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402482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与现实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与现实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与现实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与现实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与现实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与现实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与新课改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海南省文昌中学历史组 于琳摘要:高中历史新课程设定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主要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目,着重阐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通过讨论法、情景再现法和实例演练法,将历史知识与现实主题相联系,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感,努力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关键词:历史 现实 讨论 情景再现 实例演练高中历史新课程继续强调“基础性”,设定了“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是课程目标中的基本要求,能够让学生的学科基本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能。“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

2、要求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方法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课程目标,教师应当把爱国主义教育、人格品质培养和科学历史观形成相结合,特别体现出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本文将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课程目标,主要阐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与现实问题。最新教育改革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在坚持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原则下,关注学生生活,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做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现实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

3、生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现实生活、现实社会的挑战。确立注重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现实生活、现实社会的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利用与现实紧密联系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谈古论今,由今及古实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这种现实感和时代感,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现实学会做人,学会为人处世。正如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并不是关于过去的“

4、死的历史”,而是“活的历史”,是以当前的现实生活作为其参照系,强调史学的社会认知功能及社会价值。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史实,更重要的是如何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相联系,创造一种历时性、现实感,培养学生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怀,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以及对自身的思考与关注,让枯燥的历史知识走进现实社会的主题,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当中。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历史知识与现实相联系,并努力培养学生的现实关怀感呢?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加工,筛出与现实紧密联系的知识点,思考是否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一节课的现实关怀感都那么强,

5、但教师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去揣摩。例如,我在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讲到甲午中日战争对远东局势及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时,引申到我们如何看待当今的中日关系?(或者也可放到抗日战争之后讨论)之后,同学们展开了激烈地讨论,积极踊跃地回答,有的答案让我感到非常惊诧。大多数同学都认为中日两国应该开战,通过战争解决问题。我能够理解他们,因为国人的民族情绪和爱国情感。对同学们来说,他们的思想并未完全成熟,骨子里还保留着那股冲动。收集了同学们的答案后,我进行总结,对于甲午中日战争,包括后面我们即将学习的抗日战争,我们不会忘记这段侵透了无数先辈血与泪的历史,铭记历史是为了什么?历史又是什么?一种民族记忆,

6、它既需要寻因意识,更需要寻根意识。我们知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后人学习历史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以史为鉴,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所以对本民族历史的无知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当然我们记住这段历史,尤其我们青年人,决不是为了有朝一日的报复,更重要的是从这段血腥的历史中受到震撼,如何维护今天中日两国之间的和平友好往来,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创造和谐的大家园。在教学过程中,就某一与现实主题相关的历史知识展开讨论的教学方式,既使同学们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知识,也使课程主题得以升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一课也和祖国统一大业相关联,

7、因为都涉及到台湾问题。所以在讲述马关条约的内容之一割“三岛”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时,我简单提及了台湾问题,为以后讲祖国统一大业一课埋下了伏笔。马关条约的签订,台湾割让给了日本,至今仍未回归。很多诗人都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感。最著名,也是同学们极为熟悉的就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创作的乡愁。请同学们回想这首诗的内容之后,令我非常感动的是几乎全班同学齐声背诵乡愁一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

8、陆在那头。”那么,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思念祖国,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我以乡愁调动同学们的兴趣,然后以此为切入点,请他们思考当前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说一国两制的方针,有的说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的说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愿望,还有的说势力的威胁等等。我之前没有想到他们会回答得这么全面,但教学结果说明,同学们还是非常关注现实问题的,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时政。课后,他们还问了很多当今国际局势的问题,包括美国大选、现在炒得沸沸扬扬的美国经济危机等等。有些问题他们不是很清楚,所以迫切希望我能够多给他们讲讲。他们的求知欲如此之强,让我颇为感动。因此,在此后的

9、教学过程中,我都有意识地穿插一些现实问题,培养他们的现实关怀感,启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锻炼他们的发散性、辐合性等多种思维方式。并且学生由于经历和知识等种种原因的影响,往往对现实和历史问题的解决都会提出不同的见解,学生求异的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但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要充分。课堂讨论的展开,一般要经过情境的创设(或是背景材料的展现)自由讨论表达见解师生总结四个阶段。要完成这个过程,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裕的自由讨论时间,环环相扣,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这样课堂上才有可能出现激烈的争辩,引发精彩的奇思妙想。这就需要教师应对学生整体和个体的的知识储备、接受能力有所了解,对问题引起

10、的反响有预见性。对于有些议题也可以提前告诉学生,指导学生在课外收集资料,形成自己的见解,然后在课堂上汇报。议题呈现后应让学生阅读有关的教材和必要的参考资料,做好充分的背景知识准备;方可避免无序状态的出现,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法,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理解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现实关怀感。在讲述三省六部制度时,我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三省六部制在隋唐时期发展和完善,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隋唐时期,在尚书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确立并完善

11、了三省六部的管理措施,三省相互监督与牵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举。知识点讲述完毕后,我组织学生召开一个模拟三省会议,各围绕一个紧迫问题(如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特别是美国对台出售了60多亿美元的先进武器和军舰)展开讨论,争执不休,然后再模拟三省会议的召开,体现出为提高效率,设立政事堂的必要性。在讲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目时,情景再现法尤为必要,因为这段史实,距离我们现在较为遥远,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通过情景设置的方式,再现当时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使略显枯燥的史实变得生动。同时,联系实际,我们现实生活中,政治决策的作出与古代有很多

12、相似之处(都经历了提出决策审议执行三个阶段),学生可以以古论今,打通古今历史的脉络,形成“大历史”的观念,而不只是某一朝代、某一地域的历史,从而拓展他们的史学视野。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演练法(即选择一些与现实生活、现实社会主题相关的习题做练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在此,以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为例。讲述此目时,先通过设问传达基本的史实,如雅典民主政治运作过程中,最高的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这个机构负责审议决定一切国家大事。它很类似我们中国的什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但两者有什么不同?(前者是全体公民参加,是直接民主;后者是派选代表参加,是间接民主。两者不同是由时代和国情不同决定的。)这个环节是课堂教

13、学的难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所以我采取了呈现式教学的方式,将清晰的结构图用明了的语言描述出来,使学生接受理解这部分知识。重要的是在讲述知识的过程中,运用了古今中外对比的方式,将雅典的政治生活同现实政治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略显枯燥的理论知识。最后,在对雅典民主政治进行总结时,可以通过练习温故知新,并从中获得新的启发,引发更多的思考。下列各图分别体现人民在民主政体下的哪些权力?这些权力哪些是雅典民主政治创造的?A. 美国大选期间,美国公民投票。(选举权)B. 全国人大会议上,代表对国家事务举手表决。(决策权)C. 美国国会议员聆听政府报告。(知情权)D. 英国议会议员就国家事

14、务进行讨论。(发言权)这个环节的训练,不仅调节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将历史与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同学们意识到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今天身边的人和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历史教师天天面对过去,但历史教学却十分忌讳古板。惟有求新、求活,“乐从史出,乐在史中”,历史教学方才会浮现无穷生气,给学生以愉悦和启迪。同时,历史知识也不是死的知识,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将单纯枯燥的历史知识与现实相联系,通过讨论、情景再现和实例演练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现实关怀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意识以及对国家、对社会安危的关注,这样,过去的历史不仅在课堂上

15、重演,也渗透到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向他们传达了“学史致用”的思想。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教学实践,让学生对现实主题进行各种各样的质疑,从现实和历史的角度去发现、提出和解决各种问题。而质疑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之一,是探究学习的主要途径。学生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能着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意义的探究学习必须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把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巧妙地联系起来,把新颖的现实主题转化为各式各样的历史问题情境,探究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另外,还可以就某一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现实主题,让学生去追根溯源,把现实主题作为一个探究式项目去研究,使学生在

16、探究的过程中,既理解了课本知识,又学会了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实现了“学以致用”的目标。“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因此,现实主题与高中历史课程相联系的教学实践将会由可行变成必要,更具现实推广意义。参考文献:1. 周成平:魅力教师的修炼,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2. 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3. 刘旭:新课程这样评,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4.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 朱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 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备好工作人员进入池内所需的衣物和清淤所需使用之机械、器具及其它工事所必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