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6行车延误调查与分析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533851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64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6行车延误调查与分析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交通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6行车延误调查与分析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交通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6行车延误调查与分析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交通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6行车延误调查与分析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交通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6行车延误调查与分析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6行车延误调查与分析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6行车延误调查与分析资料(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通数据处理与交通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统计分析 行车行车延误调查与分析延误调查与分析 段征宇段征宇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 大大纲纲 基本概念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与分析 交叉口延误调查与 分析 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常用术语 延误由于道路与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设施等 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以s/辆或min/辆计 固定延误由交通控制装置引起的延误,与交通量大小及交通干扰 无关,主要发生在交叉口处。交通信号、停车标志、让路标志和铁 路道口等都会引起固定延误 运行延误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干扰而引起的延误。运行 延误可分为两种两种,一

2、种是由其他交通组成部分对车流的干扰(称为 侧向干扰)而引起的延误;另一种是由交通流之间的干扰(成为内 部干扰)而引起的延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交通拥挤、汇流、超车 与交织运行等因素 2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常用术语(续) 停车延误车辆由于某种原因而处于静止状态所产生的延误。停车 延误等于停车时间,其中包括车辆由停止到再次起动时驾驶员的反 应时间。 行程时间延误实际行驶的总行程时间与完全排除干扰后以平均 速度通过调查路段的自由行驶时间之差。除包括停车延误外,还包 括因加减速而产生的加速延误和减速延误。 延误率车辆通过单位长度路段的实际运行时间与车辆在理想条件 下通过该路段所需时间(标准运行时间)之差

3、值。可以反映出单位 长度路段上延误的大小。 国外观测:高速公路1.06min/km,主要干道1.49min/km, 集散道路1.86min/km 3 排队延误车辆排队时间与车辆按自由行驶车速驶过排队路段的时 间(自由行驶时间)之差。排队时间是指车辆从第一次停车到越过停 车线所用的时间。排队路段是指车辆的第一次停车断面与停车线之间 的道路。 当仅发生一次停车时:排队延误停车延误加减速延误 排队时间自由行驶时间 当发生n次停车时: 排队时间自由行驶时间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常用术语(续) 车流延误率车流中各辆车的延误率的总和,即车流在单位长度 路段上的总的损失时间。等于单向交通量乘以延误率。 4 次

4、加速延误第次减速延误第次停车延误第排队延误 n i n i n i iii 11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常用术语(续) 进口道延误(引道延误) 进口道实际耗时与进口道自由行驶时间之差。其中进口道实际 耗时为车辆通过进口道延误段实际所用的时间;进口道自由行 驶时间为不受干扰车辆通过进口道延误段所用的时间。 进口道延误段指的是引起全部或大部分进口道延误的进口道路 段,其长度随进口道上的排队车辆数而变化。实际选用时,通 常将可能出现的最大排队长度作为进口道延误段。 图6-1(P131)是车辆在交叉口入口进口道上的时间空间关系 图,说明进口道延误、排队延误和停车延误三者之间的关系。 5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5、 常用术语(续) 进口道延误(续) 进口道延误为E、F两点纵坐标 值之差 排队时间为E、C两点纵坐标值 之差 停车延误为D、C两点纵坐标值 之差 排队延误为排队时间减去F、B 两点纵坐标值之差 6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调查目的、意义与必要性 延误就是时间损失,就是浪费道路使用者的时间,影响几乎 涉及到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美国德州运输研究所研究美国39个主要城市,估算美国每年 因交通阻塞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410亿美元;东京每年因交 通拥挤造成的交通时间损失约为12.3兆(万亿)日元 进行延误调查就是为了确定产生延误的地点、类型和大小, 评价道路上交通流的运行效率,在交通阻塞路段找出延误的

6、原因,为制定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方案、减少延误提供依据 对于评价道路交通设施的服务质量、进行道路交通项目的工 程经济分析以及研究交通拥挤程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7 8 高德交通季报高德交通季报- -拥堵排名拥堵排名 9 高德交通季报高德交通季报- -拥堵延时指数拥堵延时指数 10 高德交通季报高德交通季报- -通勤交通拥堵成本通勤交通拥堵成本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影响因素 驾驶员和行人的影响 驾驶技术水平、驾驶员心理和生理特点;行人过街 车辆的影响 不同车型和车龄的车辆,起动、制动和加速性能不同 道路条件的影响 快慢车分离、物理分隔、车道数、车道宽、专用车道 交通条件的影响 交叉口处左转车比例;交

7、通流中大型车和载货车比例 1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影响因素(续) 交通负荷的影响(V/C) 行车延误与负荷系数(实际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比值)成正比 服务水平 行车延误程度影响道路和交叉口服务水平的高低 美国将延误作为划分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等级的标准 我国主要采用延误作为评价道路交通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和划 分城市交叉口服务水平的依据 交通控制与管理的影响 信号周期、绿信比;停车标志、让路标志和铁路道口 感应式信号机、线控信号系统、人工手控信号机 道路环境的影响 行人和路侧干扰,城市道路公路、商业中心区一般城市道路 12 13 香港与大陆城市对比(高德交通季报)香港与大陆城市对比(高德交通季报)

8、14 天气的影响(高德交通季报)天气的影响(高德交通季报)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延误资料的应用 评价道路交通阻塞程度 评价道路服务质量(服务水平) 前后对比研究 经济分析 作为采取交通控制措施的依据 改建道路和交叉口的依据 掌握行车延误的发展趋势 运输规划 交通规划 15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路段行车延误通常与行程时间一起调查,可同时获得行驶时 间、行驶车速、行程时间、行程车速和延误等一系列资料 跟车法:跟车法:观测人员乘坐沿待测路段行驶的测试车,观测并记 录有关行车延误资料的方法 调查方法 人员和设备 人工记录:两名观测员、两块秒表 自动记录:一名观测员、自动记录装置 样本容量

9、根据待测路段的道路交通条件,可参照推荐值(表6-2)选择 预测样本数 16 跟车法(续)跟车法(续)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17 行程时间和延误调查的样本容量(置信度为 95%) 表 6-2 道 路 类 型 达到下述精度所需的样本容量 5% 10% 有信号区道路 双车道,不阻塞 30 8 双车道,阻塞 40 10 多车道,不阻塞 18 5 多车道,阻塞 50 13 公路 双车道 1130 小汽车/h 25 6 双车道 1440 小汽车/h 42 11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跟车法(续)跟车法(续) 调查方法 观测方法:测试车按下述方法之一行驶: 浮动速度法:测试车在交通

10、流中浮动,尽量使它超越的车数 和超越它的车数相同 平均速度法:测试车按照驾驶员估计的交通流平均速度行驶 最大速度法:如果没有交通干扰,测试车按照限制速度(最 大速度)行驶 通常优先采用最大速度法,事先确定待测路段的起终点、沿线 控制点 18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跟车法(续)跟车法(续) 调查方法 测试车驶过调查路段起点时,启动一块秒表(或自动记录仪 器),在测试车驶过控制点时,记录时间 测试车停车或被迫减速缓行时,使用第二块秒表观测每次延误 的持续时间,记录地点、时间和原因 测试车通过调查路段终点时,停止第一块秒表,记下测试行程 的总时间 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满足样本容量要求 19

11、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跟车法(续)跟车法(续) 调查注意事项 为了记录方便迅速,对车辆停止或缓行原因可事先规定一些缩 写符号(P136 表6-3) 路段总长及各控制点间的分段长度,可通过直接丈量或利用比 例尺可靠的地图确定,也可从测试车里程表上读出,调查路段 总长一般不应小于1.5km 根据调查目的选择高峰小时或非高峰小时进行,有时需对比; 注意工业区(货运影响)和商业区高峰时间与普通市区的不同 延误调查通常是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的 20 跟车法(续)跟车法(续)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21 跟车法行程时间和延误调查现场记录 表 6-3 日期_ 天气_ 行程编号_

12、路线_ 方向_ 行程开始时间_ 地点_ 里程_ 行程结束时间_ 地点_ 里程_ 控制点 停车或被迫缓行 地点 时间 地点 延误(s) 原因 行程长度_ 行驶时间_ 行驶车速_ 停驶时间_ 行程时间_ 行程车速_ 观 测 员_ 记 录 员_ 备注: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 - 路线延误路线延误 整个路线的运行时间和延误调查结果可用图6-2表达,图中可以看 出整个干道的车速、累计行程时间及各交叉口的平均延误 22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 - 公交延误(公交延误(1) 图6-3是公交车行驶的时间空间图,图中绘制了指定公交线路两个

13、 行驶方向上的单程总行程时间 纵向位移代表公交车在每个停车地点的延误,每条斜线的平均斜率的 倒数为该行驶方向上公交车的平均行驶速度 23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 - 公交延误(公交延误(2) 图6-4是公交车的延误类型及其分布示意图,每种延误的大小可由各 停车点上相应柱状图的长度来表示 图中绘出了两个行驶方向的调查结果 24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 - 公交延误公交延误(3) 整个公交线路的速度和延误调 查结果,可用图6-5的形式来 表达 最上边的柱形的长度代表总行 程时间:行驶时间和延误 其余柱形给出了在不同地点和 不同

14、类型的延误所占的百分比 25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 - 区域行程时间与延区域行程时间与延 误(误(1) 从某一个起始点对所有路线进行调查,得 到行程时间和延误资料,进而可以绘制成 等时线图 该图表示在一个给定的时间内,从一个共 同的起点(通常是中心商业区)所能到达 的距离 在相邻两条等时线相互接近处,就是交通 阻塞路段 在等时线成峰状向前伸展处,则是车辆能 自由行驶的高速路段26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 - 区域行程时间与延误(区域行程时间与延误(2) 27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 -

15、 车流延误率(车流延误率(1) 延误率和车流延误率的定义(基本概念) 将整个道路网的延误率标在图上,可以表示出单位长度路段的延误 分布情况,根据相应路段的交通量可确定总的延误量 28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 - 车流延误率(车流延误率(2) 29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 - 延误比率延误比率 各项延误占总延误的比率用柱状 图绘制,如图6-6 这是国外在车辆组成单一、行人 少、基本没有自行车的情况下的 统计结果 我国虽然情况不同,但是交叉口 的交通拥挤与延误也同样突出, 特别是行人和自行车的影响很大, 交叉口的延误通常80%

16、 30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 - 拥堵里程(高德交通季报)拥堵里程(高德交通季报) 31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 - 平均车速(伦敦中心城拥堵收费,平均车速(伦敦中心城拥堵收费,2003) 32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 - 交通政策分析交通政策分析 上海外牌限行,高德(上海外牌限行,高德(1) 33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分析 - 交通政策分析交通政策分析 上海外牌限行,高德(上海外牌限行,高德(2) 34 对高架道路的影响 路段行车延误调查路段行车延误调查 驶入驶出法驶入驶出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