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语文必修三说课稿合集

上传人:QQ15****706 文档编号:99556918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语文必修三说课稿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鲁教版语文必修三说课稿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鲁教版语文必修三说课稿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鲁教版语文必修三说课稿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鲁教版语文必修三说课稿合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语文必修三说课稿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语文必修三说课稿合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陈情表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千古名篇陈情表。为了更好的体现我的教学设计,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 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陈情表是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一单元“至爱亲情”话题的第一篇,它文质兼美,可以说是“言”之典范,“文”之精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知识,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在讨论质疑中培养探究能力。对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领略其艺术魅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基于以上对教学大纲及文本特点的认识,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等文言知识。(教学重点)2在理解

2、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背诵全文。3品味作者在直抒真情、不加雕琢的叙述中蕴含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义。(教学难点)二、说学情、教法及学法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有所增强,通过导学学案的帮助,在疏通文意、句法与章法的理解上障碍不大,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相对容易解决,可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采用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在鉴赏方面,则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师生配合解决。语文新课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本文的主要特点是披情入理、以情动人,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3、,需要学生反复诵读才能品悟出来。 新课标在文言文教学上有“两重一轻”,“两重”是指重诵读,重积累,“一轻”是指淡化篇章的琐屑分析。因为读背是积累语言、涵养精神,形成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鉴于以上分析,我采用五重发现法的教学模式,将课前预习,课堂交流、探究、总结与课后拓展运用有机结合,以问题式切入贯穿,以读促品。1、诵读法 通过学生多种方式的诵读(缓读、诵读、品读)体会作者在叙述中蕴含的真挚情感。2问题探究法 设计一些探究性思考题目,训练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3讨论点拨法点拨重要的字、词、句,使学生积累字词;学生在质疑讨论时,老师在必要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凄苦身世

4、苦情、孝亲之情、君臣之义。三、说教具 1、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省时的优势,对作者、写作背景、必要的文化知识以及文言现象的分类归纳梳理用多媒体展示示。2、录音机 播放名家范读带、学生诵读背景音乐。四、说教学过程我准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来达成教学目标。(一)布置课前预习,下发导学学案学案应包括作家出生年代、历史地位、政治主张和文化成就;表的文体用途;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的预习前置知识。这样方便同学们提前做好预习,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二)导入新课设计(3分钟)古人把向君王提反对意见称之为“批龙鳞”,要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而晋代的亡蜀旧臣李密仅以一篇不足600字的陈情表不但拒绝了晋武帝征召,反而

5、获得了阴险多疑的晋武帝 “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的厚待,李密用什么打动了晋武帝哪?宋代学者曾经说过:读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一个字:孝!亚里士多德说:“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我们看看李密的至孝之情是如何恰当表达的吧!(三)一问:李密为什么要给皇帝写陈情表呢?(用时5分钟)目的:引出对文体、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在充分预习的情况下,让学生回答并互相补充,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总结即可。本篇作者不需要过多的介绍,主要应让学生明白李密不愿为仕的政治原因,这需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西晋建国初年,

6、为了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蜀国灭亡后,晋武帝为笼络人心,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没有接受任命;晋武帝又征召李密为郎中,李密又未去应诏;不久,晋武帝又征召他为太子洗马,李密又上表辞谢;晋武帝很生气,地方官催逼甚紧。在这种情况下,李密写了这篇千古闻名的陈情表,真挚地表达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感情,详尽婉转地说明了自己屡次辞谢晋朝征召的原因,既表达了对晋朝皇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述了终养祖母以尽孝道的决心。文章将诉情之语与陈理之言交融一体,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四)一读: 缓读领会,感知全文,字词质疑,交流答疑,师生总结梳理文言现象(

7、15分钟)在深沉苍凉的背景音乐中,师生齐读。学生正音,勾画疑难文言现象,然后学生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梳理,用多媒体展示结论。由于课本注释比较详尽,也为了培养学生重视课本注释的学习习惯,所以,在正音时主要提示几个多音字的读音,课本很清楚的没有指出,用5分钟补全学案以下内容,1、文言实词:夙、凶、薄、息、寻、除、听、卒2、古今异义:至于,成立,告诉,不许,希冀,辛苦3、通假现象:闵,零丁,蓐4、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五)(10分钟)二问:假如你是晋武帝,李密正对着你在倾吐肺腑之言,你心情如何?听出了什么感情?体现在哪里?二读:播放名家朗读录音,通过动听的旋律、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

8、学生进入角色情景,被文中的真情所感染。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诵读,角色换位,使学生情发于心地感受。听完后,学生谈感受,老师明确:李密身世之“苦情”,对祖母之“孝情”,对皇帝感激之“忠情”充溢全文。(六)(10分钟)三问:将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调整一个位置,好不好,为什么?三读:品读全文,分小组读,组内讨论,找出文中说理的地方。答案点拨:本文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首先为唤起晋武帝的怜悯之心,作者围绕“情”“孝”二字,凄切婉转的表明心意,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借以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再举出朝廷以“孝”治天下

9、的大旗,恳求准许所请,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尽忠日长,尽孝日短,先尽忠后尽孝。全文构思缜密,脉络分明,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梳理复习本课的文言知识,背诵全文。 2.思考:现代社会中,“忠”与“孝”有何时代内涵?五、说板书设计板书应以简洁实用为原则,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也易于学生学习。而我这节课,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以简洁的文字,体现了课文的内容和作者的论证过程。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整个板书设计构成统一的一个整体,让学生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中,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本课板书设计从思

10、考“情”之内涵出发,引导学生赏析本文以情感人的思想力量,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通过诵读来品味陈情恳切、流畅自然的语言风格。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我力图用“三读”、“三问”贯穿课堂,来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究。(完)我不是个好儿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不是个好儿子,下面我从教材、教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学反思五方面说说这堂课。一、 说教材教材及目标我不是个好儿子选自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第三册的第一单元。这是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感怀亲情的叙事散文。作家在文中塑造了一位母亲的形象,用朴实的语言叙写有关母亲的生活琐事,抒发了作者的深情。我认为,本文语言通俗易懂,文

11、章主题也不难理解。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作者深沉而浓厚的感情。通过对文章具体内容的思考和探究,使学生的心灵产生一个情感空间;然后通过课外迁移阅读,将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升华到一个更高层次。 根据课标新理念、单元教学要求、课文特点及学情,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清写作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题。 2.过程和方法 学习用平实的语言,选择生活琐事来表达至爱亲情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悟母爱的伟大,感悟亲情对自己人生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品味质朴而又饱含感情的语言特点二、 说教法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

12、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教法与学法:诵读体悟,讨论探究辅助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印发课外阅读材料。课时安排:一课时三、 说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解决知识积累问题 识记重点字词 课前自主扫除文字障碍,课堂上利用课件检查预习并掌握字词的情况2、教学过程整体设计 新课标要求,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使课堂变成自主学习、交流和发现的乐园。我是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的:在导入的基础上,第一步是

13、学生们自主阅读,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第二步是筛选信息,学生寻找课文中的具体事件,感知形象,明确写作手法。第三步进行个性化解读,分组讨论探究细节描写、品味语言。第四步是启发学生联系自身及社会生活实际,理解亲情对人的重要性。最后是课外联系阅读资料感悟亲情,使学生的思想得以进一步升华。(一)联系生活 激趣导入课前播放音乐懂你,以母亲节的介绍导入新课。使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母爱亲情的相关材料,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去感受亲情,使学生快速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最朴素也最美丽,最平凡也最伟大的母爱(二) 整体感知把握主题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题目来理解文章内容以及主题,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分析文章的能力。问题设

14、置:作者为什么说“我不是个好儿子”?从标题你能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先与同桌交流,然后发表看法,让其他同学点评、补充,以此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三) 品读文本体味形象文本的解读要特别关注其核心内容: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据此,能体现主要事件、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主旨,并力求简洁。问题设置:1.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例刻画母亲这一形象的?这些事例有什么特点?学生筛选信息,独立完成2.作者选择的这些生活琐事能承载起展现“亲情”这个厚重的主题的任务吗?请分析这种写作手法,并举例。学生分组活动、合作探究,由各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四) 鉴赏语言 体味情感作者用平淡的文字表现了真挚的感情。教师着重指导诵读,引

15、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揣摩语言,感受亲情。文章中母亲对儿子的爱是一种本能与直觉,所做的事情都极普通,学生当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很容易与文章产生情感共鸣。问题设置:文章中哪些语句引起了你强烈的共鸣?反复诵读体味,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分组活动、讨论交流,由各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例子:“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这句可以看作是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作者选用“应该、但、既不、反倒”等词语,又用反问句,写出自己内疚、痛惜的心情,表达真挚朴实的感情,与文题相照应。 (五) 延伸练习 真情抒写引导学生通过体味作者的情感,触动心灵,产生共鸣。启发学生明确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个人性格的差异,母爱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无论怎样,母亲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守护天使,母爱是世间最无私、最圣洁、最珍贵的情感。问题设置:请用质朴的语言,写一句最想说的话送给母亲。鼓励学生写到黑板上去,并阐述这样说的理由。板书设计:我不是个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