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课件全套(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上传人:散**** 文档编号:99364743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PPT 页数:101 大小:1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课件全套(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人教部编版八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课件全套(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人教部编版八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课件全套(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人教部编版八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课件全套(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人教部编版八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课件全套(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课件全套(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课件全套(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全新整理 精心汇编,历史八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导入新课,步入近代的清王朝,遭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又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的冲击,统治已是风雨飘摇,面对残酷的现实,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分化,一部分有识之士为了富国强兵进行了近代史的探索。,1881年,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学习目标,1.了解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 2.掌握洋务运动的内容和评价; 3.通过对洋务运动作用的客观分析,提高运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新课探究,材料展示 材料一

2、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思考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和原因?,目标导学一 洋务运动的兴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中期清朝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僚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一场自救运动。这些开明的官僚在当时被称为洋务派。,代 表,洋务派中央代表 奕,藩 国 曾,章 鸿 李,棠 宗 左,洞 之 张,洋务派地方代表,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70年代,19世纪7090年代,时 间,19世纪6070年代,洋

3、务运动简介,目标导学二 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创办军事工业,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制炮厂,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后膛钢炮,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快利枪,教育措施,兴办新式学校、设立翻译局及派遣留学生,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 1872年清政府首次派遣的 30名赴美留学生合影,京师同文馆 1862年8月正式批准成立,附属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开办民用企业,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批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汉

4、阳铁厂,目标导学三 建立新式海陆军,建立新式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建立新式海军,组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海军衙门统一指挥,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同年还在台湾建立行省。,1875年,清政府任命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北洋舰队主力战舰致远舰,北洋舰队主力战舰定远舰,李鸿章对洋务事业的评价,组织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教材提供的资料为基础进行辩论 观 点: 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反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小

5、组辩论:,总结归纳:,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洋务运动的结果是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原因主要有内外两个方面,即清政府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课堂小结,洋务派的产生(背景、目的、主张、时间、代表),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军事、民用、海军、人才),洋务运动的结局-破产、失败,洋务运动的评价(消极、积极),洋务运动,随堂训练,1.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封建经济 B.发展资本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 D.抵抗

6、外国侵略,C,2.标志着洋务运动“自强求富”愿望破产的是 (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C.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 D.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B,历史八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导入新课,七子之歌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七子之歌台湾朗诵,学习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2.了解帝国

7、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3. 比较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锻炼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新课探究,一.甲午中日战争,战争爆发的背景,“大陆政策”的出台(根本原因),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积贫积弱,“避战求和”(可乘之机),日本: 中国: 朝鲜:,明治维新前与后,朝鲜,中国,(东学党起义),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殖民地,战争爆发的经过,第一阶段(1894.7-9),第二阶段(1894.10-1895.初),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中日两国正式宣战,平壤失守 战火至华,丧失黄海制海权,占旅大 旅顺大屠杀,北

8、洋舰队 全军覆没,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威海战役,辽东战役,战争爆发的标志,平壤战役,1894年9月,平壤战役爆发;左宝贵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黄海大战,时间:1894年9月17日 作战双方:北洋舰队 联合舰队 中国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结果: 日本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民族英雄邓世昌,致远舰,辽东战役,1894年10月下旬,清军除聂士成部外大部溃逃,日军占 领九连城、大连、旅顺。,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知耻而后勇,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欧柏在一份报告中记述了旅顺大屠杀:“我亲眼看见诸多尸体,他们的手

9、是缚在背后的。我曾经看到许多伤痕累累,显然是被刺刀杀死的尸体而且我可以确定,他们是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被害的。”,威海战役,1895年初,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壮烈,二.马关条约的签订,割地,赔款,开商埠,设工厂,战争的结果,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李鸿章伊藤博文,割辽东半岛(后赎回)、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割地)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赔款) 增开重庆、沙市、苏杭四口为通商口岸。 (增开商埠) 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设厂),内 容,影 响,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

10、的财政经济。进一步增强了日本实力,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比较,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的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割香港岛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东南沿海5个口岸 协定关税,割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列岛 赔款二亿两白银 开放长江流域4个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台湾人民誓死捍卫台湾的壮烈誓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民布告,三.瓜分中国狂潮,三国干涉还辽,原因: 过程: 结果:,马关条约损害了俄、德、法三国的侵略权益,提出照会 武力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勒

11、索白银3000万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北极熊代表俄国; 虎代表英国; 肠代表德国; 大青蛙代表法国; 太阳代表日本。,图的东南部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的残羹剩饭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阴谋的,美国“门户开放 ”,时间: 内容: 影响:,1899年,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享有均等贸易的机会,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强租海湾情况表,课堂小结,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随堂训练,1

12、.甲午中日战争中,率致远舰冲向日舰,最后壮烈牺牲的中国将领是( ) A.丁汝昌 B.邓世昌 C.左宝贵 D.叶志超,B,2.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不平等条约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 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 D.开放工厂的特权,D,历史八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6课 戊戌变法,导入新课,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诗歌里“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事”主要指的是哪些事?假如有一台时光机,让你回到“那个多事之秋”,你会有

13、何感受?,学习目标,1.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 2.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新课探究,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公车上书 背 景,马关条约,刺激列强侵略,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二万万两的突然消息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康、梁二人带领,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材料一 世变小,

14、则治世法因之小变;世变大,则治世法因之大变。 材料二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知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为什么人们在要求拒签条约的同时又请求变法?,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严重。这一危机深深地刺激了国人的觉醒,激起了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追求独立自强的激情与呼号,变法呼之欲出。,维新思想的传播,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时务报,强学会,强学会,时务报 国闻报,国闻报,梁启超 (18731929),“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日本以变法而强大,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

15、。 变法通议,只有变法才能救中国,二.百日维新,1. 光绪帝同意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的诏书,宣布“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明定国是”诏的颁布,不仅表现了光绪帝变法的决心,也拉开了震惊中外的“百日维新”的序幕。,光绪为什么支持变法?,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2. 百日维新的内容,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文化方面,军事方面,1898.6.11-1898.9.21,角色体验,实业家,准备科考的读书人,八旗兵,请同学们根据下面三个角色,谈谈百日维新对你们的影响?,3. 戊戌变法的失败,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月21日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逮捕了维新派人士,掌握清政府全权,戊戌变法失败。,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谭嗣同,康广仁,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戊戌六君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动 脑 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