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导学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354241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教案-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桃花源记教案-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桃花源记教案-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桃花源记教案-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桃花源记教案-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教案-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教案-导学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桃花源记教案【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词语,如“缘”“异”“复”“俨然”“交通”“妻子”“绝境”“间隔”“无论”“扶”“规”“寻”“津”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2. 借助工具书,释义、翻译,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3.背诵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所表达的作者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古今词义”“一词多义”等。【第一课时】课前导学1、走进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本文写作年代在约是宁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政权合作,不

2、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常说的成语“世外桃源”就由本文而来。2、朗读课文,要求:豁然( )俨然( )阡陌( )垂髫( )便要还家( )刘子骥( )诣( )3、整体感知课文: 知情节:概故事,清线索,找出课文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第二课时】 课堂学习-一、检查预习二、诵读文本1-2节听读,注意句读。修正预习时自己读错的地方。三、初步理解课文。1、对照注释翻译课文1-2节。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翻译与交流。(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有一天他顺着溪水

3、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5)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6)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7)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

4、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9)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1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四、找出文中“词类活用”“古今词义”等词语。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 阡陌交通 古今词义:阡陌交通【第三课时】课堂学习-一、 复习导入(1)缘 (2)异之 。复前行, 欲穷其林。 (3)平旷 ,俨然, 之属。 (4)并怡然自乐。 二、 诵读文本3-5节1、对照注释翻译课文3-

5、5节。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翻译与交流。(注意句子的省略)(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2)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3)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6、闻,皆叹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10)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1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没有再找到原来的路。(1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

7、,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四、找出文中“词类活用”“古今词义”“一词多义”“成语”等。词类活用:便要还家 此中人语云古今词义: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无论魏晋一词多义:寻 寻向所志 寻病终 成语: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第四课时】一、整体理解(一)初读课文,发现桃花源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3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

8、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二)再读课文,走进桃花源1、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桃花源美在何处?想像桃源之“美”。提问: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 美,你看 ”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这里的土地美,你看,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 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片,芳香的嫩草.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2、感受桃花源的幸福桃花源幸福在何处?理解桃源之“乐”。提问: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学生明确:男女、老幼、渔人(1)男人

9、之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2)女人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和平安定的生活。(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三)熟读课文,访问桃花源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没有掠夺战乱,民风淳朴,平等自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而宁静纯朴的理想社会二、合作探究、讨论:1、桃花

10、源美在风景秀丽,美在民风淳朴,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过,请同学们想想,在东晋时代,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吗? 2、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能否变为现实?你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有人说陶渊明的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三、小结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但他的理想只能寄托于文字中。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努力学习,才不辜负了这幸福的

11、年代。四、拓展练习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尝)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四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注环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简陋。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畜:同“蓄”。 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微即琴弦音位的标志。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渔人甚异之 异:

12、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3)颖脱不羁 羁: (4)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辍: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答: 3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与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答: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五、作业1、 梳理本文知识点五、拓展延伸,再寻桃花源由桃花源你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写一篇桃花源后记或给桃源人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和平的认识。【

13、自主练习】(一)阅读语段,答文后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缘: 俨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渔人甚异之: 林尽水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 1 2 3 4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C 借代5第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6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