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静电场测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5738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静电场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章静电场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章静电场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章静电场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章静电场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静电场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静电场测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静电场测试题1.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C )A带电量较小的带电体可以看成是点电荷B电场线的形状可以用实验来模拟,这说明电场线是实际存在的C一般情况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比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要大得多D电场线的分布情况可以反映出电场中各点的场强方向,但无法描述电场的强弱2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另一个部分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3绝缘细线上端固定,

2、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附近,有一个绝缘金属球b,开始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在使a带电,则:( D )A、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B、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C、b立即把a排斥开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4、如图所示,当带正电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的电荷移动情况是:( )A、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枕形金属导体上的带负电的电子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C、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D、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5、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B )A根据E = F/q,可

3、知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电场力成正比。B根据E = KQ/r2,可知点电荷电场中某点的场强与该点电荷的电量Q成正比。C根据场强叠加原理,可知合电场的场强一定大于分电场的场强。D电场线就是点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6. 以下对“静电场”一章中几个公式的理解,错误的是:ADA.公式C=Q/U指出,电容器的电容随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的增加而增加B.由E=U/d可知,同一个电容器两板电势差U越大时板内电场强度E越大C.在公式F=kq1q2/r2中,kq2/r2是q1所在位置的电场强度的大小D.公式WAB=qUAB中,电荷q沿不同路径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功不同7.对于点电荷的电场,我们取无限远处作零电势点

4、,无限远处电场强度也为零,那么(C).(A)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强度一定为零,反之亦然(B)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但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C)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点,场强不一定为零(D)场强为零的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一点,电场强度一定为零8.若带正电荷的小球只受到电场力的作用,则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AC).(A)一定沿电场线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B)一定沿电场线由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运动(C)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但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D)不一定沿电场线运动,也不一定由高电势处向低电势处运动9在点电荷 Q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当一

5、个q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则检验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点的电势分别为:AABCD10如图所示,平行线代表电场线,但未标明方向,一个带正电、电量为106 C的微粒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当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动能减少了105 J,已知A点的电势为10 V,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CA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1所示AB21B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中的虚线2所示CB点电势为零DB点电势为20 V11.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一个粒子()通过时的轨迹如图实线所示,a、b为两个等势面,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C).(A)Q可能为正电荷,也可能为负电荷(B)运动中.

6、粒子总是克服电场力做功(C)粒子经过两等势面的动能EkaEkb(D)粒子在两等势面上的电势能EpaEpb12图中虚线所示为静电场中的等势面1、2、3、4,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 相 等,其中等势面3的电势为0. 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a、b点时的动能分别为25eV和4eV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10eV时,它们动能应为 ( C ) A10eV B19eV C21eV D29Ev+-BA13、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与一灵敏的静电计相接,极板B接地。若极板B稍向上移动一点,由观察到的静电计指针变化作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变小的结论的依据是DA

7、.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小 B. 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大 C. 极板上电量几乎不变,两板间电压变小 D.极板上电量几乎不变,两板间电压变大14.对于一个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电容器所带的电量越多,电容越大来.&K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越大,电容越大来源.mC电容器所带的电量增加一倍,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也增加一倍D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到原来的1/2,它的电容也减小到原来的1/215.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正对面积为S,对此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当增加两极板间的距离时,电容器极板间 AA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变大 B电场强度不变,电势差不

8、变C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差不变 D电场强度较小,电势差减小16传感器是自动控制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已经渗透到宇宙开发、环境保护、交通运输乃至家庭生活等多种领域.下图所示为三种电容式传感器.在以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B )A图甲是测定液面高度h的传感器,液面高度h发生变化时,通过改变两极板之间的的距离d而引起了电容C的变化B图乙是测定压力F的传感器,压力F发生变化时,通过改变两极板之间的的距离d而引起了电容C的变化C图丙是测定角度的传感器,角度发生变化时,通过改变两极板之间的距离d而引起了电容C的变化 D三个图都是通过改变两极板之间的正对面积S而引起电容C的变化17、一个电子以v04107m/

9、s的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射入电场强度E2105V/m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已知电子电量e1.61019C,电子质量m9.11031kg.试求:(1)从电子的入射点到达速度为0之点的两点间电势差是多少? 两点间距离是多少?(2)电子到达速度为0之前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解:(1) ,(2)18.如图所示,在范围很大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个电荷量为-q的油滴,从A点以速度v竖直向上射人电场.已知油滴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当油滴到达运动轨迹的最高点时,测得它的速度大小恰为v/2,问:(1)电场强度E为多大? (2)A点至最高点的电势差为多少?. (1)(2)19、为使带负电的点电荷q在

10、一匀强电场中沿直线匀速地由A运动到B,必须对该电荷施加一个恒力F,如图所示若AB0.4 m,a37,q3107C,F1.5104N,A点电势 jA100 V(不计重力,sin 370.6,cos370.8)(1)在图中用实线画出电场线,用虚线画出通过A、B两点的等势线,并标明它们的电势值,求出场强和AB间的电势差。(2)求q在由A到B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量是多少?、解:(1)由题可知,电荷所受电场力应与F方向相反,如图所示,大小 相同。E5102 V/mUABEdAB5102 V/m0.4 mcos37160 V(2)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EpqUAB4.8105 J20如图所示,在正的点电

11、荷Q的电场中有a、b两点,它们到点电荷Q的距离。(l)a、b两点哪点电势高?(2)将一负电荷放在a、b两点,哪点电势能较大?abQr1r2(3)若a、b两点问的电势差为100V,将二价负离子由a点移到b点是电场力对电荷做功还是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做功多少?解:(1)由正点电荷的等势面特点可判断a点的电势较高(2)可知UaUb,Uab0,当把负电荷从a点移往b点,Wab= qUab0,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负电荷在b点电势能较大(3)若Uab,二价负离子电量,将该离子从a点移往b点,电场力做功Wab= qUab,即克服电场力做功 21、如图所示,两带电平行板A、B间的电场为匀强电场,场强E=

12、4.0102V/m,两板相距d=16,板长L=30。一带电量q=1.010-16C、质量m=1.010-22的粒子沿平行于板方向从两板的正中间射入电场后向着B板偏转,不计带电粒子所受重力,求:粒子带何种电荷?要使粒子能飞出电场,粒子飞入电场时的速度v0至少为多大?粒子飞出电场时最大偏角为多大?4、正电荷 1.5104m/s arctan22.,如图所示,阴极K发射电子,阳极P和阴极K间加上电压后电子被加速。A,B是偏向板,使飞进的电子偏离。若已知P,K间所加电压,A,B两极板长,A,B两板间距,所加电压,电子质量,电子的电荷量,设从阴极出来的电子速度为零,不计重力。(1) 电子通过阳极P时的速度是多大?(2) 电子通过偏转电极时具有动能是多大?(3) 电子过偏转电极后到达距离偏转电极荧光屏上点,此点偏离入射方向的距离y是多大? 电视墙也就是电视背景装饰墙,是居室装饰特别是大户型居室的重点之一,在装修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电视墙通常是为了弥补客厅中电视机背景墙面的空旷,同时起到修饰客厅的作用。因为电视墙是家人目光注视最多的地方,长年累月地看也会让人厌烦,所以其装修就尤为讲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