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55544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第一章----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一章----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一章----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一章----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绪论(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应用文的沿革写作活动始于文字的发明。应用文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与其他类型的文章相比,应用文最大的特点是实用性。因为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它使用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阶层、甚至每个人。我国应用文写作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如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还有天文、历法、医药等内容。而最早的应用文专辑是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尚书,收集了夏、商、周等朝代的祝词、誓词、誥文(告诫、勉励。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法令等。 秦汉时期,公文文体分类和公文格式已基本形成,皇帝制作的公文“命曰制,令

2、曰诏”,有了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区别,臣下向皇上的文书有:章、表、奏,议,其作用是“章以谢恩,奏以按劾(奏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刘勰文心雕龙章表),皇上向臣的“圣旨”有:制、诏、策、戒。秦始皇时期对公文格式作了许多具体规定,例如上行文开头用“臣言”,结尾用“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遇有“皇帝”字样时,另起一行,顶格书写,称之为“抬头”。这些有明显等级观念的公文格式,被后来历代王朝沿用。 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无论从写作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看,都有明显的发展进步,主要代表人物首推曹操、曹丕父子。曹操亲自动手写过不少公文,代表作有让县自明本志令、求贤令等。曹丕的典

3、论论文,把文章分为4类8种:“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泛指记述死者经历和功德的文章)尚实,诗赋欲丽。”这4类8种,多属应用文体。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把文章分为33类,其中属于应用文的就有2l类之多。萧统编的昭明文选,选文37类,其中属于应用文的有二十多类。这些都对应用文写作理论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后人研究文体的的重要理论依据。 唐宋以后,文学创作日趋发展,不少文人致力于诗、词、曲、小说的创作,但应用文写作仍处在“政事之先务”的主导地位上。著名的唐宋八大散文家就有不少可称为“应用文”的闻名作品。 明清时期,文体分类日趋详细、繁杂。“应用文”一名出自清代刘熙载的艺概文概:“辞命体,推之

4、即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实也。” 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巨大的社会变革,必然也推动了应用文新的发展。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宣布废止几千年的体制,并颁布了新公文程式,规定政府公文为令、谕、咨、呈、示、公布、状等;并取消了“老爷”、“大人”等称呼,代之以“先生”或以职务相称。1916年7月26日,北洋政府公布了新公文程式类增至13种,并明确规定:“凡处理公事之文件为公文”,对公文概念作出了明确界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应用文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步建立起现代应用文体制。从1951

5、年到1981年的30年中,党和政府先后发布了十多个关于机关公文写作的文件,使我国公文写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1993年11月对此又作了修订,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为12类13种,这是对建国后四十多年公文写作系统的全面的总结。1996年5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了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了党的机关公文共14种;国务院于2000年8月24日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公文13种,标志着我国应用文写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12年4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6、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同时废止了1996年中办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条例的发布施行,对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将发挥重要作用。与办法对比,条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即公文处理的概念更加科学、公文的种类更加丰富、公文要素做出了调整、行文规则上做了具体规定、文件签发程序更加规范、公文办理环节更加简明、公文管理环节更加严格。 第二节 应用文的概念和特点 一、应用文的概念 应用文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处理公私事务所使用的具有一定惯用格式

7、和实用价值的文章。它包括机关应用文和私人应用文两类,或称为公务文书和私务文书。二、应用文的特点应用文同别的文体比较,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它们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要谋篇布局、用词造句、使用标点符号,讲究条理性、逻辑性,但同时必须体现其个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实用性应用文是用来办事、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的,它不同于文学作品是供人们欣赏和娱乐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应用文几乎与人们朝夕相伴。人们几乎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应用文这个记录、传递信息,商洽、处理问题的工具。可以说,在各种文体中,应用文是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文体。应用文文种繁多,应用广泛,无论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

8、会团体撰写的公务文书,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撰写的事务类文书,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处理或解决实际问题,都是具有实用价值,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写的。2、真实性应用文的真实性不同于文学作品的真实性。文学作品要求艺术真实,它不要求写真人真事,可以大胆进行艺术虚构。而应用文的真实性完全排斥虚构与杜撰,要求所写的内容真实具体,确凿有据。应用文中所用的材料必须真实可靠,符合实际,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由、数据等各种信息都要与事物原貌相一致。3、规范性应用文在长期的使用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格式。这里所说的格式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文章的结构形式。如写请示,先写请示的缘由,再写请示的要求;写消

9、息,一般按导语、主体、结尾的顺序写作;写工作报告,一般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绩、经验体会、存在的问题、基本教训、今后意见等部分。二是文面形式。包括标题的形式、有无指定说明等。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在文面上,要求有秘密等级、发文机关标识及发文字号等指定说明,对文种和语言的使用也有明确要求。各种文体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不可随意交换使用。4、简练性应用文是为了处理公私事务和解决实际问题而写的,因此语言力求扼要、准确得体。准确是要求应用文的语言表情达意不能模棱两可;得体则要求应用文的语言分清轻重缓急,区分不同的语境,恰当地使用词语、语气、句式等。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不能堆砌辞藻、滥用修辞,是应用文写作的基本

10、要求。5、时效性应用文不同于文学创作。文学创作不强调时效性,一部长篇小说、电视剧本可以写几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应用文则不同,它要求作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否则就会贻误工作,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间,将会给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利。例如,会议通知就一定要在开会前发出,若会后再写通知,就失去了它的效用。其次,应用文的处理,即传递、阅读、办理的整个过程都要讲究时效。第三节 应用文的作用和分类一、应用文的作用1、指导作用上级党政机关颁发的各类公文对下级做好各项工作起到明确的指导作用;有些还需要认真贯彻执行。即使是反映工作情况、通报典型事件、总结经验教训的公务类文书,也能对下属单位及有关人员起

11、到一定的指导作用。2、宣传教育作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制定到贯彻执行有一个中间环节,这个环节就是宣传教育。而宣传教育的功能就是由应用文承担的。例如:党和政府下发的各种文件、法规、制度等公文,就承担了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媒介作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宣传新人新事新气象,批评不良现象和揭露丑恶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是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3、协调作用上下级机关情况的沟通、信息的交流都离不开应用文。比如通知、通报、意见、会议纪要等公文都具有协调作用。特别是重大战略部署的实施、重大活动的开展,应用文的协调作用就更加明显。4

12、、凭证和资料作用应用文大多具有凭证作用。如上级下达的文件、党和政府颁布的法规、部门或单位的规章制度等,都可以作为开展工作和检查工作以及奖惩的依据;而一些条据、合同等,是经济业务中的凭证,当事人一旦与对方产生经济纠纷,有了这些凭证便可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去追究对方责任,以维护自身的利益。应用文大都具有资料作用。很多应用文本身就是历史档案资料,如各级各类档案馆或档案室里保存的文字资料几乎都是应用文。二、应用文的分类应用文的种类繁多,由于标准不同,它的分类也不尽相同。从来源上分,应用文可分为对外文书(即发文,比如省政府对各地(市)县及有关部门发的文件)、收来文书(即收文,比如某大学收到教育部的文件)、

13、内部文书(比如各地、各部门自己制定的工作计划、规章制度等)。从作用上分,应用文可分为指挥性文书(比如命令、决定、意见、批复等)、规范性文书(比如各种规章制度)、报请性文书(比如请示、报告等)、知照性文书(公告、通告、通报、通知、函等)、记录性文书(比如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 从行文方向上分,应用文可分为上行文(比如请示、报告等)、平行文(不相隶属之间单位的行文,比如函等)、下行文(即上级对下级的行文,比如命令、批复等)、泛行文(比如公告、启事、海报等)。从处理要求上分,应用文又可作多种划分。比如:从内容处理要求上分,有需办件(需要马上办理或落实的)、参阅件(只知道就行了,不需要办理和落实)。

14、从时间处理上分,有特急件(指事关重大、十分紧急,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决不允许拖延的文件)、急件(指有重要的工作急需开展,或者有某些事情急需处理的文件)、平件(指无特殊的时间要求,可以按正常的速度和程序传播及处理的文件)。从保密处理要求分,有机密件和普通件等。机密件又可分为绝密(涉及到党和国家的核心机密。这种文件一旦泄密,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记载党和国家的核心机密所涉及的文件。这种文件一旦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除绝密、机密以外,不能向外公开的文件均为秘密件)。应用文的分类对及时、准确、安全地处理和保管文书起着重要作用。第四节 学习应用

15、文写作的方法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方法有很多,总起来看,应争取做到“三多”。一、多学理论。这里的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治理论,二是应用文写作理论。前者如指导当前社会发展的理论、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后者如应用文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各文种的基本要求与写法。有了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作指导,应用文就有学好的可能。二、多看例文。应用文写作的学习需要经历模仿、熟悉、自如三个阶段。阅读是熟悉与模仿的前提。看例文,首先要搞清它属于哪类文种,它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写作思路是什么,语言表达有什么技巧和要求,等等。例文看多了,就可从中领悟具体的写作规律,懂得技法,从而顺利地进入自如阶段。三、多写多练。学习掌握了应用文的基本知识后,就要想办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写作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先模仿例文写作,然后自己找材料,根据材料作文。每写一次就总结一次,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吃苦,长期坚持,必有长进。写作能力与水平是写出来的、练出来的。这可看作学习应用文写作的一个规律。第五节 应用写作的基本要素 一、主题 (一)主题的含义主题又称主旨,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它包括应用文的主要意向或中心内容。主旨贯穿在文章的始终,体现写作的意图,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