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2191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入学考试试题(无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2018年新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注意事项】1 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2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注意字迹清楚,卷面整洁。一、积累与运用(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慈详 憎恶() 推搡(sng) 鸦雀无声B.锤练 滑稽(j) 残垣(hun) 祸不单行C.题词 窈窕(tio) 契诃夫(h) 黯然失色D.恳切 纶巾(gun)

2、 针灸(ji) 厉厉可数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进入春天,鼠害猖獗,于是他殚精竭虑,发明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捕鼠方法。 B.你说自己本事大,十八般武艺,其实,一招鲜吃遍天,要什么十八般武艺。 C.十一月,一位冷酷、看不见的不速之客闯进了这一带,医生称这位客人为“肺炎”。 D.校园艺术节开始了,舞台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男少女们尽展青春风采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长时间的航海生活,难免不使人感到枯燥和寂寞,也特别思念亲人。 B.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经过7年的发展和培育,已成为家喻户晓的金品牌。 C.小说红岩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江姐、陈然、许云峰等人的英雄

3、事迹。D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2018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结果揭晓。4.将下面的四句话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为了达到最佳的言语交际效果,大师往往不动声色,没有任何直接的揭露, ; ; 。体悟出其中的奥妙,你就走近了大师,和他心照不宣地交流了,享受到和大师心灵沟通的幸福。 。最聪明的读者还要进一步联想其他类似作品的情况,体悟其奥秘一般的读者觉得有意思,但是没有动脑筋粗心的读者迷迷糊糊地放过去了真正细心的读者却感到了这里有名堂 A. B. C. D.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青年,更能认识创新之于国家的意义。”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认识

4、意义”。 B.“振兴中华”“声名狼藉”“衣冠楚楚”是同一结构的短语。 C.“今天下午你是打球,还是游泳?”这个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D.“每个人勇于开拓创新,中国制造就能更上层楼。”这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称呼中,“足下”可以用来称呼自己。 B.汉字经历了甲骨文一金文一大篆一小篆一隶书一楷书一行书的演变。 C.范进中举中,范进参加的科举考试是每三年一次的乡试。 D.农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节。民间在这一天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二、现代文阅读(1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8分,每小题2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春秋”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徐

5、连城在文史哲第三期著文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由战国时人命名的,确立于西汉。春秋以前是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来命名时代的,战国人继续使用前人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名称,但其历史年代学的观点略有变化,在命名新的历史时代时有了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自周王室东迁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战争不休,周王室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显然,仍以族、地、王朝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已失去意义。另一方面,战国是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时代,战国人发展了春秋时已有的“天命靡常”的观点,命名当世为“战国”;又根据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各国国史均名曰春秋,称这段历史时期为“春秋”。两汉时,人

6、们继承了战国时人对春秋时代的称谓。至于说“春秋时代是由鲁国国史春秋得名”的看法,徐文商榷说:鲁史春秋被拔高到经典的地位,是汉以后儒学作为官学后的事,战国时人未必肯把它奉为经典;鲁国当时并非大国,地位衰微;再者,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众多的春秋还会大量保存的,否则墨子何以会说“吾见百国春秋”?可见,战国人是不会以鲁春秋来命名这一时代的。7.对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秦始皇焚书以后,众多的春秋已被焚毁,不可能大量保存,所以墨子不可能见到百国春秋。B墨子见过的百国春秋,几乎全被秦始皇烧毁了,只剩下鲁国春秋,因此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C墨子说他见过百国春秋,说明当时各国国史均以“

7、春秋”命名,而绝大多数都已被秦始皇烧毁。D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保存了大量的鲁国春秋。如果不烧这些书,墨子见到的春秋会有百部以上。8.徐文认为“春秋”不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的,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A鲁史春秋当时并未被奉为经典 B当时大国争霸,周王室无力控制诸侯C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为名,并非鲁国一国D鲁国当时并不是大国,而且地位衰微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夏、商、周三代的名称,是由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命名的。B“春秋”这一时代称谓始于战国,两汉时人们继承了这一称谓。C“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以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作为历史背景的。D产生于战国的“天命靡常”

8、的观点,是“战国”时代得名的依据。10.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王室东迁后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因此,只好听任鲁国的统治者以“春秋”作为时代的称谓。B徐文提出商榷的意思是,即使“春秋”的命名与史书有关,也不能认定是以鲁国的国史命名,因为各国国史均名为“春秋”。C春秋时,周王室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已被破坏,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便失去存在的基础。D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战争不休,权力的再分配、思想的解放使传统的历史年代学观点产生了一些变化。(二)阅读下文,完成1112题。(4分)【新闻调查】 中科院调研组通过问卷、访谈、实地称重等

9、方式走访了某大城市的中小学和营养餐公司。通过学校餐厅的样本获取和测算得出结论,该城市中小学生人均粮食浪费量约为每餐130克,浪费率为22%。在浪费食物的构成上,主食和蔬菜是主要品种,分别占总量的45和30%;肉类和汤水分别占15%和10% 调查显示,尽管营养餐搭配合理,但仍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倾向于在校外用餐。38%的学生选择大众餐馆,27%的学生选择西式快餐店,17%的学生选择中式快餐店。为什么舍近求远?在校园餐饮满意度调查中,只有14%的学生对校园餐饮表示满意,53%的学生认为餐饮口味、质量有待提高,33%的学生更是直接填“不满意”。【网友评论】 河边的柳:营养餐种类少,口味差,谁都吃不习惯。

10、 龙门大侠:营养餐是流水线生产的,再加上从做好到学生吃上,中间至少隔了两个小时,有时候大米饭的上层都有些硬结了,要是胃肠弱的孩子吃了,很容易胃疼。 冷眼旁观者:很多学生喜欢到校外就餐,恐怕还有攀比思想在作怪。吃得起外卖、烤串、西式快餐,说明家庭条件好,自己在班上有面子。 汉河楚界:现在的孩子条件太好了,不差钱,家长也没有给孩子灌输要珍惜营养餐的思想。【专家观点】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东阳:一方面,餐饮业可根据个人身体需求,提供精准化、定制化的学生营养配餐;另一方面,需要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膳食观念,从供需两侧发力,减少校园餐食浪费。 中国营养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孟庆芬:

11、“食育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让孩子们认识食物、珍惜食物、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食育教育的本质任务。家长是孩子饮食习惯形成的第一责任人。不挑食、不偏食、合理膳食的良好饮食习惯需要家长、学校、社会持之以恒共同努力,食育应该成为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1.以上材料依次谈论的是校园餐饮浪费的 、 及解决办法。(2分)1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A.中科院调研组调查结果显示,在浪费食物的构成上,主食和蔬菜的浪费量大大超过肉类和汤水。 B.网友龙门大侠的评论指出学生对校园餐饮满意度较低在所难免:网友汉河楚界的评论 强调对孩子要加强珍惜营养餐的思想教育。 C

12、.专家们提出了从供需双方入手减少校园餐食浪费的思路,强调良好饮食习惯和食育需 要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家长是孩子饮食习惯形成的第一责任人。 D.从上文的主要数据及各方观点与评论可以看出,营养餐配餐公司必须多考虑学生的需求,提高餐饮质量,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三、文言文阅读(19分)(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6题。(10分)勤 学王守仁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

13、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选自王文成公全书) 【注释】 确:确实,踏实。 侪(chi)辈:同辈。 无能自处: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乐易:乐观和蔼,平易近人。13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弗鄙贱之者乎 先帝不以臣卑鄙B彼固将以欺人 汝心之固 C苟有虚而为盈 彼竭我盈 D有弗窃笑之者乎 必为有窃疾矣14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B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不以物喜C凡学之不勤 水陆草木之花D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15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作者把聪慧敏捷、勤奋踏实、谦虚低调作为自己选择学生的首要条件。B选文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表明了作者对求学的态度。C反问句的多次使用,加强了语气,增强了本文的说理气势。D本文与送东阳马生序一样,都寄予了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1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