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的运动说课稿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9353747 上传时间:2019-09-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地球的运动说课稿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地球的运动说课稿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地球的运动说课稿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地球的运动说课稿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地球的运动说课稿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球的运动说课稿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地球的运动说课稿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地球的运动说课稿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中的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五带的划分三部分的内容。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一、说教材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地球的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公转与季节”是在介绍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地球自转与时差”之后进行的,从这点上说,此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一个延伸。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

2、关重要的作用。注重“双基”的三维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前后关联知识点层层递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地理问题,并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对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

3、高度的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所以这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二、说学生知识基础:高一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一定感性认识,但理性的认识很少。学习能力:教材内容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图型分析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学习动力:本节知识在生活、生产上具有现实意义,对学生来说具有新鲜感,所以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三、说教法探究式教学法精心设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学生活动或多媒体辅助分析问题 师生共同归纳探究结果(主要采用“读图、探究”的

4、方法进行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地球的公转本身就是一个运动过程,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结论,不去研究它的过程,学起来会觉得很困难。因此,形象地演示地球公转过程就成为突破难点的必要手段之一。对比教学法比较法是地理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一种,也是认识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纵向、横向对比,使知识内容更加清晰、集中、有序。四、说学法要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学法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和知识结构的特点,遵循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学法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掌握识图、读图、用图的方法识图、读图、用图是学生学习地理要掌握的最主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同时也是学习地理的

5、重要方法,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图形都内含于地球运动的动画之中,多且复杂。所以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致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生活中可以体验到的,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用所学理论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利于理论更好的掌握。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各种地理事物的规律,都是通过观察、比较而得出的,让学生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对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并增强记忆。五、说教学程序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目的联系生活,展示作息时间表,设疑导入不久前,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进行了调整:早上上课的时间推迟了,而下午上课和晚自

6、习的时间提前了,为什么呢?暗示学生通过以下学习可以解决的问题,激发求知欲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展示“太阳直射点回归动”图ABCD提出以下问题:(1)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中的哪个节气?(2)北半球的夏半年是从 (节气)至 (节气),太阳直射点在 (南/北)半球。要求学生能说出任意时刻直射点的大致纬度和运动方向。从逻辑上讲,造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关键。回顾便于新旧知识的联系,突破难点。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新课教学随纬度变化规律随季节变化规律让学生观察“春秋分地球日照侧视图”,填写:6634N23

7、26N2326S6634S太 阳 光此图为春秋分日,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全球昼夜。展示“夏至日地球日照侧视图”太 阳 光6634N2326N2326S6634S引导学生回答:此图为夏至日,因为太阳直射点在 ;北半球各地 ;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 ;北极圈以内出现。展示“冬至日地球日照侧视图”2326N6634N2326S6634S太 阳 光引导学生回答:此图为冬至日,因为太阳直射点在 ;北半球各地 ;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 ;北极圈以内出现。由静至动:北半球任意取一点甲(不出现极昼),引导学生观察甲地昼弧长短的变化,完成下表:时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北半球直射点位置(变化)昼夜状况(变化)由于南北半

8、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相反,冬夏半年相反,所以我们只需引导学生对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进行分析。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是遵循由静至动,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总结北半球的夏半年(从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这是北半球获得日照时间最长的季节。北半球的冬半年(从秋分日至次年秋分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小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这是北半球获得日照时间最短的季节。南半球昼夜变化让学生课后自己总结。(昼夜长短情况的描述有昼夜等长、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极昼、极夜。)注意:规范表述课堂练习(1)“五一”黄金周期间,我国白昼,黑夜,且白昼在变。(长/短)(2)“

9、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国白昼,黑夜,且白昼在变。(长/短)(3)现在这一时间段,我国白昼,黑夜,且白昼在变。(长/短)联系实际,理论应用,解决前面问题。承转大家知道,白天地表接受太阳辐射,温度会上升,可是出现极昼的两极地区为什么冰雪不融呢?设疑导入下一内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随纬度变化动画演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答:(1)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2)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3)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随季节变化引导观察思考回答:一年中(1)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什么时候达最大值

10、?什么时候达最小值?(2)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又有何变化。(3)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如何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越高,等量的太阳辐射能分布在地表的面积越小,单位面积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强,反之越弱。终日有阳光直射,但太阳高度角很小,太阳辐射量小。这就是出现极昼的极地地区为什么冰雪不融的原因。释疑经典习题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说明我国为什么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较大?联系生活,理论应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板书总结,梳理知识结构,理顺逻辑关系,再设疑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纬度变化?让学生思考后齐答;板书中的两

11、个问号,为下一课时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四季和五带的划分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可以自学完成。1、 四季的划分依据是什么?2、 若黄赤交角不存在还有四季吗?3、 五带的划分界限和划分依据是什么?有学生讨论得出结果,最后给出解释。研究性学习学完以上内容后,可安排学生分组观察与太阳高度有关的自然现象:第一小组:在晴朗的周末,观察直立竹杆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并每隔半个小时作一次记录。第二小组:自9月中旬至第二年元月中旬的连续四个月中,在每个晴朗的周末,观察记录正午(地方时12点)杆影的方向和长度,并根据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尝试分析它们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第三小组:在9月上旬和10月下旬各选一个晴朗的星期天,观察当地东西走向房屋的北墙,看它在一天中有无阳光照射机会。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引导他们用所学知识解释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以实际情况验证所学知识。第一小组反映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第二小组反映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第三小组侧面反映出日出日落的年变化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