘1.概念:肛门周围的肉芽肿性管道,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是直肠肛管周围炎症的慢性期表现。由内口、瘘管、外口组成。 内口:位于齿状线附近; 外口:位于肛

11、周皮肤上,经久不愈或反复发作。 外口数目越多,距离肛缘越远,肛瘘越复杂。2.诊断: 肛门周围发现单个或多个外瘘口,并不断有少量脓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排出,有时肛门部潮湿、瘙痒或形成溃疡。瘘管位置低者,自外口向肛门方向可触及索条样瘘管。瘘管造影:发现窦道即可诊断。【肛瘘的Goodsall规律】 于肛门中央划一横线, 外口在线后方:瘘管常呈弯型,内口在后正中线处; 外口在线前方:瘘管多为直型,内口在附近肛窦上。3.治疗不能自愈,必须手术! 原则:将瘘管切开,形成敞开的创面,促使愈合。 包括:挂线疗法、肛瘘切开术、肛瘘切除术等。【实战演习】有关齿状线解剖意义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齿状线以上淋巴引流

12、入髂外淋巴结,以下入腹股沟淋巴结B.齿状线以上发生的痔是内痔,以下的痔是外痔C.齿状线以上由直肠上、下动脉供血,以下由肛管动脉供应D.齿状线以上是黏膜,以下是皮肤E.齿状线以上受植物神经支配,以下属阴部内神经支配【参考答案】A 肛裂“三联征”是指A.内痔、外痔、肛裂B.肛裂、内痔、前哨痔C.内痔、外痔、前哨痔D.肛裂、前哨痔、肛乳头肥大E.肛裂、外痔、前哨痔【参考答案】D 内痔早期的典型症状是A.痔块脱出B.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血C.疼痛伴血便D.肛门常有黏液分泌物E.肛门瘙痒感【参考答案】B 男性,36岁,便血2年,初为排便后有少量鲜血滴出,无痛,便后出血自行停止,近半年来偶有块状物自肛门脱

13、出,便后自行回缩,最可能的诊断是A.直肠癌B.混合痔C.外痔D.内痔E.直肠脱垂【参考答案】D第三节直肠癌(一)临床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1)直肠刺激症状: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肛门下坠感。(2)癌肿破溃感染症状:大便表面带血,严重时出现脓血便。(3)肠壁狭窄症状:大便变形、变细,严重时低位肠梗阻的症状。(4)晚期: 侵犯前列腺:尿频、尿痛; 侵犯骶前神经:持续性剧烈疼痛; 肝转移:肝大、腹水、黄疸、贫血、消瘦、水肿等。2.诊断检查手段 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直肠指检 简单而重要。可发现70%左右的直肠癌,而85%的直肠癌延误诊断是因为未行直肠指诊所致; 大便潜血检查 发现早期直肠癌的有效措施。阳性无症状者,癌肿发现率在1%以上; 内镜检查 可明确肿瘤位置、大小、距肛缘距离等,并明确病变性质,同时排除多发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