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48106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12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12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12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12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和丝绸之路教学分析一、三维目标:1、知识和能力(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两汉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通过思考和总结,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普及、水利的兴修和黄河治理的情况;使学生了解丝织业是汉朝最发达的手工业之一,以及丝织品远销欧亚大陆等基本史实;使学生认识到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丝绸之路成为古代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挖掘知识点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3)使学生了解两汉时期的强盛和对外关系的友好往来是与两汉四百多年的政治统一和经济文化发展分不开的,是与

2、张骞、班超、甘英等一批历史人物勇于开拓进取、不屈不挠报效祖国的努力分不开的,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丝绸之路”地图上提供的关于丝绸之路路线的信息,掌握通过历史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对比第11课的张骞通西域图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两汉时期是外来蔬菜品种大量传入中国重要阶段,可借部分物种实物导入本课,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2)通过对农业政策、生产工具和水利工程的分析,引导学生结合本课所学知识,从政治、科学技术等不同角度探讨“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联系到这一阶段对农业的重视,理解两汉时期农

3、业的创新、进步及其原因。(3)以实物图片引入和分析以丝织品为代表的手工业的繁荣情况,以及以手工业为基础形成的中外贸易的发展、丝织品的大量外销、丝绸之路的开辟等相关发展状况。(4)通过介绍中西方通过丝绸之路进行交往的史实,列举出这一阶段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以及朝鲜、日本、东南亚等诸多国家和地区的交往概况,使用地图和实物图片加以分析,引导学生明白中国在两汉时期注重的是全方位的对外交往,而不仅仅局限于某几个国家或者某几种商品。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两汉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和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2)以两汉时兴修水利、治理黄河的史实与当今的地质灾

4、害的异同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环保观念教育。(3)通过介绍丝绸之路把中华先进文明传播到了亚、非、欧地区的情况,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先辈们创造的光辉成就感到崇敬和骄傲,同时懂得适时汲取其他民族和地区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可视情况拓展至与“闭关锁国政策”所带来的结果进行对比,使学生深刻理解两汉时期以丝绸之路的开辟为代表的思想开放的重要意义所在。(4)通过对张骞、班超、甘英等人事迹的了解,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善于探索、不畏艰难险阻、敢于克服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培养学生做事不能半途而废的态度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二、教学重点难点与处理策略1、重点:(1)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治理黄河。 处理:角

5、色扮演及换位思考,从农民的立场考虑生产工具改进和治理黄河的进步性和必要性。(2)纺织技术的发展及丝绸之路的开辟。 处理:换位思考,将农业生产与纺织技术的内在联系通过换位思考加深理解。反向思维,从丝绸、茶叶、瓷器在欧洲的使用反衬丝路对西方的影响;实物法,以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来突显丝路对中国社会经济及生产生活的影响。2、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汉时期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 处理:改革是任何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源,足够的重视带来积极的改变,而改变促进发展,农业也是如此。事物本身存在内在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会起连锁反应,良好的反应带来的就是社会的进步。(2)如何弄清楚丝绸之路

6、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处理:开放是在改革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动力。运用恰当的话,会推动国家加速度发展,如果不重视的话,会让国家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例如清朝的耻辱和灭亡一样。三、学情分析1、两汉时期的农业发展与今天的农业发展有所区别,特别是工具的进步与蔬菜物种的增加,相对于今天差别很大,而且学生受生活条件的影响,长期脱离实际生产和劳动,不易理解这一时期的进步性,尝试使用实物和图片来加以强化印象。2、西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去甚远,不易理解丝绸之路的开辟所具有的内涵,云南学生对丝绸之路带来的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理解,容易停留在贸易上,考虑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

7、产物图片来帮助学生形成形象直观的理解,将复杂问题简单化。3、本学期使用中华书局版的新教材,教学内容框架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例如冶铁技术和纺织业组成的手工业被割裂开来,各种生产工具的内容松散不成整体,前一课未提到东汉,而本课给的东汉材料也比较突兀,知识点分散,知识体系的连贯性不够科学严谨,这都需要教师在讲授和学习知识点时必须较强点与点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理解,占用的时间会比较多。教学过程一、创制情景,导入新课1、问:某部电视剧中,秦始皇一边在欣赏着歌舞表演,一边在品尝着美味的葡萄,请问这个剧本中有什么错误存在?为什么?学生回答点拨:葡萄是在西汉时期随着张骞出使

8、西域加强了中西之间的交往之后才传入中国的,所以秦始皇不可能品尝到美味的葡萄,这部电视剧的场景设置违背了历史学最重要的逻辑,那就是时间概念。点评、给予奖励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2、问:除了葡萄,还有哪些物种是从国外传入中国的呢?学生议论、点评【多媒体展示】外来蔬果物种。析:这些物种都是在两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逐渐传入中国的,对中国的农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土豆、红薯、玉米等等则富含淀粉并且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成活率高产量多,所以在天灾之年粮食紧缺时显得尤其珍贵。而大蒜、辣椒等等是重要的食物佐料,其丰富的维生素既有利于健康,又是中国人喜爱的川菜系形成的源动力,甚至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但是

9、,要让这些农作物发挥作用,还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技术。封建时代的经济主要由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两者的生产技术相对现在来说确实是落后的,但必须看到的一点就是,我们的祖先从来不缺乏开拓创新的勇气和智慧。那么,两汉时期中国农业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代表的经济的发展情况如何呢?我们的祖先在这个时期做了哪些推动生产发展的举措呢?点拨:首先,水是生命之源,不管种的是葡萄还是土豆,都离不开水分的滋润,所以水利工程的修筑无论在古代和现代都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黄河在中国历史上多次泛滥成灾并且多次改道,尤其在战国末年各国掀起变法之后,由于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而且奖励开私田和耕织,对生态植被

10、造成了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所以中国历史上对大河的治理一直是个让人很头疼的问题。两汉时期对于黄河的治理和白渠的修筑也就成为了农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穷则思变,如果墨守成规,让河流泛滥,那么不要说生产,就是正常的生活都无法保证。【多媒体展示】黄河及洪涝灾害,视情况拓展环保观念。板书:一、两汉经济的发展(一)农业1、重视兴修水利:汉武帝亲自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白渠)析:水而利工程的修筑需要相应的工具来完成,铁制农具是这个时代最好的选择,因为它物廉价美而且耐磨,水利工程的进步是以生产工具的进步为先决条件的,古人曾经曰过:“磨刀不误砍柴工!”可见工具对于劳动的重要性。这个时期铁锸

11、、铁镢、铁犁、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的使用不仅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发展,同时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因为它实现了精耕细作,种子汲取的养分更多,产量更高。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建造成功之后,如何达到引水灌溉的目的呢?特别是当田地高于水面的时候?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翻车,达到了从低处向高处汲水的目的,后来人们在翻车的基础上又发明了筒车,实现了从低处向高处汲水的自动化技术,大大提高了水利设施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随着工具的改进,耕作方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进步,二牛抬杠法节省了人力,而代田法的轮耕方法保存和提高了地力,减少了破坏性严重的刀耕火种给自然届带来的灾难。板书2、农具及耕作方法改进:铁锸、铁镢

12、、铁犁、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翻车(灌溉)二牛抬杠法(节省人力);代田法(赵过,提高产量)【多媒体展示】两汉的工具典型代表,分析其运作原理。析:除了水利和工具的因素,国家政策对农业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导向性作用,简单来说就是科学的、符合生产要求的政策可以推动发展进步,而错误的政策则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改革落后的不符合时代需要的政策就成为这时期的政策最大的特点。板书3、国家政策支持:轻徭薄赋力本农【多媒体展示】两汉经济政策资料,补充解释“轻徭薄赋”和“力本农”。4、析:由于重视兴修水利、工具也在改进,加上政策的扶持,两汉时期的农业出现快速发展趋势。刚才我们所提到的促进农业上产发展的工具,用的最多的一

13、个词就是铁,这个时期大规模使用铁器,这就要求铁器的质量必须大大提高,以冶铁技术为代表的手工业这个时候也就蓬勃发展起来了,如何提高铁的质量呢?板书(二)手工业1、冶铁技术:水排(东汉杜诗,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析:经过长期生产经验的积累,到了东汉时,南阳太守杜诗利用杠杆原理和水的自然流动研制成了给冶铁炉鼓风从而提高温度的新型冶铁工具,这是自动化的冶铁科技,在当时可以说是世界级的先进冶铁技术。中国并不是最早使用铁的国家,然而由于冶铁技术高超,铁器质量上乘,所以中国不是最早使用的却是出口铁器最多的国家。问:铁器的质量提高了,产量也就随之提高。那么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个普通农民,在解决了吃饱肚子的问题之后还剩

14、下了一些吃不完的粮食,这时候你还会做点什么呢?而普通百姓关心的其实只是“吃穿住行”四个字,咱们既然种出了那么多粮食吃不完,以其放着让它发霉腐烂,还可以拿来做点什么呢?学生讨论板书2、丝织业:质量高、花色品种丰富 析:所以,农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手工业的飞速发展,而纺织业由于运作成本低,回收资金快,所以发展速度是手工业中发展最快的一个行业。老百姓可以自己种棉花织布,甚至可以种槡养蚕,制成精美的丝绸自己做衣服穿,也可以出售换取钱财,而穿着绫罗绸缎在古代和现代都是富贵的表现之一。【多媒体展示】丝绸华服、素纱衣。咱们今天一说买奢侈品就是什么LV、香奈儿、路易威登、范思哲、普拉达、华伦天奴等等等等,都以

15、法国和意大利为标杆,可你知道两汉时期世界顶级奢侈品是什么吗?丝绸、茶叶、陶瓷,是这些东西。5、问:我们刚刚探究了两汉时期经济的发展情况,两汉时期是中国的封建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那么,这个时期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呢?给大家一点提示,结合我们所学过的汉朝时期的国家综合国力、科学技术和经济政策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学生讨论、点评、奖励板书4、原因: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推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提供了保障。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条件。析:在国家统一的局面和各种政策和科技的推动下,汉代的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取得了多方面领先于世界的成就,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的形成和名称

16、,正是与这个强盛的朝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板书:三、转折过渡,合作分析6、问:那么这些东西什么时候、什么途径传入欧洲的呢?学生讨论、回答、点评分析:张骞是曾任西汉西域都护,而班超则曾经是东汉西域都护。西汉时张骞最先打通了中原与西域的通道,是真正意义上丝绸之路的开创者,不过看似风光,实际上这是一件苦差事,出玉门关后就是黄沙漫天举目无亲,这才有了“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绝句。后来西汉政府设立管理和保护西域商道的官职即校尉,对新疆一带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进行直接管理,所以我们常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公元前60年才设立了西域都护,但西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