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识整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424789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知识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物理知识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物理知识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物理知识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物理知识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知识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知识整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知识点整理复习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一般情况,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能听到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0.1s。 4、立体声和判断声音的方位都是利用了双耳效应的原理。 5、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由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幅决定)、音色(由介质种类和结构决定)。音调论高低、响度论大小、音色说不同。人一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叫次声波。(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高于20000

2、Hz叫超声波。(蝙蝠、海豚可发出) 弦乐器的弦越细越长音调越高,管乐器的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振动部分的体积越大音调越低)。6、噪声:物理学中,发声体作不规则运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生活中,影响人们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噪声等级分贝: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70dB以上会干扰人们生活, 90dB以上会使听力受到严重影响。 7、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声源处控制传播介质中控制人耳处控制。 8、声的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如:回声定位、声纳、B超等。声波能传递能量,如:清洗钟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加湿器. 9、声学原理的利用: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加强。 b.减少声音的反射. c.减

3、少声音的发散. d.声音能被小孔吸收. 第二章:光现象 1、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分类:人造光和自然光。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小孔成像 4、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3108m/s。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5、光年是长度单位,指光在1年中的传播距离。 6、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7、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漫反射,光污染镜面反射8、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p小相等,左右互换;像与物

4、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原理: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是虚像。 9、球面镜的利用: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汽车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汇聚作用):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装置10、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11、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12、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大小空气中的夹角大于其它介质中的夹角。13、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都遵循光路可逆原理。14、色散: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

5、现象)15、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16、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17、某种颜色的透明物体只能透过该种色光,其他色光都被吸收。18、某种颜色的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该种色光,其他色光都被吸收。 19、白色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 20、黑色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 21、五大污染:废渣污染、废水污染、废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光污染。 22、不可见光: 红外线:热辐射强红外线夜视仪,穿透力强遥控 紫外线:生理作用合成维生素D,化学作用灭菌、消毒,荧光效应验钞机。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6、。 2、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物距大于焦距小于2倍焦距,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5、凸透镜成像规律: a.物距大于2倍焦距(u 2f)成倒立缩小实像 ,像距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f v2f), 如:照相机 b.物距等于2倍焦距(u = 2f)成倒立等大实像 ,像距等于2倍焦距(v = 2f)。 (像的大小转折点) c.物距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f u 2f

7、),如:幻灯机 d.物距等于焦距(u = f)不 成 像 (像的虚实转折点) e.物距小于焦距(u f)成正立放大虚像 ,如:放大镜 6、附: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口决:“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7、眼睛和眼镜 近视的表现: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近视的矫治:

8、佩戴凹透镜。 远视的表现: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 远视的矫治:佩戴凸透镜。 8、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物镜焦距较短,物体通过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焦距较长,物镜成的像经过它成放大的虚像(像放大镜)。 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9、视角:物体的边缘跟眼睛所夹的角。视角越大,成的像越大。 第四章:物态变化1、 温度和温度计: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2、摄氏温度的规定:规定一标

9、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 摄氏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用表示。3、体温计的温度范围:35-42。 结构特点:在玻璃泡上方有一个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上升的水银不能自动回落到玻璃泡内。 最小单位: 0.1 注意事项: 每次使用前要先甩,使玻璃管内的水银回落到玻璃泡。4、温度使用应注意:(1)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且不能离开被测物,等到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2)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到容器壁及容器底。(3)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6、物质的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7、晶体和非晶

10、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 等。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8、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要放热9、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 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等的。10、在晶体熔化曲线中有明显的三段即:固体升温段 熔化段 液体升温段。 在熔化段中的物质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1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汽化过程要吸热 液化过程要放热。12

11、、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是: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温度条件不同)。2、 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发生部位不同)。 3、 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发生程度不同)。13、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是:1、 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情况。1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是: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15、液化的两种方式: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16、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升华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华要放热。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 一、 电荷 1、

12、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3、摩擦起电的原因: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带上等量的正电荷。 4、两种电荷:1、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正电荷。 5、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6、验电器: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7、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是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如能则带电;2、是利用验电器,用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

13、金属箔张开则带电。 8、元电荷:电子(汤姆生发现)是带有负电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元元电荷。e=1.610-19 C。 二、 电流和电路 9、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10、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11、电路中电流: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12、电路构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三、 串联和并联 13、串联: 1、开关作用:能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开关位置变了控制作用不变。 2、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 14、并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