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添加石灰石降低灰熔点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558051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中添加石灰石降低灰熔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煤中添加石灰石降低灰熔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煤中添加石灰石降低灰熔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煤中添加石灰石降低灰熔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煤中添加石灰石降低灰熔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中添加石灰石降低灰熔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中添加石灰石降低灰熔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的灰熔点主要由煤中的酸碱化合物含量决定的,煤中酸性化合物多,灰熔点就高,反之碱性化合物多,灰熔点就低。 通过向煤中加入CaO(碱性化合物)降低煤的灰熔点是比较通用的方法,如果加入氧化铁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只是从成本方面加入石灰石考虑会节约一点。但如果石灰石加入过多,可能形成高灰熔点的硅酸钙,反而不利于灰熔点的降低。煤的灰熔点并非随着碱性化合物的增多而单调减低的。煤的灰熔点于酸性和碱性化合物的关系呈倒正态分布曲线的关系,即:先降低,在达到一最小值后,又会增加。因此,在添加助熔剂时,要根据灰熔点高的真正原因进行选择,并不都是石灰石。但多数情况下,是酸性化合物多,就是大家所说那样,添加石灰石就可

2、以了。但要注意石灰石的添加量,如果添加量过多时,反而会使灰熔点在达到最小值后又逐渐提高。石灰石和煤的比例是有要求,要求石灰石与煤质量比控制在10%以下,也就是0.1以下,但实际上,我们的生产经验是严格控制在8%以下,通常在6%以下,否则气化炉灰渣量大且易结块。不过添加的量要经过做试验得出,因为不同的煤种添加的剂量是不同的!另外就是尽量少一点加,那东西不是万能的,加多了会使灰水处理系统容易结垢,结垢的速度大大加快!由此而增加的检修费用成倍增长;若加的过量了,灰熔点反而升高!煤灰分的灰熔点(即熔化温度)取决于煤灰分的组成。如果在灰分中SiO2Al2O3所占比例愈大,则灰分的融化温度愈高,因为这两种

3、成分的特征是熔点极高,其他成分如Fe2O3、CaO和MgO的含量愈多时,则灰分的融化温度愈低,通常用下式来判断灰分熔融的难易程度。( SiO2Al2O3 )/( CaO MgO Fe2O3 )当比值大于1而小于5时易熔,比值大于5时难熔。 在水煤浆中加入石灰石能改善灰渣的粘温特性,这是因为氧化钙在灰渣中作为氧化剂,破坏了硅聚合物的形成,从而使液态灰渣的粘度降低。但是当石灰石的添加量超过30%时,熔渣顺利流动的范围反而缩小了,熔渣粘度将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添加大量石灰石后,灰渣中高熔点的正硅酸钙(熔点2130)生成量增多,而使灰渣熔点升高。所以,石灰石的添加量也不宜过多,应根据不同煤

4、种经实验后确定其添加量。石灰石添加量应控制在20%以内。影响煤灰熔融性温度的控制因素引言 煤灰熔融性是煤灰在高温下达到熔融状态的温度,主要包括4个温度值: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和流动温度(FT),在锅炉设计中,大多采用ST作为灰熔融性温度。无论电厂锅炉,还是煤气化炉的设计工作,都必须认真研究灰熔融性温度,其值大小与炉膛结渣有密切关系,并且对用煤设备的燃烧方式及排渣方式的选取影响重大。对于干式排渣炉,通常需要燃用较高灰熔融性温度的煤以防止炉内结渣,如固态排渣的电站锅炉需要燃用高灰熔融性温度的煤;而液态排渣炉,要求燃用灰熔融性温度较低的煤,以保证灰渣能以熔融状排出,如

5、在液排渣旋风燃烧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适用于工业窑炉的煤粉低尘燃烧技术,应用前景广阔,然而受燃烧器材质和环保排放限制,目前还只能燃用低灰熔融性温度、低硫的烟煤。 煤灰的熔融特性不仅与灰的成分有关,还与燃烧过程中灰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灰熔融性温度主要取决于煤中的矿物组成、其氧化物的成分和配比及燃烧气氛等。为了实现控制煤灰熔融性温度的目的,以适应不同排渣方式的燃烧、气化技术或扩大煤种的适用范围,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必要。1 测试气氛性质的影响 煤灰熔融性温度测定主要有3种气氛:弱还原性气氛、强还原性气氛和氧化性气氛。不同气氛下的煤灰熔融性变化规律不同。 在弱还原性气氛下,测定DT、S

6、T、FT均小于氧化性气氛下的测定值,且随煤灰化学成分不同,二种气氛之间的特征温度差值也不同,大约在10130。这是由于煤灰中的铁有3种价态,它们是Fe2O3(熔点为1560)、FeO(熔点为1420)和Fe(熔点为1535)。在氧化性气氛中以Fe2O3形式存在,在弱还原气氛中,以FeO的形态存在,与其他价态的铁相比,FeO具有最强的助熔效果。FeO能与SiO2、A12O3、3Al2O32SiO2(莫来石,熔点1 850)、CaOA12O32SiO2(钙长石,熔点1553)等结合形成铁橄榄石(2FeOSiO2,熔点1205)、铁尖晶石(FeOA12O3,熔点1780)、铁铝榴石(3FeOA12O

7、33SiO2,熔点12401300)和斜铁辉石(FeOSiO2),这些矿物质之间会产生低熔点的共熔物,因而使煤灰熔融性温度降低。当煤灰中Fe2O3含量较高时,会降低灰熔融性温度,且在弱还原性气氛下更为显著。弱还原气氛下的反应为: Fe2O3FeO (1) 3A12O32SiO2+FeO2FeOSiO2+FeOAl2O3 (2) CaOAl2O32SiO2+FeO3 FeOAl2O33SiO2+2FeOSiO2+FeOAl2O3 (3) SiO2+FeOFeOSiO2 (4) FeOSiO2+FeO2FeOSiO2 (5) 在强还原气氛下,煤灰在熔融过程中的氧元素被大量还原,所剩绝大部分是金属或

8、非金属单质,其单质的熔融温度要高出其氧化物许多,这些在强还原气氛下被还原出来的金属单质导致了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升高。因此,强还原气氛下的煤灰熔融性温度均比氧化气氛下高,差值在50200。 在煤灰熔融性温度测定时,通常采用弱还原性气氛,这是由于在工业窑炉的燃烧或气化室中,一般都形成如CO、H2、CH4、CO2、O2为主要成分的弱还原性气氛。所以,为了能模拟实际工业窑炉内的条件,煤灰熔融性温度测定应该在与之相似的弱还原性气氛中进行。在测定中通常采用封碳法来对实验炉内的气氛进行控制,此方法是将一定量的木炭、石墨、无烟煤等含碳物质封入炉中,这些物质在高温炉中燃烧时,产生还原性气体,通过调节封碳量来控制炉

9、内气氛,使之形成弱还原性气氛。值得注意的是,封碳量过多会形成强还原性气氛。封碳法简单易行,国内普遍采用。2煤灰成分的影响 煤灰主要成分为硅、铝、铁、钙、镁、钾、钠、钛、锰、硫和磷等元素的氧化物及其盐类。依据“离子势”的概念,在煤灰成分中,Fe2O,、CaO、MgO、Na2O及K2O属碱性组分,SiO2、Al2O3及TiO2属酸性组分。一般而言,煤灰中酸性氧化物含量越多,煤的灰熔融性温度就越高;碱性氧化物含量越多,煤的灰熔融性温度就越低。同时,因煤灰成分复杂,在一定温度下,煤灰中各组分还会形成一种共熔体,各组分含量变化较大,因而煤灰熔融性温度与灰成分间是一种不确定的数量关系。2.1SiO2对煤灰

10、熔融性温度的影响 煤灰中SiO2的含量较多,其质量分数占30%70%。几乎所有矿物组成中都含有SiO2,主要来自煤中的石英、高岭石(Al2O32SiO22H2O)和伊利石(K2O5Al2O314SiO26H2O)等矿物。煤灰中SiO2主要以非晶体的状态存在,有时起提高熔融温度作用,有时则起助熔作用。SiO2质量分数每增减1%,对熔融性温度的变化很小,仅在24;SiO2质量分数在45%60%,随着其质量分数的增加,煤灰熔融性温度降低。SiO2主要起助熔作用,原因是在高温下,SiO2很容易与其他一些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形成一种玻璃体的物质。同时,玻璃体物质具有无定型的结构,没有固定的熔点,随着温度的

11、升高而变软,并开始流动,随后完全变成液体。SiO2含量愈高,形成的玻璃体成分愈多,所以煤灰的FT与ST之差也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加。SiO2质量分数超过60%时,SiO2含量的增加对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影响无一定规律,这主要是由于SiO2是网络形成体氧化物,而煤灰中还有许多其他氧化物,这些氧化物可分为修饰中间氧化物和网络氧化物,这3类氧化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SiO2表现出助熔的不确定性。而当SiO2质量分数超过70%时,其灰熔融性温度均比较高,ST最低也在1300以上。原因是此时已无适量的金属氧化物与SiO2结合,有较多游离的SiO2存在,致使熔融性温度增高。2.2Al2O3对煤灰熔融性温度的

12、影响 煤灰中Al2O3质量分数变化较大,有的在3%4%,有的高达50%以上,我国煤灰中Al2O3,平均质量分数28.2%。文献指出,煤灰中Al2O3的含量对灰熔融性温度的相关密切程度最高,且成正相关性。这是由于A12O3具有牢固的晶体结构,熔点2 050,在煤灰熔化过程中起“骨架”作用,A12O3含量越高,“骨架”的成分越多,熔点就越高。煤的灰熔融性温度总趋势是随灰中Al2O3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煤灰中Al2O3,质量分数自15%开始,煤灰熔融性温度随着A12O3含量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升高;当煤灰中Al2O3质量分数超过40%时,不管其他煤灰成分含量变化如何,ST一般都大于1400。但由于煤灰

13、组分的复杂性和各组分的变化幅度很大,即使是Al2O3质量分数低于30%(有的在10%以下)的煤灰,也有不少样煤的ST在1400,甚至1 500以上。所以,对Al2O3含量低的煤,仅以Al2O3含量大小还不能完全确定灰熔融性温度的高低,而需要对各个成分的综合判断才能确定煤灰熔融性温度的高低。 此外,由于Al2O3晶体具有固定熔点,当温度达到相关铝酸盐类物质的熔点时,该晶体即开始熔化并很快呈流体状,因此,当煤灰中Al2O3质量分数高于25%时,FT和ST之间的温差随煤灰中Al2O3含量的增加而愈来愈小。2.3CaO对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影响 煤灰中CaO质量分数变化很大,有的低至0.1%,也有高达50

14、%以上的,但总的看来,烟煤灰中的CaO平均值最低,无烟煤灰的CaO含量最高。我国煤灰中的CaO质量分数大部分在10%以下,少部分在10%30%,只有极少部分大于30%。CaO本身是一种高熔点氧化物(熔点2610),同时也是一种碱性氧化物,所以,它对样品熔点的作用比较复杂,既能降低灰熔融性温度,也能升高灰熔融性温度,具体起哪种作用,与样品中CaO的含量和样品的其他组分有关。随着煤灰中CaO含量的增加,煤灰熔融性温度呈先降后升的趋势。CaO质量分数在30%以下时,煤灰熔融性温度随CaO的增高而降低。原因是在高温下,CaO易与其他矿物质形成钙长石(CaOAl2O32SiO2)、钙黄长石(2CaOAl

15、2O32SiO2,熔点1 553)、铝酸钙(CaOAl2O3,熔点1 370)及硅钙石(3CaOSiO2,熔点2 130)等矿物质,这几种矿物质在一起会发生低温共熔现象,从而使煤灰熔融性温度下降。如钙长石和钙黄长石两种钙化合物就容易形成1 170和1 265的低温共熔化合物。其主要反应如下: 3Al2O32SiO2+CaOCaOAl2O32SiO2 (6) CaOAl2O32SiO2+CaO2CaOAl2O32SiO2(7) SiO2+CaOCaOSiO2(假钙灰石) (8) CaOSiO2+CaO3CaOSiO2 (9) 煤灰中CaO质量分数大于40%时,ST有显著升高的趋势。这是由于煤灰中CaO含量过高时,一方面CaO多以单体形态存在,会有熔点2 570的方钙石(CaO)产生,煤灰的ST自然升高;另一方面CaO作为氧化剂,在破坏硅聚合物的同时,又形成了高熔点的正硅酸钙(CaSiO3,其纯物质在2 130熔融),致使体系熔融性温度上升。2.4Fe2O3对煤灰熔融性温度的影响 煤灰中Fe2O3的质量分数在5%15%居多,个别煤灰中高达50%以上。煤灰中Fe2O3系助熔组分,易和其他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