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环机基础施工方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520766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碾环机基础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碾环机基础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碾环机基础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碾环机基础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碾环机基础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碾环机基础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碾环机基础施工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土方工程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后全部运至现场指定地点堆放,多余土方现场平整或外运。(1)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采用自卸汽车卸土。(2)开挖前全面调查施工现场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制定排障方案,并加以实施。(3)根据轴线桩、施工图纸测放桩位、基坑开挖线并加以保护。(4)根据开挖出的土质情况和基坑深度现场确定放坡坡度。(5)挖土时要由专人负责测量工作,随时抄平并及时将轴线引至槽底,以便随时检查基坑尺寸。2、土方回填(1)材料要求土料:清除土料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50mm 的颗粒,使用前应过筛,含水率应符合要求,灰土比例要准确,应过斗过筛。(2) 作业条件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坑内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

2、通过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和打夯或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3)施工操作工艺 填土前应检验其土料、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回填土应分层摊铺和夯压实,每层虚铺厚度200250mm,采用蛙式打夯机至少夯打三遍,夯实的土壤密度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用蛙式打夯机等小型机具夯实时,打夯之前应对填土初步整平,(4) 质量标准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取样测定压实后土的干密度,其合格率

3、不应小于90%。(5) 施工注意事项对有密实度要求的填方,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定夯实后的干密度,在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措施。严格选用回填土料,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严格控制每层铺土厚度,禁止用浇水方法使土下沉,代替夯实。二、钢筋工程(1) 钢筋采购、检验按照工程进度计划进行钢筋采购,严格要求钢筋材质,钢筋进场时必须提供齐全的材质证明,按炉号及直径d 分批查对标志和外观检查,并按国家标准规定抽样做力学性能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2)钢筋加工现场加工钢筋,严格按钢筋翻样图纸进行, 钢筋加工主要包括:调直、除锈、下料、弯曲。钢筋加工应平直,无局部弯曲,采用

4、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钢筋加工实行“样板制”,由班组加工样板,挂在钢筋加工区,以明确加工标准,先加工90、135、180和箍筋的钢筋样板,方可大量加工。加工成形后的钢筋应按规格码放整齐,并做标牌,注明使用部位,以免用错。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数量,必须和钢筋的配料单符合,箍筋要方正平直,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允许偏差10mm,无局部弯折。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I 级钢筋末端需要做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 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 的2.5 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 的3 倍。II 级钢筋末端做90或135弯折时,钢筋的弯曲直径d 不宜小于钢筋

5、直径d 的4 倍,平直部分长度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箍筋的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形式,弯钩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 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 倍。(3) 钢筋的连接本工程墙体、底板钢筋采用绑扎接头。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搭接长度的末端距离钢筋弯折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接头不宜位于最大弯矩处。搭接长度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L 的1.3 倍区域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4)设备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底板钢筋开始绑扎之前,基础底线必

6、须验收完毕,在墙体、集水井等位置处,应用红油漆在墨线边及交角位置画出不小于150mm宽,150mm 长标记。在上层铁完成后,应由放线组用油漆二次确认插筋位置线。插筋必须严格插到底,并满足锚固长度。为保证底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采用与保护层等厚度垫块作为垫块将底铁垫起,垫块间距为1 块/m2。底板钢筋施工前,应有详细的交底发放到班组。(5) 地下通道墙体钢筋绑扎墙体钢筋搭接水平钢筋相邻两处搭接应错开500mm 以上,搭接长度是1.4laE,竖直钢筋(直径22mm)搭接长度为1.4laE。墙体钢筋的锚固水平钢筋在端部应根据设计要求增加“门”形铁或暗柱。墙体的水平钢筋“丁”字节点及转角节点的锚固要求

7、是:伸入墙体共40d,其中弯折段15d。墙体的连梁上下水平筋伸入墙内长度不能小于设计要求。墙体连梁沿梁全长的箍筋构造要符合抗震设计要求。顶层竖筋锚入板内为40d。墙体钢筋的修整模板合模之后,对伸出的墙体钢筋进行修整,并绑一道临时水平横筋固定伸出筋的间距。墙体浇筑混凝土时派专人看管钢筋,浇筑完后立即对伸出筋进行调整。顶板筋钢筋绑扎时,要先在模板上弹线,绑完下铁后,垫好垫块和马凳,再绑扎上部钢筋。浇筑混凝土时,随时修整板筋。(6) 施工中钢筋位置的控制钢筋保护层控制地下保护层:底板 墙体迎水面50,其他40墙侧的水泥砂浆垫块绑扎要牢固,不应绑在十字花上,位置应正确,合模时不应撞掉,间距不大于1m。

8、钢筋位移的控制(1)钢筋马凳马凳采用12钢筋加工,马凳高度为板厚减去上下皮钢筋直径和上下保护层厚。三、模板工程1、模板体系选择碾环机设备基础墙厚800mm,模板体系的选型是关系到本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的重点。因此,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对模板进行如下设计。2、模板施工剪力墙模板采用大木模板体系,模板采用钢管对拉杆加固体系。木模板采用15mm厚双面覆膜木胶合板,模板拼接采用40X60mm木方固定,50100mm背楞竖向布置,中心间距200mm,水平背楞为双排直径483.5mm钢管,从下至上中心间距为400mm,第一排钢管至顶部高度200mm,模板面板设穿墙孔,穿墙孔水平间距为400

9、mm。对拉螺栓采用直径14mm圆钢加工制作,超出墙体厚度不小于300 mm。-3.000米以下砼和基础底板同时浇筑,留设水平施工缝,并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3003mm止水钢板。浇筑该高度剪力墙砼时在距水平施工缝以下150高处留设14止水螺栓(距离按照剪力墙对拉螺栓设置),以备二次支剪力墙模板时使用。在安装二次剪力墙模板时,水平施工缝上表面清理干净并把松动石子清除掉。3、模板拆除3.1模板拆除均要以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报告为依据,填写拆模申请单,由项目工长和项目总工程师签字后方可生效执行。由于采用抗渗混凝土,拆模时其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3.2模板起吊时应保证模板与墙的距离,应安装

10、缆绳,以防止模板碰撞混凝土墙和模板在空中旋转。3.3拆除后的模板不得堆放在施工层上,以防止大模板倾覆,拆下后的模板及时清理干净,按规格分类放置整齐。4、模板保护预组拼的模板其存放场地要平整。模板平放并用木枋支垫,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乱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模板使用前先刷脱模剂。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残存的混凝土、灰浆和刷脱模剂。模板堆放时,按规格整齐摆放,要保证平稳,防倾倒。5、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模板施工严格按木工翻样的施工图纸进行拼装、就位和设支撑。模板安装就位后,由技术员、质量员按平面尺寸、端面尺寸、标高、垂直度进行复核验收;浇注混凝土时专门派负责检查模

11、板,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加以处理;由于钢筋绑扎及模板施工穿插进行,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员需按施工质量控制程序图严格把关。 6、模板工程安全技术保证措施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工人在临边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四、混凝土工程1、设备基础混凝土为C30 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6。为保证设备基础的抗渗性,底板砼浇筑时应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确保一次性浇筑完成。2、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2.1、由于基础底板钢筋布置较密,为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随着混凝土浇筑的向前推进,振捣器也相应跟上,以保证整个高度混凝土的质量,为保证密实,防止泌水现象发生,在初凝前抹面,并将多余水分清除。对砼振捣的要求

12、是:振捣棒操作要作到快插慢拔,插入点间距400mm,振捣时间1530s,2.2、浇筑砼后待一段时间后进行表面二次压实,以防止上层钢筋的下部产生游离,致使钢筋处产生小裂缝。2.3、在浇筑设备基础底板砼同时,根据防水工程施工规范要求,设备基础墙体砼必须同底板砼同时浇筑出300mm高的墙体并设止水钢板以保证设备基础的防水功能。3、 设备基础墙体混凝土浇筑方法设备基础两侧墙体高度近3.0m,施工时需分层施工。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应在新浇筑混凝土与下层混凝土接茬处均匀浇筑3050mm 厚与墙体混凝土标号相同的水泥砂浆。墙体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800-1000mm 左右。浇筑墙体混凝土应

13、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h。4、混凝土养护方法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必须认真对待,对于常温下施工的混凝土,底板进行浇水养护,墙体采用喷淋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掺外加剂的不少于14d)。5、泵送砼质量控制程序 5.1、 在浇筑过程中,要控制砼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拌和物运至浇筑地点,立即入模,如发现砼的均匀性、稠度发生较大变化进要及时处理。 5.2、 浇筑砼时,应注意防止砼的分层离析。 5.3、 砼的水灰比和塌落度要随浇筑高度的上升,酌予递减。5、 振捣混凝土施工要点 5.4、 采用50mm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混凝土振捣,局部钢筋较密处配备30mm振捣棒,以达到混凝土密实效果。

14、 5.5、 振动棒应快插慢拔,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5.6、 砼分层灌注时,每层厚度不得超过振动棒长的1.5倍,在振捣上一层时,要插入下一层中5cm左右,清除两层之间的接缝,同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 5.7、每一插点掌握好振时间,过短不宜振实,过长可能引起砼产生离析现象,要求每点振捣时间2030s,视砼表面水平不再出现下沉、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5.8、振动棒插点要均匀排列,大面积砼振捣采用行列式,墙板等部位采用梅花交错式。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不得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移动间距要求控制在30cm左右。5.9、插入式振动棒在使用时,距离模板不得大于振动棒作用的0.5倍,且不得紧靠模板振动,要尽量避免碰撞钢筋、预埋件等。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和现金使用范围,遵守银行结算制度,现金银行存款按时间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结出余额现金当日核对,银行存款月终必须与银行核对,做到日清月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