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基本形式-园林树木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9355135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5.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基本形式-园林树木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第五章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基本形式-园林树木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第五章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基本形式-园林树木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第五章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基本形式-园林树木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第五章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基本形式-园林树木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基本形式-园林树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基本形式-园林树木(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形式,园林树木的造景设计 草本花卉的造景设计 地被植物的配置应用形式 藤蔓植物的应用 水生植物的配置应用,第一节 园林树木的造景设计,园林树木的配置应用的形式主要有孤植、对植、丛植、群 植、林植等。 一、孤 植 (一)概念 孤植是指单株乔木孤立种植的配置方式。此树又称孤植树。在自 然式园林绿地上栽植孤立木或在规则式园林绿地中心或轴线焦点上栽 植单株栽植,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景。有时 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是2-3株乔木紧密栽植,形成一个整体。但必须 是同一树种,株距一般不超过15m,远看和单株栽植效果相同。孤植 树下不得配置灌木。孤植树作为局部空间

2、的主景,供人观赏;还可起 庇荫作用,供人休息、眺览。,(二)孤植树的选择条件,对孤植树木的要求是:姿态优美,色彩鲜明,体形 略大,寿命长而有特色。周围配置其他树木,应保持 合适的观赏距离。在珍貴的古树名木周围,不可栽植 其他乔木和灌木,以保持它独特风姿。用于庇荫的孤 植树木,要求树冠宽大,枝叶浓密,叶片大,病虫 害少,以圆球形、伞形树冠为好。 要形成孤植景观必须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要 求树形优美,姿态奇异或者花、叶颜色独特,有较高 的观赏价值。二是孤植树的周围要有一定的空旷地 段,一般在距离树高的4-10倍范围内不应有其它景物存 在,或不能有高大的物体阻隔视线。,(三)孤植树的用途,1.园

3、林广场的构图重心 2、成为园林草坪的构图重心,3.在道路的交叉点作为交叉树,4.孤植树与园林山石配合,5.孤植树与园林建筑配合,6.高地孤植树-附石式,(五)注意事项,1、合适的视距 作为局部构图主景的孤植树,应安排合适的观赏视距 和观赏点,使人们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和适宜的观赏位 置。 2、与环境协调 孤植树种植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立地条件和具体要求, 种植的位置,一般要求比较开阔,主要为了保证树冠有 足够的生长空间,反映植物个体充分生长发育的景观。 3、选择成年大树 孤植树主要显示树木的个体美,常作为园林空间的主 景,成年大树从体量上满足造景要求。,二、对植,(一)概念 凡是乔灌木以相互呼应的形式

4、布置在构图轴线两侧 的配置。 (二)作用 主要用于强调公园、建筑、道路、广场的人口,用 作进口栽植和诱导栽植。在园林构图中始终作为配 景,起陪衬和烘托主局的作用,如利用树木分技状态 或适当加以培育,形成相依或交冠的景框,构成框 景。,(三)形式,1.两株对植 (1)对称种植,树种、体量、姿态相同的乔灌木配置于中轴线两侧,如建筑大门两侧等距栽植的两株大小相同的雪松或桂花、棕竹等,具有严肃、庄严的效果。,(2)拟对称种植:生动、活泼,树种相同,体量、姿态相近的乔灌木,采用均衡的方式布置在轴线两侧的配置方式,如大者距轴线距离近些,小者远些。 拟对称栽植常用于自然式园林入口、桥头、假山登道旁、园中园入

5、口两侧等,具有规整与生动、活泼的效果。,2、多株对植-列植,是以2株对植为基础的延续和发展,又叫直线配置,可单行也可多行,可一种树也可多种树。 常用于绿篱、行道树、树阵、防护林带、绿廊边缘等地的藤本植物的配置均采用此法。,(四)对植的应用,2.出入口对植,1.道路两侧对植-行道树,4、树阵或树林的应用,3、隔离带应用,结合庇荫和装饰美化作用,构图上构成配景和夹景,五台山佛光寺用对植方式突出佛教气氛,(五)对植注意事项,1.树种以树冠规整种类,如圆形、圆球形、圆锥形等 为主; 2.多株对植可以采用不同树种,采用株间混交; 3.与环境协调:包括色彩、形态、体量等; 4.两株对植应种类相同,姿态相似

6、,体量接近; 5.确定合理的株距:取决于生长速度、成年大树冠径、 环境条件、景观效果等;如行道树,一般速生阔叶树 株距6-8m为宜,慢生阔叶或针叶树株距4-6(8)m。 若中间配有花灌木,距离加大2-3m,三、环植,即围绕某一中心将树木配置成圆、椭圆、方形、长 方形、五角形及其它多边形等封闭图形的配置形式。 环植可为一环或多环,闭合环或半环等,环中心多 为雕塑、纪念碑、水体、草坪、广场或建筑物等,形 成四周聚合向心的效果。 环植树木本身多为配景,因此,一般要求色泽较 暗,以免喧宾夺主,以生长慢、枝叶茂密及体态较小 的树种为佳。,环植,四、丛植 (一)概念 由2-20株园林树木紧密成丛的一种配置

7、形式,形成一个独立的观赏单元,又被称为聚置。 (二)作用 丛植可以形成极为自然的植物景观,它是利用植物进行园林造景的重要手段,主要表现的是树木的群体美。 (三)配植方式 1、两株配植 应为同一树种,体量、姿态等应相似。 “二株一丛,必一俯一仰,一猗一直,一向左一向右,一有根一无根,一平头一锐头”; “二树一丛,分枝不宜相似,即十树五树一丛,也不得相似”; “二树一丛,则两面俱宜向外,然中间小枝联络,也不得相背无情也”。 两树间距离不大于两树冠平均直径的1/2。,一俯一仰的二株配置,一高一低的两株配置,两株水杉,高低变化得当,三株棕榈构成树丛,2.三株的配植,(1)如果是两个不同的树种,最好同为

8、常绿树或落叶树; (2)同为乔木或同为灌木; (3)最多只能用2个不同的树种; (4)二株宜近,一株宜远以示区别,近者曲而俯,远者宜直而仰; (5)三株不宜结,亦不宜散,散则无情,结是病; (6)树木的大小、姿态要有对比和差异;,(7)不能在一条直线上,也不能等边三角形栽植,距离要不等; (8)最大的一株和最小的一株要靠近,而中等的一株远些,2.三株的配植,3.四株的配植,1、通相最多只能应用两种不同的树种,而且必须同为乔木或同为灌木。 2、外观极为相似可以二种以上。 3、殊相树种完全相同时,在体形上、姿态上、大小上、距离上、高矮上应力求不同。 4、不能种在一条直线上。 5、不能两两组合,31

9、、211。 6、最大的一株要在集体的一组中。 7、单独的一种植物不能最大,也不能最小,不能单独。,4.五株配植,可以按3:2或4:1比例分组,任何三株树栽植点都不能在同一直线上。,(1)同种分组,5株树为一种树种时的配植方式,(2)2个树种的分组 当按3:2分组时,一个种为3株,另一种为2株,且最好置于两个单元中。 当为4:1配置时,两株最好置于一个单元。 若置于两个单元则其中一株应配置在另外一个树种的包围之中。,5株树为二种树种时的配植方式,4.五株配植,五株蒲葵组合的树丛,1、五株既熟,则千株万株可以类推,交搭巧妙,在此转关。 2、株数愈少,树种愈不能多用。 3、1015株以内时,外形相差

10、太大的树种,最好不要超过5种。,由6株造型别致的桔类植物组成景观,由一株和六株组成的复杂树丛,(七) 应 用,庭院院落、广场、草坪与花坛中央、公园出入口、城市交通岛、道路交叉口,1.主景,2.配景,背景与障景为主,3.分割空间,增加空间层次,增加空间层次,4.其他作用,树丛作雕塑背景,水体岛屿与树丛配植,(八)注意事项,1、立面上高低错落 植株在立面上要高低错落,但差异性又不能太悬殊,一般控 制在20-25。 2、平面上应疏密有致,不能成行成排或等距离配置 3、体量上相称,形态上协调 4、株树尽量选单数,因为单数容易将植株看成一个整体。 5、不同功能的树丛,树种配置要求不同。庇荫树丛,最好 采

11、用同一树种,用草地覆盖地面,并设天然山石作为坐石或 安置石桌、石凳。观赏树丛可用二种以上乔、灌木组成。,五、群植,群植又可以叫做是树群,从数量上看它比丛植要多,丛植一般 15棵以内,群植可以达到2030株,如果连灌木一起算可以更多。 群植与丛植的区别:丛植往往能够显现出各个植物体的个体美, 丛植中各个单株可以拆散开单独观赏,其树姿、色彩、花、果等观 赏价值很高;群植则不必一一挑选各树木的单株,而是力图使他们 恰到好处地组合成整体,表现出群体的美。此外,树群由于树木株 数较多,整体的组织结构较密实,各植物体间有明显的相互作用, 可以形成小气候小环境。 (一)规模 株数20-100株,面积以500

12、平方米内。 (二)表现内容 群体美,即层次、外形轮廓、色彩与季相变化等。,(三)搭配方式,1、平面搭配 林缘线-树丛、树群、树林边缘上树冠在水平上投影的连线。 林缘线曲折变化-组织空间和风景透视线,增加景深,丰富水平面 层次。 实现林缘线曲折变化途径 (1)树种选择:树冠开展,姿态多变,枝条曲折多致; (2)规格多样 (3)平面布局:有疏有密,错落有致,忌成行成排; (4)与树丛、孤植树结合 (5)多形式混交 规则式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 自然式混交:点、团、块、片状不规则混交。,平面搭配的景观表现,2.立面搭配,林冠线-树丛、树群或树林空间立面构图的轮廓线,可增强空间的韵律与节

13、奏感。 通常分为:乔木层、亚乔木层、灌木层和地被植物层四层。 加强林冠线起伏的途径 (1)结合地形变化 (2)不同树种混交 (3)规格、年龄树种搭配不同,立面搭配的景观表现,林冠线起伏多变,树的线条与水岸形成横与竖的对比,2.立面搭配,3.树群的位置 应选在有足够面积的开阔场地上,其观赏视 距至少为树高的4倍,树群宽的1.5倍以上。树 群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常作为主景或邻界空间的 隔离,其内不允许有园路经过。,4.单纯树群:由一个树种组成,为丰富其景观 效果,树下可用耐荫花卉作地被植物,单纯树群(南京情侣园),5、混交树群:具有多层结构,水平与垂直郁闭度均较大,其组成层次至少3层,多至5层;需注意

14、种间关系。,混交树群的景观表现 乔木层:位于群落的中央,常用阳性常绿乔木树种,起背景烘托作用。 亚乔木层:一般选花、叶观赏价值较好的种类。 灌木层:配置在树群边缘,接近游人的地方,常为观花的花灌木。 地被层:选耐荫的,自播能力强的一、二年生花卉或宿根花卉。,6.树群应用,树群应用做游戏林,树群应用做观赏林,由多种树木组成丰富多彩的树群-作主景,六、林植,由一种或多种园林树木在较大范围内栽植成 林的一种配置方式。一般株数在100株以上,面 积1亩以上。 (一)应用 1.构成风景林;,风景林,2.开辟森林公园;,森林公园,3、建设休疗养院;,疗养院林植景观,4、建设防护林;,防护林,5、分割空间,

15、林植分割空间,6、大型建筑的背景,林植作为建筑背景,(二)类 型,1、按树种组成分 分为单纯树林与混交树林 2、按郁闭度大小分 (1)疏 林 采取疏朗的配置方式,株距超过成年冠幅的直径。水平郁闭度 在0.6以下,一般为纯乔木林,具舒适、明朗效果,适于林下野 餐、听音乐、游戏、练功、日光浴、阅览等,颇受游人欢迎。 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 度的指标。它是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十分 数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0.20(含 0.20)以上的郁闭林(一般以0.20-0.69为中度郁闭,0.70以上为 密郁闭),0.20(不含0.2

16、0)以下为疏林。,A 草地疏林,树林株行距10 -20m,不小于成年 树树冠直径,其间 也可设林中空地。 树种选择要求以落 叶树为主,树荫疏 朗的伞形冠较为理 想,以花、叶、干 色彩美观,形态多 样,具芳香为好。,所用草种应含水量少,组织坚固,耐旱,如禾本科的狗牙根和野牛草等。,B 花地疏林,在游人密度大,不进入内 部活动的情况下设置。此种疏 林要求乔木间距大些,以利于 林下花卉植物生长,林下花卉 可单一品种,也可多品种进行 混交配置,或选用一些经济价 值高的花卉。花地疏林内应设自 然式道路,以便游人进入游览。 道路密度以10-15为宜,沿路 可设石椅、石凳或花架、休息亭 等,道路交叉口可设置花丛。,花地疏林,C 疏林广场,在游人密度大,又需要进入疏林活动的情况下设置。林下全 部为铺装广场。,(2)密 林,树冠之间成重叠或交接状,水平郁闭度在0.7-1.0之间,在自然风景区或森林公园中常见。分单纯密林和混合密林。 纯林树种单一,生长速度一般,形成的林缘线单调平淡,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